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哈佛畢業的學生還去當留學中介?

由 頻長志 發佈於 經典

來源|Miki粥

深圳中學29號又要到北京招聘了。

去年的錄取名單不僅橫掃清北碩博,還不乏牛津、劍橋、霍普金斯、西北這種的英美名校,引得大家感慨萬千,覺得名校畢業教小學,對人才太浪費了吧。

如果你覺得當老師,是對名校人才的浪費,那你知道不知道世界TOP10的畢業生,好多回國還當留學中介了呢?

當年我跑留學行業的時候,哈佛是塊金字招牌。

業內最有名的哈佛小王子,是留學圈內風雲人物,叱吒多年。直到後來出了系列哈佛媽媽、斯坦福爸爸,還有牛劍雙雄…

大家才漸漸對名校噱頭麻木,開始琢磨哈佛畢業當中介到底是什麼邏輯?

能有什麼邏輯?這就是精明的職業選擇。選擇的標準也簡單,哪裏給的錢多就去哪裏,哪裏稀缺學歷就去哪裏。

但在眾人的眼裏,哈佛畢業你不能隨便擇業,因為學校選了你,是讓你去改變世界的,就算做不了喬布斯馬斯克,也至少能拿個諾獎吧。

不幹點牛逼的事兒,你對不起名校的身份嗎?

如果從搞錢能力來定義一個人的成功,那這無疑是成功的名校畢業生,做中介的收入讓剛離開學校的他們就能收入年逾百萬。

但大部分不這麼想。甚至我的朋友,一個正在陪娃爬藤的媽媽也覺得,藤校前五的offer帶來的不僅是驕傲,還有畢業後就業未遂的煩惱。

當然,如果名校畢業不想做留學中介,要選擇留在美國,能幫助你拿到工作籤的只有四種選擇:金融諮詢、CS科技公司、法學院,以及PHD。

過去十幾年,自費留美的名校生最多就是選擇金融專業,或在修完本科之後,選擇金融、商學院繼續學習,畢業之後進各大投行。

投行是優等生之選,多了,年收入數百萬。但沒選擇經濟方向的畢業生,發展路徑就會很曲折了。

有個哈佛的教育學系的學生説,她的同學不少都進了小破公立學校當中教、助教,為了留在美國拿身份,收入水平,可想而知。

這讓人有一種感覺,名校畢業生內外交困。如果在校期間人脈資源圈沒有構建成功,那學校最後留給你的,也只剩下了一個可以變現的Title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就不是為中國孩子設計的。

不少家長就覺得國外教育好。你看人家小時候自由放養,就能拿遍諾貝爾獎;説國內基礎公立教育最紮實他們不信,認為只培養出了一羣會考試的、充滿內卷的名校生罷了。

他們甚至還因此得出了一個結論,國內公立填鴨式教學正在傷害孩子的創造力、學習力和想象力。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在名校,天才不是培養出來的,都是篩出來的

在這個篩子裏,天賦佔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家庭資源,再次是金錢投入,“教育”頂多就是一個娃走上巔峯之路,在披荊斬棘的時候拿的刀斧罷了。

15年我去硅谷拜大神,見識了很多創業者。其中有一個CEO進到辦公室就跳到桌子上,躺着開始講自己的傳奇:

少年讀書輟學(硅谷必備),然後去做了職業運動員,得了奧運冠軍,然後發現自己不能只有四肢發達,還要用頭腦在硅谷立足。

於是,回到了斯坦福校園繼續學習。

當時我們一羣搞教育的人都聽傻了。聽過吹牛逼的,沒聽過這麼牛逼的。看看人家這進進出出斯坦福的架勢,跟自己家後院似的。

後來才知道,這老兄的爸爸是萬維網的創始人之一,他家鄰居都是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硅谷名校,對他來説,真跟後院差不多。

條條大路通羅馬沒錯,但是人家就生在羅馬。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際生,拿什麼跟這種佔盡天時地利的斯坦福土著拼?你在國內出類拔萃,到了名校也就是個普通同學而已。

