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雙減加上疫情,孩子們的“學校學習”似乎正變得沒什麼可期待的了。
畢竟“雙減”打掉了補習班,而疫情之下,在家上學又進一步“稀釋”了很多學校特有的場景感。
學習仍在繼續,而內容好像正完全迴歸統一的教材、課程與基本概念。
這在很多家長的觀念中幾乎與放棄無異:如果每個孩子都在學相同且基礎的東西,那麼在幾年之後的中考與高考中將如何勝出?
內卷式狂奔儘管令人筋疲力盡,但失去跑道的感覺卻似乎更讓人無所適從。
在各種關於雙減的討論中,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疑問:
雙減是不是意味着學校躺平了?
教育均衡是不是意味着所有學校在小初階段全面“後撤”到更低的水位線?
5%的民辦學校不能掐尖,不能超前,學的東西還和公辦學校一樣,選擇民辦的意義在哪裏?
“學習”這件事,在現在這一代孩子身上正發生着微妙而顛覆式的變化,對於或多或少感覺“跟不上趟”的家長而言,重新認識學校,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
擇校,漸漸空虛的目標如果將時間倒回到五年前,甚至十年前,“擇校”在任何主題之下的論壇中,都能輕易引爆流量。
關於擇校的探討充滿了資源交換、方法論,甚至特權或隱或現的顯擺。
擇校話題指向升學,升學指向社會資源的進一步佔有與集中。在教育改變命運的年代,名校意味着社會階層上升的踏腳石,在最近幾年,這種上升感漸漸停滯,而停滯的原因被媒體標記為“階層的固化”。
這種歸因將焦慮推波助瀾式地導引到教育之中,名校的“變現性價比”明明已經一落千丈,卻仍成為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方向與目標。
在名校之下,高中、初中、小學,在一種封閉式的高速軌道上狂奔,只要終點不變,就完全不須理會真實世界的變化、Z世代學習者的信息處境與心理處境,以及到達所謂“終點”之後的各種人生抉擇如何展開。
在這樣的遊戲規則之下,無論參與者喜歡還是不喜歡,狂奔是唯一的選擇。
學校因此被分為不同的類型:
以上海為例,最好的學校依次是民辦學校、公立名校、公立普通學校和菜小;
北京的情形可能有些不同,最好的學校是公立名校,民辦學校還要退居其次。
但是好的學校為什麼好,不那麼好的學校為什麼遜了一籌,其中的道理,家長、學校也都心照不宣的。
學校其實是按照資源的集中程度排序的。
在連幼兒園都要考試來競選的“擇校年代”,無論是上海的民辦還是北京的公立,它們聚合的第一資源優勢其實是“好學生”,也就是掐尖;
好學生背後多半有一個雞血家庭,所以即使不需要學校買單,各種教育資源、培訓資源也自然而然地集中在“好學校”周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至於學校自身的資源,比如經費與師資,在升學口碑穩住之後就會自然而然進入良性增長軌道,幾乎與升學結果成直接正比關係。
在這個過程之中,學校的“教學質量”也隨之正向發展嗎?
也許是,但一定不像其他資源的聚合那樣正相關。因為在學校和教師之間都有一種心照不宣的共識:教好學生,其實很容易,而在篩選制、高競爭的學校邏輯中,對於處於末位的“不好教”的孩子,放棄就好了。
為了免於被“放棄”,家長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補習競爭,以便讓孩子躋身最好學校的前多少名。
這種“限量”競爭使孩子永遠處於一種”還可以被修正一下”的狀態。
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以及立場嚴格的教育者,自己換位思考,將自己切身代入到這樣一種狀態中去。
無論在職場上,還是親密關係中,如果永遠有一個裁判者時時刻刻盯着你的表現,覺得你“還是不行、不夠好”,我不知道這個被裁判的成年人能堅持多久。
然而無論如何,很多孩子在大學之前,全天候處於這樣一種處境之中。
這種競爭與裁判的感覺讓孩子壓力激增,再加上這條路已經被打造成一條封閉式的高速軌道,“學習”事實上切斷了孩子對真實生活的感知、情感聯繫與自我激勵。
這一系列追求名校的“成本”,實際上是青少年心理健康。
所以當抑鬱、焦慮與自殺行為成為廣泛的青少年問題的時候(約1/5的抑鬱比例,1/30的自殺實施比例),很多家長仍覺得,“意義感缺失”是Z世代孩子自己的問題:他們太脆弱了——但這實際上是70後、80後很多家長的“時代病症”:
成就他們人生的社會資源流通可能是單向度的,而學歷是最有效的抓手;但世異時移,上升通道的停滯並不是因為階層固化,而是因為社會資源的流向早已變得多維。
真正固化的是家長對人生的感受。
當他們以一種形式固定了生活,也就很難感受到資源在其他維度上是如何成就下一代人的。
對於學校而言,家長的執念已經成了教育者推動教育變革與教育創新的最大阻力。
我聽過一個例子:
家長A最終決定將孩子從一所她非常滿意的創新學校轉出去,儘管她覺得孩子在學校裏非常快樂,能力與知識面也有可見的增長,老師也非常專業和謙和,但當她聽到另一所學校的孩子在週末要刷十來張卷子的時候,還是覺得,眼前的滿意都是自我欺騙。於是將孩子轉去了更“高效”的學校。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雙減之前,家長當然可以做這樣以“確保長遠競爭,犧牲孩子眼前幸福”的選擇,但雙減“破滅”了這樣的選擇。
首先是搖號政策,使“好學校”失去了掐尖的優勢,接着是雙減,使補習班無從報名,同時作業減負,“刷卷子”也不能夠了。
一切在之前讓學校可以資源集中、優勢集中的前提也都被撤掉了,學校面臨“迴歸教育本身”的競爭,而這種競爭的結果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顯露。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直接感覺到的就是節奏感的鬆弛。這使得所有家長都有了上面例子中家長A的憂患:我現在的輕鬆是不是自我欺騙?
