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光閃耀在追夢路上

青春之光閃耀在追夢路上

梅家晨(右二)和小夥伴們在探討問題。黃淮學院供圖

□本報記者 楊曉東 祁道鵬 本報通訊員 張鑫

“創新是件很酷的事兒,有想法就要盡力去實現。”5月25日,在黃淮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説起自己研發的那些電子器件,梅家晨眼裏滿懷着對未來的熱情與希望。

外表文靜還略顯青澀的梅家晨,是該校信息工程學院的大二學生。剛滿20歲的他,在科創領域已小有成就——

大一便斬獲第十三屆藍橋杯大賽電子類省級二等獎;帶領“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團隊入選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申報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三項;開發製造的6款電子產品通過跨境電商,銷往歐洲、南美洲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銷量近4000套。

在梅家晨的“工位”上,電烙鐵、熱風槍、遊標卡尺等工具一應俱全,許多成型的電子產品整齊鋪開,彷彿一個小型“加工車間”。

拿起一個煙盒大小的器件向記者展示時,梅家晨不無自豪,“這是便攜式熱成像儀,填補了千元以內熱成像儀的市場空白,主要用於設備檢測維護、安防等領域,很受市場青睞。”

動起手來駕輕就熟,能把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產品。“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梅家晨與科研的結緣始於大一。在黃淮學院,從小喜歡鑽研的梅家晨被眾多創新案例深深震撼,搞科研的種子瞬時在心中紮下了根。

作為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梅家晨一直痴迷於追尋“電波”帶來的快樂,而無線電接收機作為無線電“發燒友”常用的一款產品,大多為國外生產且價格在千元以上,“着眼使用場景以提升優化,完全能做出更好的產品並有效降低成本,為何不動手試試?”

“沒有經驗就自己摸索。”梅家晨在老師的指導下,一點點“啃下”書本中艱深晦澀的理論,大膽投入製造,比對開源方案、印製電路板設計,一次次仿真模擬,“最終研發成功,成本還控制在了百元左右!”

成本低、性價比高,梅家晨自主研發的首款產品迅速成為圈內“爆款”,興奮不已的他頭一次嚐到科研創新帶來的“甜蜜”。隨後,圍繞電子通信的小產品陸續被他製作了出來,“針對產品研發,還會做市場調研分析;爆款產品由深圳那邊的公司進行代加工。”梅家晨坦言,創新創造過程中,專業所學的知識得以實踐運用,顯得更加鮮活立體。

“有想法、善實踐、能探索,在電子科技領域極富創新創造熱情。”提起梅家晨,他的系主任張瑜很是肯定,“着眼於激發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學校正搭建更大的發展舞台,進一步引導學生用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搞科研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潛心於電子科技領域的梅家晨卻並不“寂寞”。“在這裏搞創新研發的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一羣人,大家共同探討,很能激發靈感。”梅家晨也對小夥伴們的研究領域如數家珍:開發能在田間識別雜草並施藥的光伏智能車;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輔助高難度手術;利用VR、AR技術在智慧城市上做項目……

創新的破殼生長也得益於適宜的氣候和土壤。多年來,黃淮學院依託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這一國家級眾創空間,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致力於“使學生作業變作品、作品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在科研式教育、研發型教學中持續提升青年學子創新和實踐能力。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眾多像梅家晨一樣的青年學子充滿創新創業創造的鋭氣。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享受科技帶來改變的同時,也應承擔科技創新的責任和義務,積極貢獻自身力量。”升入大二以來,慢慢向科研領域更深處沉潛,梅家晨立志要更好將專業知識融入創新科研中,將學與思、知與行緊密結合,敢闖深水區、爭當探路者、勇攀科學高峯,有朝一日摘取“皇冠上的明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3 字。

轉載請註明: 青春之光閃耀在追夢路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