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明風華:朱棣死後秘不發喪,還用鹹魚掩蓋味道,為什麼要這樣?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有人問:在《大明風華》中,朱棣死後為什麼秘不發喪,還用鹹魚掩蓋屍體?
要知道這是一部電視劇,並非真實的歷史,這一段劇情其實是改編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語具在李斯傳中。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輼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趙高、胡亥和李斯,陰謀修改即位詔書,將胡亥立為太子,並另外偽造詔書,將扶蘇、蒙恬刺死。秦始皇去世後,由於天氣炎熱,屍體腐爛,為了掩人耳目,在車後裝了一些鹹魚,遮蓋屍體的氣味。
這段胡亥奪位的劇情太過精彩,於是被演繹到了《大明風華》中,秦始皇也換成了朱棣。
朱棣生於戰火,死於征途,這也印證了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但在朱棣去世之後,他的身後事就只能被他人掌控,不論朱棣生前多麼風光,死後也就只有一具遺體。
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阿魯台入侵開平、大同,朱棣召開廷議,命令邊塞守將嚴陣以待。隨後朱棣決定再次御駕親征,這是朱棣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
朱棣命太子朱高熾監國,率軍從北京出發,六月,明軍前鋒到達答蘭納木兒河。命張輔搜尋三百里內的地區,沒有搜尋到敵軍蹤跡,隨着時間拉長,糧草逐漸供給不濟,無奈之下,朱棣下令班師回朝。
多年征戰的朱棣,已經力不從心,不論從精力、體力上,都大不如前。七月十六日,到達蒼崖戍,朱棣身體不適;十七日到達榆木川,病情加重,並留下即位詔書,傳位太子朱高熾;十八日朱棣病逝,終年六十五歲。
由於朱棣是在班師途中去世,和在宮中去世不同,宦官馬雲,和楊榮、金幼孜商議後,決定秘不發喪。此時應該處於夏季,如果時間拖長,屍體必定也會腐爛變質。
朱棣去世的消息只有少數幾人知曉,不同於秦始皇,楊榮、金幼孜將朱棣的屍體,用錫融化後做成內棺,將朱棣屍體放入。如此嚴密的棺材,就算真的屍體腐化,臭味也傳不出來,為了防止走漏消息,將製作棺槨的工匠滅口。
隨即楊榮騎馬趕奔京城報喪,朱瞻基去軍中發喪,朱高熾順利即皇帝位。
為何朱棣死後要秘不發喪?
首先是防止軍心渙散 ,朱棣在行軍中去世,和在皇宮中去世不同,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一旦軍隊失去首領,加之還在行軍途中,可能還有敵人暗中窺視,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被敵人知曉朱棣去世,可能會面臨敵軍偷襲。
所以在朱棣去世後,楊榮繼續命令該送飯的繼續送飯,所有一切照舊,給人一種假象,這不僅是軍隊看,也是在演戲給敵人看。當然了,軍隊出兵在外,如果主帥突然陣亡,會對士氣產生不利影響,況且朱棣還是皇帝陛下。為了保證軍隊的穩定,秘不發喪也是正確的決定。
保不齊朱高煦在軍中設有眼線,而恰巧朱高煦是最危險的競爭者,如果朱高煦率先知道了消息,朱高煦可能會直接造反。秘不發喪,儘快讓朱高熾順利繼位,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第二條理由就是提防朱高煦叛亂,保證太子順利繼位 !
朱高煦是朱棣次子,在靖難之戰中立下大功,多次幫助朱棣死裏逃生,按照功勳,朱高煦比朱高熾要高一些。而且朱高煦相貌英武,和朱棣很像,性格狡猾陰狠,和朱棣也有幾分相似。在一段時間內,朱棣甚至已經考慮立朱高煦為太子,在眾臣的勸説下,才立朱高熾為太子。
永樂二年,朱高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雲南,而朱高煦卻賴着不走。鑑於朱高煦的功勳,並且朱棣感覺對朱高煦也有所虧欠,所以朱棣就同意朱高煦繼續呆在京城。
朱高煦野心極大,哪怕太子已定,他也沒有就此罷手,他一直暗中招募護衞,增加自身實力,還經常拿自己和唐太宗相提並論。如果拿朱高煦和李世民相比,那真的是在侮辱天可汗的威名。
一次,朱高煦和朱高熾同行,朱高熾長得肥肥胖胖,還天生腿腳不好,經常需要有人攙扶,同行的朱高煦就冒出一句風涼話:
“前人失足,後人知警。”
朱瞻基正好碰到,來了句:
“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
永樂十三年,朱高煦改封地為青州,但朱高煦還是懶着不走,這也就算了,而朱高煦私自募兵三千人,不屬於兵部。此外,朱高煦仗着親王的身份,縱兵到處擄掠,還私自用御用的馬車用品,這下激怒了朱棣。在朱高熾奉勸下,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朱高煦的親王地位。
史料記載:
“成祖北征晏駕。高煦子瞻圻在北京,覘朝廷事馳報,一晝夜六七行。高煦亦日遣人潛伺京師,幸有變。”
朱棣去世的時候,朱高煦在他的封地,而朱高煦的兒子朱瞻圻一直在北京,每天窺視朝廷動向,一晝夜信使往返六七次。不僅如此,朱棣大軍在外,朝廷形勢複雜,朱高煦大概已經有了反叛的苗頭,。
對於京城的情況,楊榮應是瞭如指掌,如果讓朱高煦得知朱棣去世的消息,那麼朱高熾的皇位可能不保。為此,楊榮必須將朱棣去世的消息進行嚴格管控,就連打造棺槨的工匠也必須殺掉。
正是由於楊榮的果決的判斷力,成功幫助朱高熾順利即皇帝位。事實上,這就是一個時間差,在朱高煦得知朱棣死訊之前,朱高熾就已經完成了所有安排,等朱高煦明白過來,一切都晚了。
朱高煦雖説打仗有兩把刷子,軍中也有一定威信,但在搞權謀鬥爭這方面的確不太在行。搞政治鬥爭是需要天賦的,偏偏朱高煦就缺乏這種天賦,而且他的野心還不允許他放棄對皇位的爭奪,最終這一切,決定了朱高煦的結局必定是個悲劇。
楊榮用非常高明的手段,解決了棘手的問題,三楊之一的楊榮,不愧為警敏通達的權謀高手!
只是朱棣,自己從侄子手上奪得了皇位,最終還是感染了朱高煦,他也想學父皇,從侄子朱瞻基手裏奪皇位。怎奈技不如人,起兵沒多久就宣佈投降,最終被貶為庶人,隨後被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