當學校不再承擔內卷參照系或標尺功能時,我們還期待從學校獲得什麼?
變平庸,還是進化中?從1.0學校到3.0學校
今天的家長,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屆家長都更關心“政策”。
我一直收到朋友微信,“被討論”學校的變化與使之發生的政策。
某某學校民辦轉公辦了,某某學校改名字了,這意味着什麼?
義務教育階段將統一教材,統一課程,不允許引入外國教材,這意味着什麼?
民辦學校要收縮了,我孩子是不是不轉公立,後面就沒書讀了?
因為一直做學校的採訪和研究,我能明確看到,今天的學校的確處於一種變化當中。實際上,套一句哲學名言,人不能一次踏進兩條河流,孩子在同一個時段,也不能上兩種學校。
如果説,在雙減政策之前,我們的看待一所學校的標尺可以很簡單,那就是升學率,但在雙減之後,這個標尺可能會逐漸失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仍在慣性之中取得較高升學率的學校,長遠來看未必是一所好學校,這視乎它取得好成績、好升學率的支撐。
這種支撐並不在於它是公辦的、民辦的,體制內的、國際化背景的,也不在於這所學校是不是保有外國名校的名字,而在於它處於中國學校進化過程中的哪個階段。
如果拿1.0、2.0和3.0來簡單標記區別,那麼今天學校是一種三階共存的局面:
1.0的學校
更關注學生的成績。教師對教的理解是灌輸式的,關注教學進度、講課質量高於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大多數普通公立學校,以及以“雞血”為優勢的民辦學校,通常是1.0學校
2.0的學校
更關注學生的多元發展。在成績之外,會提供更多學習內容和項目、活動,供學生選擇。
很多優秀公辦學校已經進化到2.0階段。
3.0的學校
探索真實學習如何發生。也就是説,教什麼誠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是通過教觀察學生如何學習,如何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幫助他們即使沒有老師,他們也能自己設計目標、自己組織學習資源、自己學會。
正在做3.0探索的學校,最顯著的兩類,一是在國際化教育發展中,吸納了大量前沿教育理念與先進教學法的學校,二是很多新興的創新學校。
值得注意的是,雙減之後,很多有前瞻性的公立學校,其實是將3.0學校作為目標,展開大量論證與教師發展項目的。
然而3.0的學校,在家長接受度中,往往是最受質疑的一類學校。因為是真的3.0學校,還是打着3.0學校的理念,仍在做應試、灌輸,將學生視作學校“產品”的學校,家長很難區分。
所謂真實學習的發生是一個很專業的概念,要設計“基於理解的課程”,要探討素養和能力的落實,這中間涉及非常複雜的教育學原理。但對於家長而言,識別一所學校是值得與之共同成長的3.0學校,這是非常需要鑑別力與視野的。
除非他們堅定自己在尋求功在長遠的教育,不然培養孩子的主動探究能力、高階思維能力的教育,仍好像是一種看不見確切結果的空洞説辭。這種不確定的感覺會讓他們選擇回到1.0學校。
家長也許可以接受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因此被老師嫌棄,卻不能接受,我孩子看起來更懂事了,也很開心,但卻沒有一週帶一張卷子帶回來。
這裏再插入一個真實例子:
上海一所創建2-3年的新學校,創校之初的宣傳亮點是科技創新+成績硬核。
結果家長進去之後發現,一年級的孩子在入學一個月之後就迎來了“摸底考試”,然後按照考試結果分派資源,成績最好的孩子可以有最好的師資資源,以此類推。
老師與家長的溝通也是非常頻繁與“負責”的,比如每天會與家長報備:孩子學習能力差,上課又走神了,作業沒完成,所以不能參加課後課,要在課後課的時間裏把作業補完。
一位家長大受困擾:我以為這是一所新學校,而且是一所創新學校,為什麼會這樣對待剛剛入學一個月的孩子,還貼上學習能力差的標籤?
這位家長在入讀一個學期之後就轉學了,轉去了一所更關注孩子積極學習體驗的學校,於是孩子之前所有的“學習能力”問題,都消失了。
令她不解的是,這樣明顯是“應試教育”的“創新”學校,最終真正轉學的只有3個家長。
我想答案是,留下來的家長,還是覺得成績比身心健康重要吧。有老師鞭策着往前跑的感覺,可能比孩子的感受更“靠譜”。
那麼同樣是優於1.0 的學校,2.0的學校與3.0 的學校到底有哪些本質不同呢?
