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北京條約》簽訂後,戈登作為李鴻章手下的一名軍事長官,領導洋槍隊,與清政府的江南江北大營一起進攻太平天國。同治三年,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失敗,清政府獲得了勝利。
戈登回國前,通過李鴻章向清政府提出二十條建議,讓後世受益良久。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1、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損失慘重
要説戈登為何會來到中國,那和第二次鴉片戰爭脱不了干係。英法為擴大在華利益,與當時表示拒絕的清政府發生了衝突,很快演變為戰爭。
掌握着“財富密碼”的英法聯軍心裏明白,只要將堅船利炮推進到天津,清政府勢必會投降。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當英法聯軍攻入天津,滿清皇帝便開始向承德逃難。
只不過,這一次,英法聯軍直接攻入了這個古老帝國的都城——北京。戈登正是其中一員。作為一名英國人,衝入北京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搶奪戰利品。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他們衝進紫禁城,衝入頤和園,衝入有“萬園之園”美稱的圓明園,搶奪一切可以帶走之前的東西,炸燬帶不走的。隨後一把大火,銷燬了自己的罪行。
不久清政府與英法聯軍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宣告結束。英法聯軍撤出中國。但是,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割讓一些土地、賠一些款相比,當時大清帝國正面臨一場更加嚴峻的危機。因為這場危機會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它就是近代由農民率領影響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運動”。
2、太平天國,清軍難以招架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由農民起義演變而來的運動。從西南地區一路轉戰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並且在最富裕的江南地區發展壯大。太平天國運動的全盛時期,影響範圍多達數十個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清政府當時的江南江北兩大營圍剿太平天國運動,但一直未能夠取得較大的成果。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北京條約》一簽訂,清政府迅速與英法結為同盟,部分英法軍隊留在中國,負責幫助清政府改革軍隊,建立新軍,剿滅太平天國等任務。而戈登,正是其中之一。
在洋人的幫助之下,曾國藩的淮軍,李鴻章的北洋軍正是在這段時間內先後組建,並且迅速成為了清政府軍隊的主力,參與到太平天國的剿滅行動當中。
很快,在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之下,這場農民起義最終被平定,曾國藩等人也得以看到在太平天國內部,統治階級有多麼的腐朽,王府有多麼奢華。而在1862年,當時負責在寧波剿滅太平天國洋槍隊的隊長被殺,戈登自然成為這支洋槍隊的新一任隊長,從此拉開了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1、騎士精神帶來的底線原則
要説戈登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首先要客觀講,他是一位“佩劍者”而不是某些書中寫的“劊子手”。所謂“佩劍者”,是西方對於那些恪守原則,勇於承擔責任的傳統貴族紳士的稱呼。
在他眼中,中國人並不是那麼軟弱不堪,只需要稍加訓練,就能夠成為強悍的戰士。
在他的訓練之下,洋槍隊紀律嚴格。和同時期那些只會侵擾百姓的流氓土匪軍隊不同,洋槍隊此時的俸祿主要來自豐厚的軍餉和賞金,而不是通過燒殺搶掠得到的。
但是,他自己沒有錢,於是向他的上級李鴻章要。這是因為在英國,作為一名軍人,就有理由向軍事長官索要俸祿。所以,李鴻章沒少給他們銀子,畢竟戰鬥力強悍,李鴻章還要靠他們打仗。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在李鴻章的日記當中,對戈登的評價就有寫戈登是一位恪守道德,有高尚情操的英國軍人,李鴻章表示非常欣賞這位英國“佩劍者”。在與太平天國的戰鬥當中,戈登也為自己證明自己並非貪財惜命之徒。屢立戰功,洋槍隊也一掃華爾率領時的渙散腐朽,成為清政府手中的利劍。
還有一件事算是戈登身上的閃光點,也是李鴻章的人生污點。在蘇州城,有大量的太平天國投降的士兵。當時,戈登用自己和洋槍隊的名譽來保證,蘇州城的太平軍投降後將會保證人身安全。但是李鴻章卻出爾反爾,濫殺投降的士兵。
戈登作為一名“佩劍者”,自然非常重視自己的名譽,也因為這件事,差點與李鴻章決裂。
2、貪財,引發的矛盾
那麼,戈登,就真的是這麼一位正直的英國軍人嗎?當然不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戈登受限於當時的時代背景,非常貪財。為此,戈登與李鴻章沒少產生矛盾。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戈登雖然正直,從來不會像當時清軍將領一樣,貪污軍餉,但是對於他人贈送的錢財,他也會照單收下。戈登經常會向李鴻章要錢,一方面是給洋槍隊發軍餉,另一方面當然是充實自己的錢包。在英國,軍餉統一由國家下發。
清朝也是,所以,戈登就會向李鴻章要軍餉。但是洋槍隊並不屬於清軍,朝廷也就沒有撥任何軍餉給李鴻章。
李鴻章在洋務運動當中,都會將大量的利潤放入自己的錢包,哪會開心拿出去給這些洋鬼子。因此,在他的日記當中,除了記載戈登的正直,恪守道德以外,也評價他心高氣傲,經常向他要銀子。
戈登在中國的時間越長,對中國的感情也越深厚。自認為是中國人的好朋友的戈登,清清楚楚看到了當時的大清帝國早已傷痕累累,支撐不了多久。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他也曾真心希望能夠改變當時大清帝國積貧積弱的現狀,積極改善洋槍隊的戰鬥力,憑一己之力讓清政府的軍隊提升戰鬥力,穩固清政府的統治想必是戈登當時心中的目標。
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被徹底平定,戈登任務完成,準備登船,返回自己的祖國。在此之前,戈登試圖借李鴻章之手,向大清皇帝提出二十條改變當前現狀的建議,主要包括:在簽訂條約時,應白紙黑字寫下來;遷都到一個更加安全的城市;財政不足,軍隊優先發展陸軍,海軍其次;在重要官職和教員應由中國人擔任等。
這些建議,雖然有些並不適用於當時的清國,但軍事上的建議卻給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戈登登上船,開始返回英國,至於當時的大清國到底遵守了幾條,他永遠沒機會知道了。
在歷史上,戈登作為洋槍隊的隊長,確實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沉重打擊了當時的農民運動,進一步遲滯了中國革命形勢。但是對清政府來説,確確實實讓當時的清朝軍隊,尤其是洋槍隊的面貌煥然一新。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作戰能力強悍,軍紀公正,清軍的戰鬥力着實提升了不少。
只不過,清政府統治階級不明白的是,清政府完全不知道當時的中國要的不是軍事上的革新,也不是在器物上的革新,而是政治上,徹徹底底的革新。幾十年後,武漢的槍響吹響了全面革命的號角,清政府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專制主義政權,消失在歷史當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2 字。

轉載請註明: 火燒圓明園的英國佬戈登,混成清廷軍事教官,助力鎮壓太平天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