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弘晝,生前確實特別喜歡給自己辦葬禮。他辦“活出喪”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曾親自躺到棺材裏,體驗那種死亡的感覺。他的行為看似荒誕不羈,實則迫不得已,因為朝堂上有兩雙鷹眼正緊緊的盯着他,一是老爹雍正皇帝,二是哥哥乾隆皇帝。
從史書記載來看,雍正的猜忌心非常重,乾隆的性格又非常獨立,能在兩人眼皮下全身而退的人,估計整個大清朝屈指可數。就比如享配太廟的張廷玉,這種精到骨髓裏的人都不得善終,可想而知,在這兩人手下當差,那鐵定是危機重重。
因此弘晝選擇了這種毫無底線的給自己辦活喪,這其實也是他懂得明哲保身,面對皇權時懂得示弱。而且三哥弘時的悲慘下場令他明白,在皇家沒有親情只有權力。既然明知無法爭取天下,那就只能想辦法獨善其身,讓自己活下去,為此就算被人稱為荒唐王爺,弘晝自然也是無所謂。
雍正作為“九子奪嫡”的勝出者,在他即位之初,為了朝堂穩定,便封政敵八爺胤禩為和碩廉親王。其實這一出也是給大臣們一個信號,雍正皇帝是大度之人,以前的一切都不會計較。
然而所有人心裏都清楚,朝堂雖看似平靜,實則是暗潮洶湧。況且雍正也絕非海量之人,後面肯定有大招。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奪嫡事件中,雍正跟八爺黨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怎麼可能就這樣輕易的握手言和呢?
就在雍正想辦法對付八王爺的時候,他的第三子弘時腦子卻不靈光,非要和落魄的八叔混在一起,而雍正這輩子最痛恨的估計就是八王爺允禩,作為兒子的弘時怎麼可能會一點都沒感覺呢?弘時的做法,不是就想告訴雍正,“我就要跟你對着幹、我就要給你上眼藥、我就要打你的臉面,你能把我怎麼着?”
雍正面對兒子的做法,可能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為什麼兒子非要跟老爹對着幹,而且還是跟自己的政敵走到一起?其實也正是雍正做了件事情,讓弘時十分氣餒,甚至是懊惱,最終才讓弘時跟八王爺走的親近:
原來有一天恰逢康熙忌辰,按規矩雍正應親自去景陵祭祀。可是他卻並沒有去,而是派了當時才13歲的四阿哥弘曆前去。要知道代皇帝祭祖,這是一種政治風向標,無疑是告訴所有人,弘曆或許已經被內定為太子了。因為皇家祭祀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除了皇帝外,就只有皇位繼承人才擁有祭祀祖先的資格。
因此雍正讓弘曆的祭祀行為,對弘時的打擊非常大,因為弘時本身對儲位是有想法的。於是他便想通過八叔的幫助,等雍正百年後,讓自己能夠掌握大清江山,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弘時跟八叔親近了。
弘時的這種表現令雍正難以容忍。要知道雍正剛剛經歷過“九子奪嫡”,他對皇權爭奪的過程可謂十分熟悉,他有着豐富的奪權經驗,弘時這些小動作怎麼可能逃過他的法眼。
於是父子兩人至此決裂,弘時被逐出皇宮,真的給八叔當兒子,這無異於宣判了弘時政治生涯的結束。而此時八爺允禩已被雍正下令圈禁,淪為階下囚,這也使得弘時在滿清宗室玉牒上除名,最終他過了一年就抑鬱而亡。
弘時的遭遇讓弘晝像熱鍋上的螞蟻,甚至讓他感覺到後脊發涼,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弘時被削宗籍,那麼有能力做下一任皇帝的就是他跟四哥弘曆。雖然他也清楚雍正既然讓四哥去祭祖,這個皇位十有八九肯定就是弘曆的了。但就如康熙帝晚年奪嫡事件一樣,誰也無法笑道最後,因此他生怕別人將他作為弘曆的假想敵。
這種無妄之災,馬上就要燒到他的身上了,怎麼辦?此時此刻弘晝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向上人頭。這不,還真被他想出了破解的法子,雖然有損皇家的顏面但是也徹底打消了所有人的顧慮,他也因此被稱為“雍正最聰明的兒子”。
弘晝心裏清楚,自己不是做皇帝的那塊料,雖然有自知自明,但是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便是他籌謀的頭等大事。
或許他也曾想過苦肉計,就如孫臏躲避龐涓那般。但是細細想想,帝王之家哪有善類,要是自己真的來一出苦肉計,説不定明天皇帝還真的讓他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據《清稿史》記載:性復奢侈,世宗雍邸舊貲,上悉以賜之,故富於他王。好言喪禮,言:“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為?”