舉例來説,相比1.0的學校,2.0學校是那種知道成績不是學生的全部,而且應試教育弊大於利,會引進一些先進教學法與豐富課外活動的學校。
但這類學校的問題在於,往往沒有系統性地去思考學校的設計。
比如説,項目制學習(PBL)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了,2.0學校會在學科課程之外,設計一些跨學科的項目,但是項目與學科教學本身互不相干。
引進課外活動也是一樣的情形,可能會有很多選擇,但與學校課程之間的關係如同正餐與飯後甜點。會有學生因此受益,但也會有學生永遠是學校資源中的“隱形人”。
3.0學校則是將整個學校視作一個共同社區,同樣是9年制義務教育的教材與課程,在3.0學校中充滿了教學法與學生組織方式的研究:
一篇課文如何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關聯,並引發深度思考;
某個知識點如何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一個學科單元可以啓發學生對哪些人生問題的反思;
如何設計作業,使不同學生最高效地獲得鞏固與反饋,而不是重複刷題;
跨學科項目或是課外活動如何深化學生的學習,增強TA的思考與體驗;
不同個性的學生如何找到自己的節奏,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當一個學生行為偏差,或是學習效果沒有呈現,TA的理由是什麼?通過哪些方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這是3.0學校考慮,並尋求解決的問題。
而3.0學校常常面臨困境的原因,實際上是超出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一般理解。
前幾天,我突然領悟出一個道理,很多3.0學校所做的探索與實踐,都熱衷於在自己的圈子裏交換理論與經驗,這就很像一種“暗房式”切磋與練功,完全沒有與家長對上頻道。
為了找這種“頻道”,我問了很多朋友,他們如何期待學校教育,結果發現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將學校教育與孩子的生活能力增長是截然分開的。
一位朋友認真思考了我的詢問,回覆我説:
“思維方式,對真實世界的理解程度,解決開放式問題的能力,這些東西都是lifestyle(生活方式)。Lifestyle的養成怎麼可能全指望老師呢?是從無數次跟外界的反饋中獲得的,這個就看家庭本身的能力範圍了。”
“穩定成績,然後發展興趣,提高素養,只能父母去幹。學校本身、尤其是大部分公立學校無法做到差異化地幫小孩規劃。學校只要把校內功課高效搞定了,把時間留給家庭就好了。”
但實際上3.0學校的探索,恰恰就落在這兩個其實家長也頗為看重的點上,核心素養和個性化支持。
對於很多家庭來説,3.0學校的出現是順應他們期待的,但問題在於,很多家長不相信學校承載了他們的需求,因為很難想象作為個體的理想主義,會逐漸演變成制度化的理想主義。
那麼3.0學校為什麼會出現,儘管艱難而緩慢,但還是在不斷生長呢?是出於教育的理想主義嗎?
當然不是。
自上而下去看,這其實是寫在中國國家課程方案裏的頂層設計,也是學校發展到今天時代的必然趨勢。
但是從頂層設計到學校實踐,其實要經歷漫長的迭代與選擇的過程,但不容忽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加速了這個轉變的進程。
面向所有中國學生、中國學校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早在2016年就公佈出來了,這實際上才是雙減政策背後,真正朝向的頂層邏輯。
在這版《核心素養》中包含人文底藴、科學精神、學習能力、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項,每項之下還各有三個更細的指標。
但是《核心素養》不可能通過考試考出“全面發展的人”,而要實現“全面發展的人”,學校朝向3.0階段的進化就是一個必然趨勢,而非某一批學校為了實現自己理想主義的折騰。
只是從《核心素養》到學校實踐,這中間的充滿教學方法的研究、學校組織方式的蜕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迭代,最後成為孩子可以習得的能力。這需要時間,也必然會形成學校的參差。
對於今天家長而言,選擇3.0學校有沒有風險?是有的。
一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是一個有限的數字,這個時間預算撥給了考試,結果就呈現在成績上,撥給了素養教育,結果就呈現在素養上。
所以家長真正要做的反思,並不是考慮學校會不會變得平庸,而是要考慮,自己到底要什麼。
所以如果家長還是覺得考成學霸是至關重要的事情,那麼還是選1.0學校,或2.0學校更有保障;
如果家長覺得在應試競爭中“不輸”是底線,但核心素養也真的很重要,就可以去選擇能夠提供這種教育模式的3.0學校,並且更理性地尋求升學結果,尋求更適合孩子長遠發展的方向,而不是看起來“變現能力”強的絕對名校。
回到開初的問題:雙減之後,學校會變得平庸嗎?
並不。學校只是在往教孩子放下分數、學會生活的方向上進化着。就連疫情也是生活的一部分,3.0的學校教孩子體驗疫情、表達感情,而1.0的學校會告訴家長,多做卷子,彎道超車。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EnsightEdu”(ID:kanjiaoyuSH),作者吳微。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