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康熙帝正在南巡途中,這個時候他收到奏報説一位老臣去世了。痛心之餘的康熙帝馬上讓皇長子直郡王胤褆和內閣領班大學士馬齊,前往祭奠。而且,旨意再三言明,胤褆和馬齊必須在他墳前替自己行跪拜禮。是什麼人去世會讓康熙如此大動干戈,讓皇子和當朝大學士屈尊呢?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這個人便是漢大臣王熙。提起這個人很多讀者感到陌生,可是如果知道順治帝臨死前那份“罪己詔”的話,也許就不陌生了。這份罪己詔的操刀者便是王熙。
古往今來,不管在世皇帝政績如何、是明君或是昏君,在死後都會受到帝王該有的尊嚴。像順治帝這般一個勁地往臉上抹黑的人君王實屬罕見,他歷數自己一生的過失並將其公諸於世,無疑讓皇室和朝廷難堪。當然,這份罪責自然不能加在順治帝的頭上,王熙肯定是要擔上巨大的政治風險的。
王熙是順治四年的進士,其後擔任侍講深得順治帝的寵信,此後不斷升遷,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幸運的是,順治駕崩後,王熙並沒有遭到清算,不過在四大輔臣尊滿抑漢的政治策略中,他的禮部尚書一職被撤,降為禮部左侍郎。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對於四輔臣的排擠打壓,王熙默默忍讓,直到康熙五年時,才被提拔為左都御史。鰲拜和蘇克薩哈鬧僵後,王熙看不慣鰲拜的驕橫霸道,終於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譴責鰲拜背叛先帝,將順治帝的制度悉數推翻。隨着索尼病故和蘇克薩哈的被害,康熙和鰲拜已經到了劍撥弩張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不怕死的王熙堅決站到了康熙的一邊。
康熙親政後,王熙再升禮部尚書,深受康熙的信任。裁撤三藩時,王熙又被調任兵部尚書。是年底,吳三桂等三藩作亂,又是王熙建議誅殺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激發了康熙一戰到底的決心。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康熙十七年,王熙因為父親病故請奏丁憂,康熙下旨照準並對他説:“三年守孝期滿,即拜愛卿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這個承諾在王熙守孝期滿得以兑現。
康熙初年,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朝廷的最高中樞機構,作為漢臣是很少有機會參與議政會議的。就算是有幸參加,也得跪在諸王面前對答,這種制度,自太祖努爾哈赤就已形成,此後一直沿襲。
康熙親政不久,就想打擊滿洲貴族的勢力集中皇權,因此他採納漢臣的建議,規定從王熙開始,以後與諸王會議公事,不必行跪拜之禮。即便是王熙見到當時最顯赫的康親王傑書也不例外。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康熙三十年,王熙因為足疾行動不便,奏請回籍養病。然而康熙眷顧老臣,不忍心他離開左右,並強調王熙是先帝僅存的老臣,應該常伴君前。為此,康熙帝下令御醫給王熙看病,並吩咐內務府凡是王熙所需各種名貴藥材,全部由內廷供給。
康熙四十年,王熙在大學士的位置上整整幹了二十年,早已重病纏身的他終於獲得批准致仕。為了感激他對自己的一片忠心,康熙帝加王熙少傅銜,並於上元節時宴請王熙全家,派侍衞送去御書匾額和楹聯,如此待遇,對於王熙來説,絕對天恩浩蕩了。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兩年後,王熙病故,這才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作為一個漢臣,王熙在康熙時代能夠四十年獲寵不衰,死後能讓皇子跪在墳前,這份榮譽在大清漢臣中是獨一份。雖沒有張廷玉配享太廟那麼榮耀,卻也是康熙對他的忠誠一生的蓋棺定論。雍正即位後,也對這位老臣敬佩不已,下旨讓他入祀賢良祠,享萬世香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7 字。

轉載請註明: 大臣去世,康熙下旨讓皇長子前往祭奠,並説一定要代他行跪拜之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