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良:高等教育發展史也是一部高校與城市的互動融合發展史

高校是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科技創新的基地,在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中不斷提供能量。高校所在城市也為高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支撐。

  11月9日,為探索城市與高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實現城市國際化和大學國際化,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2020中國首屆中國城市與高校發展論壇”在長沙召開,論壇以“共生,共興,共榮”為主題,以“城市與高校: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展開研討。

張大良:高等教育發展史也是一部高校與城市的互動融合發展史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在致辭中指出,本次論壇的舉辦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城市與高校“十四五”發展規劃藍圖,構建城市與高校融合發展、協同創新機制,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城市與高校稱得上是人類文明的絢麗之花,城市與高校互動發展、融合發展成果稱得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傑作。”張大良説,從人類文明的視角來看,一部高等教育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高校與城市互動發展、融合發展的歷史,貫穿於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到普及化的各個階段,具有深刻的內在必然性。

  張大良提出,高校與城市之間的雙向賦能、雙向服務是互動發展、融合發展的關鍵。高校是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文化第一軟實力,這“四個第一”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鎮,高校對城市發展着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城市的產業、商貿、金融、交通、醫療、住房、社區建設,既保障了高校的辦學需要,又對高校提出了服務需求;城市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既對高校提出了服務需求,又有力地推動着高校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

  城市與高校互動發展、相得益彰。張大良表示,在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高校羣”伴隨着“城市羣”發育壯大、形成規模。比如,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現有幾百所高校,其中35所是“雙一流”建設高校,有8所高校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這一龐大的“高校羣”本身就是國之重器,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羣”發展具有超強的服務能力。

  高校因城市而興,城市因高校而盛。張大良提到了中國科技大學與合肥的互動發展歷程。當年,中國科技大學在合肥組建時,合肥的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是比較落後的,經過一座城市與一所大學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攜手、同舟共濟,合肥把傾城之愛給了中國科大,中國科大讓合肥這座城市的腳步更加矯健,為合肥增添了創新氣質、增強了科創實力,為合肥的創新賦能。

  城市與高校發展息息相關、互利共生。張大良表示,在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創新引領的新階段,科教力量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地方政府對高教、科技的重視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城市與高校發展同頻共振、攜手同行。一方面,高校緊密匹配城市現代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學科專業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大做強做優城市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高校學科專業建設提供堅實支撐,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高質量就業創業;另一方面,城市也合理配置了有助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資源,統籌佈局重大產業項目和重大創新平台、為高校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名城、名校相輔相成。張大良表示,面對大變革、大機遇、大挑戰並存的“十四五”,城市和高校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責任推動雙方合作共建、共享共贏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當前,推進城市和高校互動發展、融合發展,在思路上要強化“四個聚焦”:一要聚焦未來、加強頂層設計;二要聚焦重點,促進優勢互補;三要聚焦資源,提高配置效能;四要聚焦目標,推進機制創新。在工作上要找準“五個結合點”:一要找準雙方戰略佈局上的結合點;二要找準雙方協同育人的結合點;三要找準雙方科技創新的結合點;四要找準雙方匯聚人才的結合點;五要找準雙方為民造福的結合點。

  最後,張大良提到,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將針對城市與高校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專門立項,積極支持研製“城市與高校協同發展指數”,建立“城市與高校互動指標數據庫”,制定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多維指標測評,推進高校和城市發現自身特長,找準高校辦學特色定位和城市主導功能定位,促進兩者達成發展戰略上的一致性、協同性,為高校和城市雙向提升服務能力加油、助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9 字。

轉載請註明: 張大良:高等教育發展史也是一部高校與城市的互動融合發展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