美國不強調教育公平化。

所以不會有老師逼着孩子做作業,也不會佈置很多作業,因為他們無需對結果負責,只管教孩子知識,學不學以及學不學得好,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然後,經過分層選拔,精英家庭脱穎而出,尤其是很多華裔家庭。

他們在教育上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包括給孩子找各種的培訓班,學語言,學藝術,學音樂,參加各種運動類項目,在教育賽道上成為遙遙領先者。

而美國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升學的過程中大量被淘汰,只有頭腦聰明、意識到教育可以改變命運進而努力的娃,才有機會殺出重圍,進入到最好的大學。

哈佛每年花大量的獎學金,尋找這些在最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脱穎而出的人。他們運氣到實力皆有,生命力還如雜草般堅強。

有一部美國紀錄片,模擬了這個篩選的過程。

導演找了幾十個不同家庭的孩子,讓他們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起跑,贏的人可以得到100塊美金。在開始之前,他説要提幾個條件,滿足條件的人可以向前走兩步,不符合就在原地不動。

第一:如果你父母的婚姻維持至今,向前兩步;

第二:如果你的成長中有父親的形象(看來在美國喪偶式育兒也很普遍)向前兩步;

第三:如果你有機會接受私人教育,向前兩步;

第四: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

第五:如果你從不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

第六:如果你不用擔心父母的賬單,向前兩步;

第七:如果你不是因為體育成績優秀才免交學費的,向前兩步;

當所有人都被這10個條件過濾之後,導演發令讓大家起跑。不同起點的人,都先後抵達終點,排在最後面的人未必是最後一個,但是排在最前面的人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美國高等教育好,就是因為他選光了那些在這場不公平競賽中贏得勝利的少年。國際生,只是美國教育的旁觀者。

為什麼中國頂級名校比不過美國超級大學呢?比如説,985大學裏面都是拔尖的孩子,卻鮮有有創新力的人才。

北大教育學院副院長劉雲杉給的解釋,值得思考:

創新的前提是不怕失敗。可是,現實情境中他們(985的學生)是拔尖。拔尖意味着長得最高,它是成功,是不能也不會失敗。是對既有的規則應有的目標非常清楚,是沒有任何瑕疵,沒有任何短板,也不冒任何風險。

創新和拔尖兩個內在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

簡單來説,創新就是要去經歷反覆的嘗試和失敗,獲得自身的成長性;拔尖兒就是以最小的失敗幾率來獲得階段性優勢。比如非標評價,學業考試,學校的分層分級,未來的職場機會…

兩者在國內培養的最優秀的學生身上是有明顯的衝突的。

教育會根據社會需求做選擇。結果顯而易見,他們認為社會需要有“創新者”,但也需要大量優秀的“工頭”。

而且,對家庭來説,創新需要有天賦,培養“工頭”只需要進入嚴格的培訓系統,風險成本比較低。雖然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有創新力,能夠引導這個時代的改變。但99%的父母,不願意承擔可能的風險。

理想和現實本來就不共存,想要完成穿越,要有試錯的勇氣。

不然,就只能沿着現有的教育系統,在每個階段裏找到家庭可以發揮的空間,獲得一點教育的“優勢”。比如,買學區房、花錢報班、各種才藝訓練、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一路拔尖,一路喪失“創新”的機會。最後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名校生,一個更願意追求穩定生活的普通人。

這好像有一種必然性。

最後順便説,美國名校如果你能申請成功,讀一下也是很好的,開拓視野增長見聞,校友圈子可以讓你受益匪淺;

但對於讀名校的結果不要太過強求,畢竟你讀的再牛逼也只是一所學校,而不是一個天天有神蹟的聖殿。

作者簡介:Miki粥,資深媒體人,教育紀錄片總策劃,創造了“順義媽媽”一詞,個人公眾號Miki粥(mikizhou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