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25戰高考再失意 梁實:文科我更有優勢 明年肯定沒問題
25戰高考,梁實再次失意,這個已經54歲的“大叔”,對明年的高考自信滿滿,因為他要改考文科,他覺得文科更有優勢,所以一定能考上。
每年高考,梁實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這次查分,梁實很坦然,他早已經料到自己要“折”。
果然,總分403分,還不到二本分數線。其中,語文88分,數學99分,英語87分,理綜129分。總分比去年低了17分,比他歷史最高分數的2018年高考成績低了66分——那一年他已經超過二本分數線。
梁實從1983年參加高考,一直到今年,共斷斷續續參加了25次高考,其中只有幾次將將超過二本分數線,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折戟沉沙。
梁實的目標一直都是四川大學,有人認為他的目標太不切實際,但他認為,主要是他要照顧家庭和生意,不能離四川老家太遠,而且既然是目標,就應該定的高遠一點。
這些年,梁實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一開始他是非川大不上,後來他覺得如果是個好一點的二本也可以,去年他曾經考慮是否要報考餐飲專業,不過幾經思考還是選擇再戰一年,
一次一次考,一次一次失敗,很多人質疑梁實在浪費人生,也有人批評他浪費資源,梁實對於外界的評論倒不怎麼放在心上,他覺得自己一沒觸犯法律,二沒侵犯他人權益,三沒有違背道德理念,自己只是追求理想,去茶館複習功課,每年參加高考,總比在麻將館打麻將有意義的多。
梁實説,自己學生時代成績不好,父母讓學他不好好學,直到畢業以後開始意識到學習的重要,也想圓了父母對家裏子女的一個大學夢。於是他重回考場,一次一次考,後來乾脆就變成了為自己圓夢。
梁實自己的建材生意基本上已經順風順水,兒子考上大學後也出國讀書,梁實就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複習上。不過,學生時代留下的學習習慣還影響着梁實,他腦子快,書本知識點看過後就能記住,很快就能理解,但是卻懶得做題,這些年很多朋友和記者都建議他報個培訓班,跟着學生們一起搞題海戰術,他不願意,覺得這些題都會做。可是,每一次高考,一到考場上他都覺得時間緊張,很多題都做不完。
2021年的高考剛考完,梁實就意識到“考砸了”,好幾科都沒有做完。他説,看到那些孩子們在身旁奮筆疾書,他的心裏很慌,越慌就腦子越亂,尤其在考理綜的時候,他甚至説自己內心遭受了“摧殘”,幾乎“崩潰了”。
儘管已經有25次高考經驗,也有豐富的人生閲歷,活了半輩子的梁實,在考場上還是會慌張。
這也是他決定明年改考文科的原因。“文科題目好歹我能答上來,不會讓卷子空着。”梁實説,一看到卷子上大面積的空白,自己就很懵。
梁實介紹,今年考試後,他看過了這幾年的文科考卷,比對書本上的知識點,感覺比理科要容易應對。“文科主要是分析和表達,我是成年人有社會經驗,有人生閲歷,看問題比學生們要深入些,理解問題也更全面些,我感覺這個是我考文科的優勢。”
對於文科考試的一些知識點,梁實覺得,他不覺得文科是“死記硬背”,文科知識點需要理解的去記憶,要學科之間相互結合的去理解和記憶,比如需要用政治的觀點去解讀歷史。所以,他覺得記憶知識點對他來説不是困難,況且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記憶力並不算差。
對於做題,梁實説,因為2021年是第一次選擇文科,肯定要把歷年的題做一做,但是他仍然不會選擇題海戰術,“我感覺文科更沒什麼必要了,只要答題思路有,寫字速度快一點就沒問題。”
對於2022年的高考,梁實信心十足,他覺得文科是他的突破口,他的數學相對不錯,這是考文科的優勢,加上自己對時政、社會和歷史的分析理解能力強於應屆生,這次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子淵
編輯/朱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