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劉秀祥在主題班會課上與學生交流。照片均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鄭明鴻攝

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9月8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辦公室內整理資助信息。

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9月7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副校長劉秀祥在給學生上主題班會課。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鄭明鴻)9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當年“背母上大學”,今為山鄉育“山娃”》的報道。

  9月7日下午,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2020屆畢業生陸幫燕在父親的陪同下回到母校,她手裏拿着前日剛收到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陸幫燕和父親此行的目的,是想找劉秀祥幫她對接資助。

  在一棟教學樓前,陸幫燕和父親見到了劉秀祥,劉秀祥從她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一邊翻看,一邊瞭解她的家庭情況和困難,並叮囑其工作室工作人員王代分登記好陸幫燕的信息,方便後續對接。

  (小標題)“千里背母上大學”

  劉秀祥是貴州省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的副校長,但他更為人熟知的一個身份,則是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

  1986年3月,劉秀祥出生於望謨縣弄林村,幼年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因傷心過度患上了精神疾病,他快樂無憂的童年就此戛然而止。小學三年級時,哥哥姐姐外出謀生,母親病情加重,家庭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劉秀詳稚嫩的雙肩上。

  劉秀祥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我是‘秀’字輩,我希望我和母親能夠平平安安,便給自己取名‘秀祥’”。

  年紀輕、體格小,種不了地,劉秀祥便將自家的土地轉租給他人,租金為每年500斤稻穀,加上村裏發的救濟糧,他和母親的口糧有了保障。

  1995年,劉秀祥走進學堂,尚且年幼的他篤定: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這種信念一直支撐着他,2001年小學畢業考試,劉秀祥排名全縣第三,但由於經濟原因未能入讀當時望謨縣最好的中學,而是以摸底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免費入讀了縣城的一所民辦學校,並且帶着母親。

  初到縣城時沒錢租房,他用稻草在學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間棚子,屋前空地上挖個坑,架上鐵鍋,便是廚房。

  初中三年,劉秀祥放學後就去拾荒,週末則四處打零工,這樣每週能掙20多元,勉強維持母子倆的生活。

  初中畢業後,劉秀祥考入了安龍縣第一中學,他帶着母親離開望謨,繼續求學之路。雖自詡為“打不死的小強”,他仍第一次感到了恐懼和害怕,“一切都是陌生的,沒有認識的人,也不熟悉環境”。

  初到安龍,劉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錢,那是他和老鄉去遵義修水電站掙的,但這並不足以讓他租下一間房屋居住。無奈之下,他以每年200元的價格,租下了農户家閒置的豬圈。豬圈四面通透,他找來編織袋遮擋起來——就是家了。

  和初中時一樣,劉秀祥依舊一邊努力學習,一邊利用課餘時間賺錢維持生計,他累並憧憬着。

  但命運卻再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週,劉秀祥病倒,最終以6分之差落榜了。

  高考的失利讓劉秀祥內心滿是絕望,甚至想過輕生。然而翻看從前日記本里的一句話讓他又看到了希望:“當你抱怨沒有鞋穿時,回頭一看,發現別人竟然沒有腳”。

  “跟那些孤兒相比,我至少還有母親,只要她在,我就有家。”劉秀祥説,回家後能叫一聲“媽”,他就覺得很幸福。

  他決定再戰高考,並説服一傢俬立學校的校長接收他入校復讀。

  2008年,劉秀祥考入臨沂大學(原臨沂師範學院),拿到通知書後,他抱着母親大哭一場。當年9月,他再次帶着母親北上山東求學。

  (小標題)“人活着不應讓他人覺得可憐”

  2008年,劉秀祥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各種幫助也隨之而來。臨沂大學為他和母親提供了臨時住處,並給他安排了勤工助學崗位。

  入學後,不少熱心人士和企業都曾表示願意提供幫助,但都被他拒絕了。劉秀祥説,他害怕別人是因為可憐他而提供幫助,“我覺得人活着不應該讓他人覺得可憐,而是讓人覺得可親和可敬”。

  雖然拒絕他人幫助,但劉秀祥卻積極幫助他人。

  大學期間,他課餘時間外出做兼職,並將部分收入寄回貴州,用以支持初中拾荒時認識的三個弟弟妹妹上學。“我每個月給他們每個人寄300元的生活費。”劉秀祥説,兩個弟弟妹妹後來考上了大學,現在有着不錯的工作。

