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提起張靈甫,人們並不陌生,在抗戰歲月中,他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戰功赫赫,堪稱一代名將。
張靈甫不但作戰英勇,而且長相高大英俊,情史也頗為豐富,他先後有過四任妻子,但最為世人矚目的,當屬最後一段婚姻。
張靈甫最後一任妻子,名叫王玉玲。雖然有着十五歲的年齡差,但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可謂是少見的人間佳偶。
只可惜,張靈甫在解放戰爭中陣亡,王玉玲此後終身未嫁,她帶着遺孤孤獨過活,如此情深義重,讓人肅然起敬。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1928年,王玉玲出生於長沙的名門望族,祖輩靠經商發家致富,其父輩也很上進,不但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官場,還勤儉持家。
經過兩代人的積累,到王玉玲出生時,王家在當地早已富甲一方。王玉玲的母親也是名門之後,其祖輩在清朝為官,立下赫赫戰功,一直做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
這樣的家世背景,王玉玲是當時無愧的"金枝玉葉",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王玉玲五歲那年家裏發生了重大變故,她的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年幼的王玉玲並不知道失去父親意味着什麼,她只記得母親經常一個人偷偷流眼淚,但母親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雖然家裏的天塌了,她悲傷難過卻沒有消沉。
處理完丈夫的喪事後,為了節約開支她又將家裏的傭人辭退了一大半,並下定決心要將女兒撫養成才。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轉眼王玉玲到了上學的年紀,為了讓她接受新式教育,母親將她送到湖南第一師範附屬小學,這所小學在中國當代史上的名氣非常響亮,毛主席曾在這裏做過主事,何叔衡曾在這裏做過校長。
所以説,毛主席還是王玉玲的校友,當然那會年幼的王玉玲還不知道,自己母校和革命有着割不斷的歷史淵源。
在這所學校裏,王玉玲度過了四年時光,期間她不但吸收了大量的文化知識,還聽到了許多關於毛澤東等人的傳奇故事,她踩着那些革命者的舊跡,一點點完成了人生的蜕變。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1937年,王玲玉讀到了四年級,在此之前她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但在此之後她的生活和全國人民一樣,處在顛沛流離的狀態。
這一年,日本侵略者打進了中國,從東三省一路掃蕩南下,王玉玲的家鄉和所在的學校也未能倖免。
日本人進城後,進行慘無人道的燒殺搶掠,為了活命母親帶着十幾歲的王玉玲不得不背井離鄉,開始了逃難的生活。
逃難途中,王玉玲親眼看到了日本人的暴行,他們見人就殺,見房就燒。除此外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也深深地刺痛了少女的心,從那時起王玉玲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終身不用日貨。
這段逃難之路走得很艱辛,整整兩年時間王玉玲和家人都過着四處奔波的生活,母親為她請了家庭教師,雖然生活不穩定但她的學業並沒有荒廢。
最後王玉玲和家人逃到了湘西一個偏遠的小縣城,生活才算暫時穩定下來,她也進入了正規的學校,讀完了剩下的學業。
不過當時的王玉玲和所有有志青年一樣, 她也想棄筆從戎,奔赴前線和敵人打仗,當她義憤填膺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時,母親嘆了嘆氣,隨後問道:"你會打仗嗎?"
王玉玲説:"不會。"
母親又問:"你會帶兵嗎?"
王玉玲依然搖頭説:"不會"。
母親含淚説:"你什麼都不會,去前線幹什麼?"
王玉玲振振有詞地説:"我可以在後方,為受傷的戰士包紮傷口,還可以給他們洗衣服做飯。"
但母親接下來的話,讓王玉玲無以應對,母親説:"洗衣服、做飯,你會嗎?"
