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語文課本上,我們瞭解到古人的生活條件沒有那麼好,但是他們在學習上非常刻苦。有個詞語叫囊螢映雪,説的是晉代車胤為了能夠看書,把螢火蟲抓在一起照明看書,孫康就在夜晚利用雪照出的亮光看書。這個詞語從此之後比喻人非常刻苦學習,而車胤和孫康長大之後都成為大學者,非常有聲望。
而還有另外一個詞語叫做鑿壁偷光,也是比喻學習刻苦的,説的是匡衡為了能夠看書,在牆上鑿了一個洞,讓鄰舍的燈能夠照過來。而是匡衡長大之後幹了什麼呢?這一點也許語文老師就不敢告訴你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話説匡衡為了看書除了鑿壁偷光,還替富人家免費幹活,目的就是能夠在富人家看書,主人得知他那麼刻苦後也非常感動,於是就把自己家裏的書借給匡衡看。匡衡刻苦學習,也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大學者,特別是對《詩經》有獨到的見解。
而漢元帝也非常喜歡《詩經》,因此對匡衡特別欣賞,匡衡開始平步青雲,從郎中到太子少傅,再到丞相。
匡衡常引用《詩經》向元帝陳述治國之道,弘揚禮讓仁和之風,這也是和漢朝的統治政策不謀而合的。不過隨着元帝對他的寵信,匡衡也開始做出了一些違揹人臣的事情。元帝封他為安樂侯,封地本來是三十一萬畝,但因為郡圖的錯誤,給他劃成了三十五萬畝,匡衡知道後並沒有上報。
而元帝晚期還寵信一個叫石顯的宦官,這個宦官蠱惑元帝,幹了很多壞事。成帝即位後,匡衡彈劾石顯。從這裏看,匡衡並沒有做錯,但他也被彈劾了,有大臣就説,石顯把持朝政時,你沒有站出來,現在還把一些責任推到先帝身上,這不是人臣所為。再加上他非法擴大土地的事情也被揭發,成帝就把他貶為庶人了。匡衡回鄉後沒幾年,就鬱鬱而終了。
文:上下古今團隊 古城創作
圖: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