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了一首接地氣的詩,被人告到皇帝面前,結果卻讓皇帝愧疚難當
唐朝時,亳州出了一名大詩人,名叫李紳。李紳自幼好學,二十七歲中了進士,皇帝見他學識淵搏,才學出眾,招官翰林學士。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恰遇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經亳州。二人是同一屆考中進士的,又是不錯的詩友,久別重逢,自然要聚一聚。
於是,兩人攜手登上城東觀稼台。遙望着遠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餘,吟了一首詩,感慨道:“如果升官能象登台這樣快就好了。”
李紳此時卻被另一種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裏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隨口吟了幾首《憫農》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一聽,李紳詩裏講的是很多農民辛苦勞作卻慘遭餓死,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嗎?這小子好大膽,明天進京,一定要告發他。於是,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心裏卻盤算着,怎麼拿他作墊腳石,再高升一級。
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稟報:“啓稟陛下,翰林院學士李紳最近寫反詩發泄私憤,應該嚴懲。”
武宗皇帝大吃一驚,忙問:“何以見得?”
李逢吉連忙將李紳的詩奉上。
武宗皇帝召李紳上金殿,拿出那首詩來,李紳看後説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
武宗説:“朕久居高堂,忘卻民情,這是朕的過錯,幸虧了愛卿的提醒。朕決定封你為尚書右僕射,與你共商朝事,治國安民。”
李紳叩頭道:“謝皇上!”
李逢吉本想貶損李紳,沒想到偷雞不着蝕把米,反而讓李紳升了官。不久後,李逢吉被調往雲南,還降了官。真是罪有應得。
一起來看看,李紳的《憫農》詩,這首讓皇帝都覺得愧疚的詩作。
《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詩一開頭,就描繪了豐收的景象: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春秋播種秋天豐收,這是人們日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很多人熟視無睹。詩人以“一粒粟”化“萬顆子”來描繪農事,具體而形象,喚醒了我們對田野的感知,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緊接着推而廣之,展現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這前三句聯起來,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此處層層遞進,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也使得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農夫猶餓死”,突如其來的反轉,揭示出悲慘的命運: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這一巨大的反轉,迫使人們不得不帶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
詩人沒有回答,他將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
餘味無窮,令人深思。
這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人們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繫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裏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了認識。
這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方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