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田間地頭的民間舞蹈,遇到高校專業的藝術編排,火花產生了
“高校版”東北秧歌怎麼扭?
當下,人們越來越喜歡追求時尚新潮,傳統秧歌正逐漸淡出尋常百姓的生活娛樂,但一所民辦高校卻逆流而上,不斷藉助自身平台和人才資源,將秧歌文化滲透進中小學學生、社區老年人和非舞蹈專業的大學生中間。
嗩吶高亢,舞姿俏美,9月16日,在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的一號教學樓內,24名舞蹈專業學生正在排練東北秧歌劇目《姥姥的田》。當田間地頭的民間舞蹈,遇到高校專業的藝術編排,碰撞出的是令人倍感美妙與酣暢的視聽盛宴。
前不久,教育部公佈了26個獲批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該校成功申報傳承項目東北秧歌,成為吉林省唯一入選高校。
遠不止“土與村”
提起東北秧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大紅大綠的俗豔着裝和根植于田間地頭的濃濃鄉土氣息,在各類廣場舞火爆城市生活的當下,人們已經很少能看到秧歌的影子。可實際上,作為一種傳統民族民間舞蹈,東北秧歌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價值。
“東北秧歌源自東北地區勞動人民長期社會生產實踐活動,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受民俗文化的薰陶和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藴含着東北地區開放、多元、包容的美學理念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東北師大人文學院音樂舞蹈戲劇學院舞蹈教師王詔説。
隨着演出市場不斷成熟,東北秧歌也從田間地頭走向舞台。1997年春晚,在趙本山和範偉表演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中,王小燕飾演的“小辣椒”形象使秧歌舞蹈火遍大江南北。2019年春晚長春分會場,東北秧歌舞蹈再次登台,東北師大人文學院就有140名學生參演。
此外,在舞蹈教學領域,東北秧歌自新中國成立初期便進入到全國性舞蹈教材之中,在包括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擁有舞蹈專業的高等院校中廣泛使用,也是舞蹈專業民族民間舞蹈課程中的必修舞種。
如今,源自民間的東北秧歌或許因為“土與村”戲劇般地在民間的影響力不斷下降,但其在高校教育領域和專業表演舞台上,仍佔據重要位置。
“不過,這種根植土地的藝術形式,基礎與靈魂仍然在勞動人民當中,我們專業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就是到基層、到民間,去挖掘東北秧歌文化素材,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作。”東北師大人文學院音樂舞蹈戲劇學院舞蹈系主任張萬勵説,高校將東北秧歌搬到學校中,並形成專業教材,這對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瀕危中的拯救
9月初,張萬勵帶隊專門到四平市梨樹縣,對當地獨創的豐收秧歌進行採風考察。72歲老藝人楊劍英是為數不多的傳承人,她跳舞時的動作均源自於勞動,比如割麥子、打捆、揚麥子等,用扇子、手絹等道具藝術化表現出來,感染力極強。
“在吉林,原汁原味的老藝人、老秧歌越來越少了,甚至已處於瀕危邊緣,很多人對東北秧歌的認識浮於表面,不瞭解其深厚鮮活的文化內涵。”張萬勵説,懷着緊迫的危機感,她和學院的老師們一直在不斷開展挖掘保護傳承工作,但保護工作的進展很難跟上傳統東北秧歌消亡的速度。
張萬勵告訴記者,東北秧歌的藝術影響不僅限於舞蹈藝術領域之中,縱觀東北地區現有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吉劇、遼劇、龍江劇、二人轉等很多表演藝術形式都與東北秧歌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東北秧歌的傳承對東北文化藝術的發展意義非凡,對維護我國民族文化多樣性、保持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也有重要價值。
“根上的東西不能丟,但創新也非常有必要,東北秧歌不應該是少數人的文化,也應該是更多普通人的文化。”張萬勵説。
花樣傳承展現秧歌魅力
“我們之所以申請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項目,就是要藉此做好橋樑紐帶,一方面挖掘傳承民間原生態舞蹈,一方面提煉成專業的教材和作品;既研究秧歌本身,也研究傳播方法,更好適應社會需求,用多樣化手段將這種文化傳承給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張萬勵説。
自2015年起,該校先後與20所城鎮、農村中小學建立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創作的東北秧歌大課間操、東北秧歌舞蹈組合等在各個項目中推廣,累計課程覆蓋超過6000人次。
同時,積極組織師生深入文化館、社區,開展百姓健康舞項目,建立起15個社區藝術教育實踐基地,創作了系列中老年東北秧歌百姓健康舞教材,並定期舉辦展演,在豐富中老年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提升東北秧歌的社會影響力與普及度。疫情期間,學校還將課程搬到了網上,受眾超過5000人。
“我從大二開始每週都會到社區和學校教老人和孩子們東北秧歌,在傳承這種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鍛鍊了自己的交流和實踐能力。”舞蹈專業大四學生劉逸超説,本來她也擔心過大家可能不會喜歡東北秧歌,但實際上,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只要瞭解到秧歌更深層次的文化和技巧,就會產生興趣。
該校負責對外推廣工作的舞蹈教師李卓告訴記者,在傳承過程中,社區老年羣體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有的以前就有自己的秧歌隊,學校需要做的就是在其原有基礎上進行藝術昇華,比如教授舞蹈技巧,使舞蹈動作更加優美,同時也會將學校原創和較為經典的秧歌劇目帶進去。
比較難的是如何讓中小學的孩子們也喜歡上東北秧歌。“我們之前也確實有很多顧慮,為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在創作上花了很多心思。”張萬勵説,她和團隊專門結合了很多時尚元素對秧歌的動作和配樂進行創作,比如舞蹈動作上融入運動風格,韻律性更強,配樂在保留傳統嗩吶、鑼鑔等樂器演奏的同時,採用童聲演繹民謠曲風,旋律活潑、新潮。
“在秧歌課間操的創作中,我們需要按照孩子們的接受程度,一稿一稿地去敲定,並不斷調整、完善,前後修改了不下20次。”李卓説。
令張萬勵特別驚喜的是,今年下半年,學校獲批全國傳承基地後,舞蹈專業在全校新開了《東北秧歌表演基礎與實踐》《東北地域舞蹈文化》兩門校級公共選修課,報名情況非常火爆,110個名額一搶而光。
未來,藉助基地,該校計劃努力將東北秧歌傳承給萬餘人。“目前,我們正在籌備成立東北秧歌社團,同時還要跟學校申請開設圍繞東北秧歌的藝術通識課,並創建線上傳播平台,整合共享秧歌文化素材,讓更多人從中感受東北秧歌的獨特魅力。”該校舞蹈老師李陽説。
本報記者 柳姍姍 本報通訊員 解克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