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無處安葬父母,劉繼祖主動送小塊荒地,最後獲得怎樣的回報
有道是自古得國之正,無過漢明。秦元皆為暴政,而劉邦和朱元璋又皆是布衣起家,此為之正。不過相比朱元璋,劉邦的出身其實還算好的了,至少當過亭長,大小是個鐵飯碗。朱元璋那可是真正的社會底層,祖上幾代貧民,就連名字都是什麼朱百六、朱四九、朱初一、朱五四之類的純數字名,一看就是沒文化的。
朱元璋早年是有多慘呢?據史料記載,他打小就給村上一個名叫劉德的地主放牛,偶爾也打打短工,可以説是生而為奴。如果僅僅是這樣,那也不過是中國古代底層百姓的平均水平,然而在他十五歲的那年,家鄉濠州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災,糧食產量大減。
通常旱災過後,會緊跟着蝗災,然後就是大面積餓死人,並引發瘟疫。這兩大災害,朱元璋是一個都沒躲過,轉過年來,濠州果然接連發生蝗災和瘟疫,並一下子奪走了朱元璋的三位至親,分別是父親、母親以及長兄。
朱家原本五口人,一場瘟疫下來,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他二哥兩人。更可憐的是,父母和長兄死後,連棺材也沒有,更沒有土地下葬。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朱元璋不忍心看着父母兄長死無葬身之地,便拉着二哥去村上的地主劉德家求情,希望對方看在多年來為他賣力的分上,施捨一塊土地給他安葬親人。
劉德是濠州當地有名的大地主,些許土地,肯定是不在乎的。可是他一見到朱元璋就來氣,因為這人小時候給他放牛,曾偷偷地宰了他一頭牛。眼見朱元璋淪落至此,劉德估計還很高興,彷彿當年的“殺牛之仇”就這麼給報了。
朱元璋兄弟二人求了很久,劉德不為所動,到後來,反而掄起棍子要打二人,朱元璋只得拉着二哥離開劉德家。只是如此一來,親人的安葬之所又無着落了,兩兄弟被逼到了絕境,不由地對着親人的屍體嚎啕大哭。
就在兩兄弟絕望時,村上一個叫劉繼祖的人突然找了過來,允許朱元璋把父母兄長葬到他的一塊荒地上。不僅如此,劉繼祖還給了朱元璋兄弟一些舊衣服,讓他們把親人的屍體包裹好了再下葬。雖然還是沒有棺材,但至少好過光屍下葬,多少也是一點安慰了。
劉繼祖的好心讓朱元璋兄弟非常感激,兩人草草地把父母兄長埋掉,便去討生路了。失去親人後,朱元璋去了黃覺寺出家,他並不是誠心向佛,只是圖口飯吃而已,畢竟當和尚總好過捱餓。到了黃覺寺,朱元璋的日子總算開始好過起來,但當時天下已亂,兵災四起,沒過多久,黃覺寺也待不下去了,朱元璋不得不繼續另謀生路。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當了皇帝的朱元璋,是如何對待兩位“老劉”的?
後面的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離開黃覺寺,朱元璋闖南走北,一步步打出了一片天地,並最終逐鹿成功,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
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了皇帝的朱元璋,是怎麼對待當年羞辱他的地主劉德的呢?按照常人的思路,那劉德肯定性命不保了。可實際上,朱元璋不但沒有殺他,還反過來賞賜他三十畝地,簡直是現實版的“恩將仇報”。
乍一看,這很令人費解,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以殺人不眨眼著稱的,被他殺掉的功臣,還少嗎,怎麼對這個當年拒絕幫助他甚至還羞辱他的地主卻這麼客氣?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朱元璋當時已經是皇帝了,還有必要跟一個小小的地主計較嗎?當年韓信功成名就,不也是賞賜了曾讓他受胯下之辱的人嗎,這才是成大事者應有的氣量。
如果説對劉德是恩將仇報,那對曾施捨他荒地埋葬親人的劉繼祖,就真是湧泉相報了。朱元璋派人去老家找劉繼祖時,劉繼祖已經去世多時,於是就下旨追封他為“義惠侯”,並世襲罔替。從那以後,終大明一朝,劉繼祖的後人都享有義惠侯的封號,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從結果來看,劉繼祖僅僅付出了一小塊荒地以及舊衣服,就換來了子孫後代綿延無盡的榮耀,投資回報率可以説是逼近天際了。不過話説回來,當年劉繼祖行善的時候,是肯定想不到朱元璋能當上皇帝的,所以他的好心,是不圖回報的,這才是真正的行善。
有意思的是,劉繼祖與劉德都姓劉,且為同村人,所以二人很可能也是出自一脈,有些史料更是説二人為堂兄弟。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老劉家也可以説是兩頭下注了,劉德固然無德,劉繼祖倒是真足以光宗耀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