於是他便想到給自己辦活喪,也就是自己雖然活着,但提前先將葬禮辦起來,説的通俗一點,就是彩排。不僅如此,為了把事情做得逼真點,他還特地邀請滿朝王公大臣來給自己“祭弔”,理由就是“人總是要死的嘛,早走晚走都得走一遭”。
這下可是苦了百官了,弘晝畢竟是親王,誰敢不來,畢竟這天下都是愛新覺羅的。但就跟現在做白事一樣,不能兩手空空吧,不然會被人評頭論足,説是不懂事。
所以這些當官的,沒辦法,只能鼻子一捏,咬咬牙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弘晝趁機收下百官帶來的厚禮,讓所有人都認為他是一個貪財的小人。
這還不是最荒唐的,弘晝彷彿是嚐到“甜頭”,後來只要有點事情,他就要“活喪”,而且基本上每次還要請大臣們前來。這樣一來,苦不堪言的大臣們,自然不會支持立他為帝,他也就更安全了。
據《清稿史》記載:嘗手訂喪儀,坐庭際,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飲啖以為樂。作明器象鼎彝盤盂,置几榻側。
有的時候弘晝還親自制定喪禮的儀式,他就坐在庭院中,要家人要大聲哭出來,表達對他的哀思。他就在一旁吃着瓜子,喝着茶。甚至還自己製作“冥器”也就是陪葬品,比如盤、盂等等。總之弘晝對自己的喪事達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
活喪,弘晝的無奈之舉,試問天底下,誰會有事沒事咒自己早點死呢。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既然來到滾滾紅塵,又豈能浪費青春。再説了,“出活喪”這心裏也膈應的慌啊。弘晝利用活出喪收錢,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自己,讓他的政敵放心下來。
不僅如此,即便後來乾隆即位了,他也是一副荒唐模樣,甚至還上演了一出朝堂之上暴揍大臣的好戲。
雍正死後,弘曆即位,是為乾隆皇帝。有一次上朝,弘晝因為一件事情和軍機大臣訥親發生了爭執。氣急敗壞之下,弘晝當眾毆打訥親,大臣們都被嚇得鴉雀無聲,因為訥親也是身居高位之人。
訥親,鈕祜祿氏,清朝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的曾孫,還是康熙四輔臣之一遏必隆的孫子,父親是內大臣尹德,而他本身也是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從訥親的履歷來看,他是一個有強硬後台的主。即便訥親職位再高,弘晝依然不假思索,直接就上手打了他。乾隆也是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也沒出聲阻止,這其實就很能説明一件事。
弘晝打了訥親,是故意做出的荒唐之事,為得是將自己的名聲敗壞,顯示出自己是一個毫無城府,沒有心機的人,有事説事,不説就打,隨心而為。而乾隆之所以沒阻止,其實也是想看看這個弟弟到底能荒唐到什麼程度,對自己有沒有危險。説到底,弘晝就是想告訴乾隆,自己沒有能力,也不想爭奪皇位,讓哥哥放心。
後來為了讓乾隆徹底放心,他還寫了一首詩,告訴乾隆自己的想法:
《金樽吟》: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這首傳世名作《金樽吟》,也被後世稱為弘晝的“救命詩”。簡單來説,他只想把酒言歡,在紅塵中醉生夢死,表述自己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無意皇權帝位。試問,能寫出如此詩句,難道真的能是一個荒唐的人嗎?
所以弘晝不管辦活喪也好,打人也罷,都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雖然令他背上了“荒唐王爺”的罵名,但是至少他活了下來。而且在權力面前,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清醒,要知道很多人都會迷失自我。
最後想説,弘晝不想做皇帝,還得裝瘋賣傻,通過這種方式來躲避災難,實在是委屈了自己,這或許就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吧。但他能做出這等高明舉動甚至堅持下去,真是堪稱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