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周復課,開門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家長要求退費的申請,想想都頭疼。”徐先生是閔行區一家幼兒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幼升小家長成了這波退費的主力軍。
幼小銜接線下課改網課,一半家長不接受
徐先生所在的這家機構,提供幼兒階段的思維、英語、看圖説話、圍棋、小主持人等綜合培訓,生源也比較穩定,以周邊幾個小區的幼兒為主。前幾年,和幼升小面試相關的班型很受家長歡迎,但隨着減負力度的增加,以及公民同招的影響,面試班報的人越來越少,機構也調整了內容,對大班幼兒提供幼小銜接方面的培訓,包括學習習慣、專注力培養等等。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培訓的節奏,三月時,徐先生和老師們籌劃把幼小銜接班的培訓改成一對六的網課直播形式,並且單節課的費用也比線下課便宜,原本以為能讓家長接受,但問了一圈,只有約一半家長願意接受這樣的形式。
“有些家長是覺得網課傷眼睛,有些是覺得效果不好,孩子太小坐不住,而且老師要通過攝像頭盯着孩子,互動性和課堂把控力度肯定不如線下,還有的家長是覺得既然宅在家,不如自己教孩子更有效。”徐先生表示,所以到最後,實際上課的就一半左右學員。
不願調課到暑期檔,家長提出退費
當時就有家長提出退費,但徐先生對他們進行了安撫,並表示現在機構還沒有復課,暫時也無法辦理退費手續,“其實我是想拖一拖,等復課後看能不能通過調課的形式,把這批生源穩定住。”
6月初,隨着機構復課“解禁”,徐先生在欣慰之餘,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那些沒有上網課的家長一直盯着他,要求辦理退費手續,而且就是以幼升小的大班家長為主。
為此,徐先生和老師們商量了下,推出了幼小銜接的暑假班,包括思維、看圖説話、英語等,並且給予幼升小家長以優惠調課學費計算,建議家長們把沒有上的春季課調換成暑假班“刷完”。
但只有3位家長同意了這一方案,另外8位家長依然堅持要求退費。原來,他們一方面是怕機構防疫措施不完善,有安全隱患,一方面也是報了小學培訓機構的暑假銜接課程。有家長明確表示,“就算教的內容都差不多,但小學培訓機構的課程總比幼兒機構來得更專業”。
徐先生表示,如果家長堅持要退,確實也會同意辦理退費,但對機構來説,上半年確實日子難過,現金流原本就緊張,退費無異於釜底抽薪,“我們也在和家長商量,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幼升小家長的退費需求較高
徐先生的困境只是個例嗎?記者對多家幼兒培訓機構進行了調查,發現幼升小家長的退費需求較高。
有些機構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開設網課,而開設網課的機構,也並未收到預料中的歡迎。“擔心孩子視力受影響、年齡小坐不住”是家長比較集中的顧慮。也正因此,有機構表示,因為錯過了春季一整個學習期,幼升小的大班孩子目前已經迎來畢業階段,不少家長認為原先報的春季幼小銜接班意義已經不大了。
一位大班家長表示,“本來還在考慮暑假班,但目前全國多個城市的疫情出現反覆,出於安全考慮,還是打算讓孩子暑假以在家進行幼小銜接為主,沒有必要到機構上課”。
記者發現,也有家長陷入了與機構的退費僵持中。有家長透露,所報的機構以各種理由拖延退費,並且打“苦情牌”,稱手頭沒有現金,要等繼續招生資金回籠,甚至建議家長幫忙招攬新生,可以給到提成,“機構的難處我們能理解,但畢竟學費也不是一筆小數字,還是希望能誠信規範招生,不要把口碑做坍”。
教育部出台《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
那麼,家長在機構退費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可以參照的依據呢?為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服務行為,推動化解校外培訓收退費糾紛,日前,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以下簡稱《培訓合同(示範文本)》)。
《培訓合同(示範文本)》為該行業首個全國性示範文本,共十一條,充分考慮了中小學生在參加校外培訓過程中,各環節必須明確的當事人雙方責、權、利關係,涵蓋了培訓項目、培訓要求、爭議處理等內容,尤其對培訓收退費及違約責任作出了詳細規定,旨在有效規範培訓合同當事人簽約、履約行為,從根本上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其中明文規定,甲方如改變培訓方式,須雙方協商一致。合同上還明文確定了由於乙方原因申請提前退學,可以在退還未消耗課時所對應的培訓費餘額、或者參加課程培訓未達或超過一定百分比時,退還對應培訓費餘額的百分比,或者甲乙雙方另行約定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