王玉玲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確實不會,在她十歲以前甚至都不用自己動手穿衣服,雖然沒有父親,但母親將她保護得很好。
雖然上前線的願望沒有實現,但國恨家仇她從未忘記,此後餘生她都沒有用過日貨。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1945年,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終於取得了抗戰勝利,王玉玲和母親也返回了家鄉。
這一年,王玉玲已經17歲,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儘管為她做媒的人不少,但王玉玲統統看不上。
有些人雖然出身高貴,但一看就是紈絝子弟,她可不想和這樣的人白頭到老,她喜歡有骨氣、有志氣的人。
老天對她還是厚愛的,讓她結識了抗日名將張靈甫,雖然張靈甫年長她十五歲,還曾有過三段婚姻,但王玉玲並不在乎,她知道他抗日殺敵的故事,對他充滿了敬佩和欣賞。
而張靈甫對才貌雙全、氣質不凡的王玉玲也是一見鍾情。就這樣在抗戰勝利這一年,17歲的王玉玲和42歲的張靈甫結為夫妻。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當時這對英雄美女的結合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他們,每每公開亮相必定是被關注的對象。
婚後二人也是相愛有加,過着琴瑟和鳴、歲月靜好的生活,如果不是內戰爆發,他們一定可以走到白頭到老。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1947年,張靈甫戰死在孟良崮,得知丈夫陣亡的噩耗後,19歲的王玉玲悲痛欲絕,甚至想要自殺追隨亡夫而去,精神備受打擊。
但上有相依為命的母親,下有剛出生兩個月的兒子,如果她也走了,他們誰來照顧呢?想到這些王玉玲只能選擇堅強,帶着對丈夫的思念,努力地活下去。
1949年,王玉玲帶着母親和兒子來到了台灣,雖然張靈甫是蔣介石的愛將,也為王玉玲和家人安排了撫卹金,不過後來王玉玲回憶説:"其實在台灣的日子並不好過,每個月的撫卹金只有幾十斤大米。"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深思熟慮后王玉玲決心繼續學習,必須獨立才能讓母親和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至此王玉玲的人生經歷了三次重大變故,一次是喪父,一次是戰亂,最後一次是喪夫。
雖然她才二十歲出頭,但生活的殘酷都讓她經歷了一遍,這個在温室裏長大的花朵並沒有被磨難擊倒,她努力向上而生,成為了可以遮風擋雨的大樹。
在台灣生活了六年後,王玉玲決定遠渡重洋去國外尋找出路。年僅25歲的她留下母親和年幼的兒子隻身去美國深造。
在美國王玉玲,一邊打工補貼生活,一邊在美國紐約大學讀會計專業,這期間的生活是很辛苦的,獨在異鄉又要掙錢又要讀書,整個人好像被分割了一樣。
古語有言"逆境成才",經過四年的努力,王玉玲終於不但養活了家人也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
鍍金成功後她正式走入社會,先後在醫院、飯店工作,此時母親和兒子也被她接到了美國,一家人終於團圓了。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這之後王玉玲進入了美國航空公司,整整工作了21年,直到退休。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她是帶着兒子的遺孀,但身邊從不缺少追求者,但都被王玉玲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17歲結婚,19歲丈夫陣亡,她原本有很多理由組建新的家庭,但張靈甫在她心裏的位置太重了,哪怕僅僅做了兩年夫妻,她對他的感情也是至死不渝的。
憑藉多年的奮鬥,王玉玲在美國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不管國外的生活多麼美好,她總是深深地懷念故土,總想回國看看。
1973年,周總理得知王玉玲的情況後,隨即邀請她回國探親和觀光,也希望她可以落葉歸根。
王玉玲接到總理的邀請,心裏激動萬分。但因為丈夫的原因,她也有自己的顧慮,最後還是在周總理的親自安排下,她才打消了一切顧慮,回到了闊別25年之久的故鄉。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這次回國,王玉玲不僅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還獲得了自由回國探親訪問的權利,當時擁有這個權利的只有她和楊振寧。
雖然久居國外,但王玉玲卻有很深的家國情懷,在她心裏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當年,日軍曾用台灣人民的血汗錢在日本東京購買了兩棟價值不菲的大廈,而且產權在日本人手中,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仍未歸還。
王玉玲知道這件事情後,她怒不可遏,通過不懈努力,幫助中國政府打贏了官司,並將大廈的產權證複印件,直接交給了政府。
1974年,王玉玲回國探親時,刻意去延安參觀,她只想看看當年毛主席是如何帶領共產黨在延安生存的,那個地方太苦了,這也體現了她對毛主席深深的敬佩之情。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王玉玲和鄧穎超)
2005年,因為兒子回國發展,王玉玲也隨兒子定居在上海,值得一提的是她竟然接到了粟裕大將侄子粟剛兵的邀請,希望她前往孟良崮看看,而那裏就是張靈甫戰死的地方。
王玉玲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她説丈夫是職業軍人,有戰爭就有犧牲,她誰也不恨。時隔六十年她終於來到了留下丈夫軀體的地方。
當日在丈夫死去的地方,王玉玲放了一束鮮花,還對陪伴的人説:"給我留一個位置。"
其實早在2003年,王玉玲就在上海的浦東玫瑰園,為丈夫立了一座衣冠冢,每年清明都會去祭拜,雖然他們一個天上,一個人間,但在她心裏丈夫一直都在。
在張靈甫衣冠冢的碑銘上,王玉玲為丈夫題了一首詩:
"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
四七硝煙傷永訣,悽悽往事怯重温。"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2008年,王玉玲已經90高齡,有一次她參加關於丈夫的一場活動,當日她神采奕奕,可是當提到丈夫時,她的淚水依然止不住地往下流。
後來曾有人問她:“為什麼沒有再婚?”
王玉玲深情款款地説:“人一生愛過一次,同時被愛過一次,就夠了。”
兩年夫妻,一生情緣,在快餐式愛情的時代,這樣的感情大概永遠不會見到了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0 字。

轉載請註明: 張靈甫妻王玉玲:丈夫陣亡後她終身未嫁,周總理親自邀請她回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