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和我聊天,説了她們大學寢室的一件“趣事”。
她們就讀於一所雙非一本。大學寢室四個人,除了她其他三個人都考研。而且這三個人平時成績都不錯,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乎預料。
這裏為了方便闡述,就用小A、小B、小C代替吧。
小A是高考發揮失誤才來到這所學校的,她本身的實力去一所985、211大學完全沒有問題。但也因為高考發揮失誤,讓小A非常沒有自信,她平時的心態的確不是很好。所以,在考研報考院校的時候她非常謹慎,她只報了本校,也就是説只要過了國家線,她就能上。
小B是因為高考志願沒有報好才來到這所學校,她本來至少可以去一所211大學。所以她上了大學之後其實挺不甘心的,也因此在報目標院校的時候要求非常高,報了一所全國排名非常靠前的985大學。而這所大學的往年複試錄取線一般會高國家線35分左右,而要真正被錄取可能需要高50分。
小C高考的實力就和這所大學差不多,所以她的要求不高,只要比本科學校好就可以了。而且她也不想離家太遠,就報了一所本省一般的211大學。按照往年的錄取線來説,只需要比國家線高20分即可。
基本情況彙報完畢,你們猜,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呢?
02最後的結果是:
小A畢竟實力還是在的,考研正常發揮,考了400+。在考研中,這樣的成績可以説,去任何一所985大學都是不低的了。可是她最後只被錄取了本校,也就是一所雙非一本。
而且本校她考的專業的實力也一般,唯一的好處就是選擇了一個比較熟悉的導師。這樣的結果對於這樣的分數,其實還是太可惜了一點。
而小B考了370+,這才2018年也不算低的了。可是沒有辦法,她報的是全國排名非常靠前的985大學,她最後還是在複試中被刷了,分數就差了那麼一點。而且因為專業的熱門,她最後只能被調劑回本校(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小A太虧了)。
她這樣的成績,如果報的是稍微差一點的985大學或是其它211大學,都不至於會這麼慘。後來因為她就是想考名校,所以她沒有調劑,而選擇了二戰。
而小C考了350+,過了她目標院校的複試線,在複試中發揮正常,最後如願考上一所211大學。她的成績非常剛好,而且她是這三個人裏面分數最低的,最後卻考了最好的大學。
03
所以,這件“趣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在大學,你會不斷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在考研就是因為報的目標太高,所以最後才會摔得最慘。而一旦選擇調劑,和你本身的目標院校差的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考研不像高考,成績出來之後才選擇學校。考研報名的時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所以才會有的人心高氣傲,有的人妄自菲薄。
所以,考研最怕的,就是對自己的實力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很多人問我考研是不是一定要考985、211大學,這個真的説不好。
我見過很多人,睡懶覺玩手機,“佛系”複習,最後還考上了,因為他的目標不高;而有的人非常刻苦,每天早起晚歸,天天泡圖書館,最後還是差了那麼一點。
學習是有天賦的,因此選擇才更為重要。
現在2019年考研的報名馬上就要考試了,我希望很多正在準備考研的同學要慎重選擇自己的目標院校,不要像上面的小A和小B一樣,最後因為學校沒有選好而浪費了自己的分數和努力。
最後,加油吧,希望你的努力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