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失足青少年中有人考上“雙一流”大學,犯罪情節較輕不起訴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户端10月24日訊 “郭姐姐,感謝你們的幫助,讓我認清錯誤!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好好生活。”近日,圓了大學夢的小海(化名)給從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的檢察官郭訥打電話時説。

長江日報記者10月24日從湖北省人民檢察院獲悉,2022年全省共有19名失足青少年在檢察機關幫教下考取本科,其中1人還被一所“雙一流”大學錄取。另外,還有一些人考上了高職高專。

這些圓了大學夢的失足青少年,都是經檢察機關依法依規作出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考察幫教的未成年人。有人因把銀行卡借給了朋友,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檢察院知音・雨露工作室檢察官聯合社工機構,制發《督促監護令》送達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父親。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不僅是辦案,更重要的是通過大量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使這些孩子實現自我成長、重新迴歸家庭、順利融入社會。”湖北省檢察院第九檢察部主任夏紅介紹,家庭教育缺失和同輩影響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兩個主要因素。

檢察機關多方調查後,在對犯罪情節較輕、有悔罪表現、經評估轉化可能性大的未成年人作出相對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處理。

“我們並非一放了之。”夏紅告訴記者,檢察機關會和學校老師、家長一起組建幫教小組,藉助各方資源,幫這些孩子正視過錯,矯正行為。

截至目前,全省檢察機關依託社會力量已建立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基地87個。“寬容不等於縱容。”夏紅表示,對於未成年人惡性犯罪,依然以嚴厲打擊為主。

女孩為何捲入網絡犯罪?

小雅(化名)上了大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檢察官王珏發去一條微信表示感謝,並希望今後兩人能一直做朋友。

一年前,出於對朋友“講義氣”,涉世未深的小雅被捲入一起信息網絡犯罪,這讓她心中的大學夢岌岌可危。

當時,小雅和父母都在外地,她在一所中專就讀。從小是留守兒童,長大後又在外地讀書,家人長期不在身邊,她對於友情非常珍惜。

一天,同鄉好友小於(化名)找她借銀行卡。經不起朋友的再三請求,小雅出於“義氣”,幫忙去銀行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借給了小於。

不久,民警找到了小雅,她這才知道那張銀行卡竟然被人用於詐騙活動。悔恨不已的小雅,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

2021年11月,公安機關以小雅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將她移送檢察機關審查逮捕。

“當時她思想壓力非常大,除了後悔外,最擔心不能繼續上學。”承辦該案的王珏回憶。經調查,王珏發現,小雅系未成年人,並未從中獲取利益,同時有認罪認罰、自首等從寬情節。

綜合多方考慮後,檢察機關對小雅作出不批准逮捕和相對不起訴決定。在王珏的努力下,陽新本地社工和小雅所在地社工聯合對她進行跟蹤回訪和幫教。

除了電話、微信、書面報告等交流形式外,王珏每月都會跟小雅進行一次視頻聊天,小雅逐漸放下了擔子,重新迴歸學校,順利考上了大學。

小雅父母在給王珏的感謝信中寫道:“感謝你們挽救了我的孩子,給了她改過自新的機會,讓她的人生不會就此陷入晦暗……”

“不差錢”為何盜竊手機?

圓了大學夢的小海,在電話裏興奮地告訴檢察官郭訥,他決定將來做一名醫生,並已經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小海曾因一念之差盜竊手機,險些毀掉了自己的大學夢。

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均有穩定體面的工作,他們對小海的經濟開支從不吝嗇,“平時不要孩子張口都會給錢”。

父母平時忙於工作,難有時間跟他深入交流。“我一直覺得自己和兒子像朋友一樣,並引以為傲。”小海父親説。

2021年,高三在讀的小海跟網友見面時,一念之差拿走了對方的手機。因涉嫌盜竊罪,小海被公安機關移送至檢察機關。

得知小海涉嫌犯罪,父母非常震驚,“太意外了,想不通”。承辦此案的郭訥調查後發現,盜竊手機是因為矛盾衝突臨時起意,再犯可能性較低,沒有社會危險性,遂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

“父母和孩子看似‘關係好’,其實交流一直停在淺層面。”當郭訥問起孩子社會交往情況及案發當天夜不歸宿的原因時,父母卻都答不上來。

郭訥隨後聯合社工、小海的父母一起簽訂了三方協議,組成了幫教小組,對小海平時的交友和生活進行監督管理。孩子每個週末回家後,郭訥還要跟他聯繫溝通。 

父母是保護未成年人的第一責任人。從2021年開始,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開始推行對家長送達《督促監護令》,要求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偏差。

檢察院給小海的父母送達了《督促監護令》,還請專業家庭教育指導師持續對小海的父母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學會跟孩子的深層次溝通。

小海逐漸變得自信陽光。半年考察期滿後,小海也被依法決定不起訴,今年順利參加高考,並被一所高校錄取。

優等生為何誤入歧途?

“沒有檢察官姐姐每月推薦的書籍,我很難迅速調整心態考上心儀的大學。”圓了大學夢的小明(化名),曾因聚眾鬥毆成了失足少年。

小明從小喜歡體育,特別是籃球,讀高中時是校籃球隊的主力,學習成績和平時在校表現都不錯,原本前途光明。

2020年,因為好友與人有矛盾,高二在讀的小明受邀一起與對方見面理論,其間矛盾激化,小明率先毆打對方,隨後引發聚眾鬥毆。

“事發後,他非常後悔,擔心無法繼續讀書,參加高考。”承辦案件的檢察官宋俏回憶。

“這個孩子可惜了。”面對前來調查的檢察官,班主任老師拿出一摞獎狀,搖頭嘆息。

優等生為何會誤入歧途?多次實地走訪後,宋俏發現,父母每天忙於工作與小明缺乏溝通,處於青春期叛逆期的小明想通過一些舉動引起父母的注意。

經綜合考慮,檢察機關依法對小明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宋俏與小明的班主任、心理輔導師、家長共同組成幫教小組,對他進行定期心理輔導,學習如何正確與父母相處。

發現小明愛讀書後,宋俏向他推薦了一本書,小明用一個月時間讀完後,兩人還交流讀書心得。

“這些書籍都是根據小明的具體情況挑選的。”在一年的考察期內,宋俏共推薦了10多本各類書籍,每本書的閲讀時間在一個月左右。

經過悉心幫教,小明逐步恢復狀態,順利參加今年高考,並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長江日報記者史強  通訊員劉怡廷  王陽)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