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學生在大三時都面臨一個重大的選擇——就業還是考研。考研還是就業,腦子裏就像有兩個相互拉扯的小人,讓自己的心緒難以平靜。看到同學們的去往招聘會的現場,就會感到些許憂慮,也打開電腦,在電腦上開始鼓搗着自己的簡歷。
但是考研就像個“魔咒”,不停在腦子裏迴轉,或者是家人的建議,朋友的勸説,慢慢覺得考研貌似也是十分不錯,去到更好的學校,更好的環境,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還是考研吧。
於是,自己陷入了兩難,考研?or就業?
1. 對科研感興趣的。有的人滿足於自己的探知慾望,未來想要從事科研工作的學生可以去考研。
2. 本科是對學歷要求很高的學科(例如經濟,法律,醫學等)。自己選擇的學科需要高學歷來支持,或者高學歷在未來的就業中更加具有競爭力,那就沒有必要去猶豫直接考研。
其他學生如果想要考研還是就業就需要分析自己的考研動機,相信很多人選擇考研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去往更好的學校,去往更大的平台。
老實説,考研的確能夠給人更好的學校和更大的平台,否則就不會有人用一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去做這麼多複雜而又困難的事情。正是因為考研能夠滿足此類需求,所以因此而考研的學生每年激增。
2.換個專業,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選擇跨專業考研,其實是在為自己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沒有自己的想法,就聽從了家人的意見而報志願的錯誤買單。
或許家人的意見並不是錯誤,,他們只想為你好,報一個以後出來相對輕鬆的專業。但是人與人的才華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故而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上覺得選擇的專業越來越與自己不相匹配。
而跨專業考研就是為此埋單。
3.逃避就業
有部分學生想要考研就是為了逃避就業,這並不是什麼好丟臉的事情,看着學長們抱怨社會生活的艱辛,難免會心生怯意。那些比自己強的學長都被社會毒打成那樣,自己一個小嫩苗還不被摧殘的不成人形?慢慢的也就萌生的逃避的想法,給自己找了個藉口説是提升自己。在青年期往成年期過渡的途中,有個概念就做“延緩償付期”。就是強調年輕人雖然在生理上表現出足夠的成熟,但是可以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方面適當予以延緩。簡單理解就是在面臨人生巨大抉擇時,暫時不去做抉擇,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嘗試,探索,進而樹立最終的職業以及人生目標。但是逃避不是一直逃避,而是暫時的。延緩期也只是用來嘗試,探索的。
4.盲目跟風,別人考研我也考研。
以這種心態考研的是要不得的,因為別人在做出決定前是經歷過深思熟慮才下的決定。考研是能滿足他的心理欲求,符合他的利益需求。但是這些是不是符合你的利益需求就很難説,也許歪打正着,兩個人的利益需求達成一致,但是有這種運氣為什麼不去買彩票?
別人的成功是不能複製的,別人的人生也是不能復刻的。盲目的跟風,就算歪打正着,難道以後還要繼續跟風?
如果自己的專業是非常吃技術性的專業(例如機械、車輛等某些工科),非常強調操作能力,那還讀什麼研究生?趕緊找份工作,社會大學能夠教的往往要更多。如果選擇就業就是把好的工作,把優秀的競爭力白白的送讓給人家。你在考研的時候別人正在社會上增加的新的技術知識,當你考過之後,別人就已經在小領導行列的,等到你讀完出去,別人已經在行業小有名氣,而你只是個剛剛從學校出來的新手。年紀大於應屆生,工作經驗小於往屆生,還能用什麼與別人比。
綜上所述,考研並不適合每個學生,每個學生應當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個人的喜好,職業的需求,未來的打算等各個方面去思量。
考研是個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因為考研是用考研這幾年的投入來搏未來一輩子的收益。就是一個投資,投入產出比是否值當,就算失敗這個結果自己能否接受都是需要納入自己考量範圍的。
現在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人數與日俱增,但這並不意味着就可以“一腔熱血”就跑到考研大軍中。相反,越是在“全民狂歡”的時候越是要冷靜下來,問問自己,是否值當這樣去做。這是關乎自身一輩子的事情。
今日話題:你認為本科生要不要考研?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