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然而,我看到的不是悲劇。
據瀟湘晨報消息:西安高三畢業生小王,原本即將踏上出國留學之旅,可他在暑假裏,居然把30萬元學費消費一空,消費項目包括桌遊、酒吧、KTV、吃飯以及購物等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孩子,就算留學了,還不知整出什麼幺蛾子來。不去也好,先在家歷練歷練,比如去工地搬兩年磚,再留學不遲。
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既然有了這個結果,父母是有責任的。教育方式不對。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孩子馬上就18歲了。18歲,意味着有獨立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脱離監護人了。
所以,如果這對父母真心想糾正錯誤,不是想方設法去討回這30萬(銀行卡支出的項目,打印後足足有四五十頁,如何討回?),而是讓孩子承擔自己該負的責任。
這麼理解,就好辦了:讓他去打工,把30萬掙回來,然後留學。
比如去工地搬磚,小工一天300,一個月幹25天,就是7500,吃穿由爹媽提供,錢全部攢下,這樣一年可以攢9萬;幹滿3年,27萬;爹媽再支持3萬,30萬就湊夠了。
歐耶,我算術真好!有小學畢業證的果然不同凡響。
這對父母一定不會這麼做。
畢竟,他們已經把孩子慣成這樣了,身為工薪階層子女,就混跡於KTV、買8000一雙的鞋子了(我這語氣分明是嫉妒)……
把“孩子最近3個月的銀行卡支出打印出來”,無非是心懷一線希望,看看能不能把一些不合理的消費項目,用“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理由,再要回來。
——即便存在這種可能,又能要回多少?
酒已經喝進肚子裏了,KTV的歌已經唱了,肉串已經擼進肚裏了,如何返還?基本不可能。他17歲,不是7歲。
有個詞,叫“沉沒成本”。你搞一個投資,投進去10萬,沒有效益,要想維持下去,還要再投20萬。如果不投後面的20萬,前面的10萬就打了水漂;如果再投20萬,可能這20萬也打了水漂。前面的10萬,就叫“沉沒成本”,投入越多,就越難放棄,就陷得越深。
家庭教育也存在“沉沒成本”。當你溺愛孩子,為孩子付出巨大成本之後,就越難放棄錯誤路線。沉沒成本的存在,讓你難以割捨、無法決斷,讓孩子走到正確的路線上。
工薪階層讓孩子上貴族學校,很容易陷入“沉沒成本”怪圈。家長也想跳出來,可一旦跳出來,就覺得以前的付出打了水漂。
讓孩子學特長,無論是繪畫、音樂還是體操,這種心理都很常見:堅持下去,付出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關鍵是——你並不知道未來的結果如何。
這孩子的家長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沉沒成本。
除此之外,作為家長,要儘早地對孩子進行“金錢觀”教育。
這個金錢觀,首先是讓孩子對錢有一個概念,知道什麼樣的消費標準符合自己的家境。如果整天藏着掖着,像王思聰那樣,小時候並不知道家裏到底多有錢,也不是什麼好事,畢竟咱不是王健林。
至少,買什麼衣服、什麼價位,該讓孩子知道吧?一兩百塊的衣服,適合普通人,三五千、七八千甚至上萬的衣服,工薪階層一年買不了一件,有的人甚至一輩子買不了一件。
購物的時候,家長自覺避開“1後面N個0”的衣服,孩子自然就明白了。
其次,可以讓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你越不讓他接觸錢,他對錢就越“無感”,就越容易亂花。
比如1000塊錢,對他意味着什麼?如果他沒管過錢,對此一定毫無概念;如果他曾經幫着父母去買過菜,就知道1000元是全家一個月的菜錢。
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現在想來,雖然場面有點尷尬,但對孩子來説,很有意義。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孩子當一天“主管”,負責買菜。
我帶着孩子去了超市,買別的還好説,買肉的時候有點麻煩;別的菜自己選好去稱就行了,肉你得讓服務員給你剁開。
我故意躲在後面,讓孩子自己去。孩子個頭小,胖阿姨想不到這孩子竟然自己來買肉,根本沒注意她。
孩子怯生生地喊了聲“阿姨”,聲音小,超市裏嘈雜,阿姨沒聽見。
費了半天勁,才把肉買好。
過程雖然曲折了一些,但這種經歷對孩子而言,不可多得。
這麼做有意義嗎?當時我想得比較淺,至少能幫孩子學學算術吧?順便也能提高一下交際能力。
現在一想,不盡然。孩子明白了錢的概念,明白了1元、10元和1000元在數字之外的差別,這很重要。
它們的差別,不在於多一個0、少一個0,在於價值不同。
缺乏價值感的孩子,不會認為8000元和80元有太大區別,只會看到,8000元的鞋子,確實漂亮。
在此之外,如果能讓孩子多參加勞動,甚至打打工,就更好了。這樣,他不僅會知道錢在“流出”的時候,存在不同的價值,更知道錢在“流入”的時候,也存在不同的價值。
當然,首要的問題恐怕是,家長要克服“沉沒成本”這個心魔。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少年讀史記故事》等圖書26冊。
壹點號高了高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