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聞發佈會。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6月2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義務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田祖蔭在會上介紹,2021年國家監測複查結果顯示,全國近3000個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國家標準要求。總的看,全國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校際差距、城鄉差距均大幅縮小。
田祖蔭介紹,督導評估內容主要評4個方面:一是“門檻”,即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達到省級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標準情況。對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情況的評估認定,應在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本省(區、市)辦學基本標準後進行。
二是“係數”,即縣域內小學、初中綜合差異係數情況,基於8個指標值進行測算。分別是: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台數、生均圖書冊數、師生比、生均高於規定學歷教師數、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數。小學、初中綜合差異係數分別小於或等於0.65、0.55,方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三是“工作”,即縣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主要工作情況,主要包括保障入學機會、落實條件保障、教師隊伍建設、質量與管理4個方面,共17項指標。總分為100分,評估達標標準不低於85分。
四是“滿意度”,即人民羣眾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滿意情況。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以適當方式,就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相關問題徵求當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校長、教師、家長、學生等不同羣體的意見。滿意度不低於85%,才能通過。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動態的,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不是終點。已通過認定的縣,還需要進一步鞏固提高。”田祖蔭表示,為鞏固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成果,防止水平下滑,督促地方各級政府主動履職、持續推進,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建立了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監測複查制度,並督促各地層層開展監測複查。
田祖蔭還表示,對已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縣,每年基於8項關鍵辦學條件指標,逐一測算小學和初中綜合差異係數,同時監測班額、校額等情況。針對差異係數不達標的縣,組織國家督學進行實地抽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