  2012年,劉秀祥即將大學畢業,最初他並不打算回貴州工作,而是計劃在外省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將工資寄回去,幫助老家那些像曾經的他一樣需要幫助的人。

  劉秀祥收到了不少企業的橄欖枝,但從家鄉打來的一通電話,讓他改變了想法。

  電話是初中拾荒時認識的一個妹妹打來的,她告訴劉秀祥,自己不想讀書,準備結婚了。

  通話很短,卻改變了劉秀祥的想法。

  劉秀祥説,聽到妹妹的決定後,他很震驚、心酸,覺得自己必須回去。

  就這樣,離開望謨八年後,劉秀祥又帶着母親回到家鄉,成為打易中學的一名歷史老師,不久後被調入望謨縣民族中學任教。2018年8月,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成立,他被任命為副校長。

  曾經拼盡全力守護夢想的劉秀祥,成了別人的“守夢人”。

  劉秀祥説,現在學生最大的問題是迷惘,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他想通過自身經歷,告訴那些處於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須有夢想。“如果我沒有夢想的話,可能早就放棄了。”

  為此,除了常規教學和處理行政事務,劉秀祥還會應邀到各個地方演講。目前,他已經演講超過1000場,足跡遍佈貴州各市(州),今年8月份還應邀去了浙江寧波。

  近年來,劉秀祥先後被授予“中國好教師”“中國五四青年獎章”“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也曾有機會去到更好的平台發展,但他都婉拒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去可能對我自己會更好,但我更願意留在這裏。”

  (小標題)“他就像陽光一樣”

  9月8日下午,通過劉秀祥牽線搭橋,浙江省餘姚市的一位企業家與陸幫燕結成幫扶。

  “資助金額為每年6000元左右,等資助方審核完陸幫燕的資料後,將確定打款時間。”劉秀祥工作室工作人員王代分説。

  陸幫燕的父母是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學生食堂的員工,收入拮据,而她的弟弟正在望謨縣民族中學上高二,陸幫燕上大學每年27500元的學費成了她家最大的難題。

  經歷過苦難,劉秀祥更懂得機會的珍貴,他告訴自己,要通過努力,解除貧困學生求學的後顧之憂。在劉秀祥看來,只有解決了後顧之憂,才能真正實現控輟保學。

  入職以來,劉秀祥每個假期都會到學生家中家訪,跑遍瞭望謨縣15個鄉鎮,單是摩托車就騎壞了8輛,先後把近50名學生從工地、車間拉回了校園。

  2019年夏天,就讀於望謨縣第三中學的王妹快被母親要求不準參加中考,畢業後就外出打工掙錢。渴望讀書的王妹快偷偷參加了中考,並順利考入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但最終還是被迫輟學。

  得知消息後,劉秀祥帶着王妹快的初中老師和所在鎮幹部,共同做其母親的思想工作,多次嘗試後,終於説服對方。後來,他又對接愛心人士資助王妹快,資助金額為每年7000元,直到大學畢業。王妹快得以重返校園。

  “劉老師就像陽光一樣,每次堅持不下去時,想到他曾經的經歷,就覺得自己遇到的困難都不是事兒。”王妹快説,讀書可以改變很多,她希望將來能夠改變自己和家庭的現狀,去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人。

  同樣被劉秀祥“拉”回校園的,還有望謨縣高級實驗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廖段寫,由於家中經濟負擔過重,她被迫放棄學業,外出務工。

  得知廖段寫輟學後,劉秀祥堅持與廖段寫母親溝通,給她講解國家的幫扶政策,同時積極為廖段寫對接資助。

  經過劉秀祥與學校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廖段寫終於在離開9個月後得以返校讀書。

  “那時候,我一有空就會和劉老師溝通,很想回學校上學。沒有文化只能做苦工,只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我才能改變命運。”回想起打工的日子,廖段寫淚流滿面。

  “從2012年到現在,劉老師自己資助或對接資助的學生有1900多人。”王代分説,截至9月10日,劉秀祥已為101名今年考上大學的學生對接了資助,資助金額共計298.4萬元。

  “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而且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劉秀祥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93 字。

轉載請註明: 12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學”的主人公,現在怎麼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