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五子良將之中,張郃不一定是最出名的,但他絕對是活得最長的。演義中,張郃在前期表現並不太突出,可能因為其他人的表現太過於耀眼,導致張郃完全被掩蓋住。幸虧張郃活得長,在熬死了其他人後,他終於成了曹魏的主角。
雖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曹魏大將,卻突然空降了一個司馬懿,雖然説不是什麼大事,但在一次錯誤的決斷下,張郃被亂箭射死。根據司馬懿的人設來看,這很像是故意賣了張郃。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張郃這個人,看看他的死真是司馬懿的陰謀嗎?
河北四庭柱張郃
歷史上的張郃出場還是比較早的,黃巾軍起義的時候,張郃就參與了鎮壓。當時張郃是韓馥的軍師馬,後來他又依附了袁紹。根據後人的杜撰,張郃和高覽、顏良、文丑共稱河北四庭柱,這個説法的出現,雖然沒有史實,但也間接證明了張郃在當時就是一個有實力的武將了,也算的上是年輕有為。
官渡之戰時期,張郃屢次向袁紹提出應對曹操的戰術,但袁紹是何人?他成功地避開了所有的正確提議。結果可想而知,烏巢一戰讓袁紹損失慘重,曾經的優勢也已經蕩然無存。另外袁紹手下謀士郭圖記恨張郃(現存有爭議),便在袁紹面前污衊張郃。
《三國志》——圖慚,又更
譖
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張郃知道這個消息時,他正在猛攻曹軍大營,見此情景,張郃被迫向敵軍守將曹洪投了降。當時曹操並沒有在軍營中,等他回來的時候,張郃的投降對於曹操來説,就像個驚喜一樣。雖説這些細節描寫有可能是史料作者的藝術加工,但這也證明了張郃的到來,對曹魏築建基業的過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郃在曹魏的貢獻
張郃早期的表現確實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這並不能證明張郃的實力比不上其他人。曹魏地處中原,人才輩出,總要有個先來後到的順序,所以在曹操西征之前,張郃獨自領兵的經歷很少,多是作為副將出戰,但戰績優秀,記載裏沒有過一場敗仗。
因為曹魏戰線的不斷擴大,加上張郃的優異表現,到了公元215年,張郃終於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平定馬超之後,曹操把目標放在了漢中身上,並親率大軍出征,張郃自然也在其中。雖然他這回還不是主將,但相比之前,張郃的戲份逐漸開始多了起來。同年漢中被拿下,曹操便留下夏侯淵、張郃、徐晃留守漢中,並染指巴西。
《三國志》——魯降,太祖還,留郃與夏侯淵等守漢中,拒劉備。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漢中。
接下來其實就是張三爺的主場了,劉備封張飛為巴西郡太守,並阻攔張郃的進軍。起初兩人不相上下,對持了將近兩個月之久。後來張飛發現了一條小路,成功的偷襲了張郃一波,這才使得張郃退去。細細一想,張飛最出名的時候也就是這場戰鬥。雖然張郃敗了,但在這之後他還是得到了加封,張遼因功升任為了徵東將軍,所以張郃替補了原來的蕩寇將軍。
幾年後,羽翼豐滿的劉備開始親征漢中,幾番交戰後,並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從劉備對張郃的態度來看,在阻止劉備進攻的事情上,張郃立了大功。但好景不長,主將夏侯淵突然來了個身先士卒,親自跑到防禦工事外圍去救火,結果讓劉備等人給抓了個正着。主將一沒,魏軍打敗,張郃也被迫撤退。不過夏侯淵死後,張郃成為了真正獨當一面的大將。
郃誠良將,國所依也
平靜了多年之後,諸葛亮開始了北伐的大業,此時已經是物是人非,當年的豪傑勇將們早已經沒剩下幾個了,五子良將現在也只剩下了張郃一人。雖然年紀有點大了,但相比之前,張郃現在更具備統帥的風範。街亭一戰,張郃徹底瓦解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計劃,雖然馬謖的失誤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三國志》——
郃識
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結果被司馬懿的龜縮流給逼了回去。見蜀軍已經撤退,司馬懿讓張郃追擊蜀軍,雖然張郃一百個不願意,但還是硬着頭皮去了。結果這一戰也是張郃的最後一戰,魏軍在木門谷中了蜀軍的埋伏,張郃膝蓋中箭不治身亡。
關於張郃的死
關於張郃的死,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司馬懿的陰謀,但細細一想,當時未必是這個情況,諸葛亮的這一次北伐,可謂佔盡了優勢,怎奈後勤跟不上才被迫撤軍,諸葛亮雖然走了,但人家是自己走的,司馬懿等人就這樣回去實在是太沒面子了。合情合理都應該表現一下。相比於其他人,張郃成了最佳選擇。
《魏略》——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司馬懿)不聽。
張郃不光不是一個等閒之輩,他還是一個將才,“歸軍誤追”的道理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但天意弄人,張郃還是中了諸葛亮的埋伏,一個簡單又粗陋的計謀,就輕易的要了一位名將的性命。司馬懿確實有故意的成分,但不至於是想借諸葛亮之手除掉張郃,張郃是什麼人他也清楚,更何況他怎麼能清楚張郃一定會死在追擊的路上?另外,當時是曹叡當政,司馬懿那個時候未必存有反心。
結語
縱觀張郃一生,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因為演義的原因,導致很多人將其忽視。歷史上,張郃曾經讓劉備和諸葛亮忌憚,如果張郃不死,還不知道諸葛亮的北伐能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參考文獻《三國志》、《魏略》、《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