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校外培訓不能淪為黑心商家斂財的工具

央視網消息:7月7日,中消協發佈最新一期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家長,暑期來臨,面對“琳琅滿目”的培訓機構及不菲的培訓費,應理性看待、慎重選擇。

中消協指出,目前,由於校外培訓機構數量眾多、辦學資質不一、質量良莠不齊,校外培訓領域暴露出諸多問題,不僅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增加了家庭經濟負擔,也不利於整個培訓行業的健康發展。《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有關教育培訓服務的投訴56165件,其中合同糾紛24153件、售後服務糾紛18048件、虛假宣傳糾紛3553件、服務質量糾紛3200件、價格糾紛2961件。校外培訓亂象主要集中在合同糾紛、財產安全、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缺乏資質、焦慮營銷等方面。

校外培訓的六大坑 你踩過多少?

一是合同有坑。服務縮水、不按合同約定開課、合同中含有霸王條款、培訓機構單方變更服務協議、不與消費者簽訂正式合同等。其中,不按合同規定為消費者辦理退費尤為突出。

二是收費靠忽悠。教育部門已經作出只能提前收取3個月費用的規定,但一些培訓機構常常採取“買三贈三”等方式,忽悠家長一次性繳納較高的費用;有的還誘導家長採取分期付款或者貸款等方式來支付,對貸款利率、風險提示等卻刻意隱瞞,家長稍不留神就會落入“套路貸”陷阱。

三是價格欺詐。主要表現為虛構原價和虛假優惠折價。從未銷售過的課程,標以數百元的“原價”,再以低價吸引消費者購買;實際只賣1塊錢的課程劃線價為數千元。

四是虛假宣傳。宣稱“超過85%的老師來自985、211大學”,實際佔比不到15%;

五是無資質。教育部公開信息顯示,近13萬所校外培訓機構中,證照不齊的佔到六成以上。

六是焦慮營銷。當前,從公交車站、樓宇電梯等實體場所,到微信、短視頻等網絡平台,都充斥着各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洗腦式”宣傳,可謂是鋪天蓋地。“你的購物車裏有孩子的未來嗎”“你不來補課,我們就培養你孩子的競爭者”等廣告語,引發廣大家長焦慮,覺得不給孩子報班,就是在虛度時光、浪費光陰,即便孩子平時成績很優秀,也會擔心被其他報了班的孩子趕超。

中消協敦促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和有關政策要求,摒棄不良營銷手法,誠實守信、合理收費,切實保障消費者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利;要不斷提高培訓服務品質,用心育人、規範發展,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消協:校外培訓不能淪為黑心商家斂財的工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