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如果只看標題,估計不少人以為我在胡謅。的確,光從官職來説,誰都知道古代從三品肯定比四品高,但這標題的情況卻真實發生在我國古代明朝,還不僅一位因為從三品降到正四品興高采烈。低調點的就自己偷着樂,高調點的恨不得騎着馬跑去\"謝恩\",這是為何呢?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萬曆野獲篇·卷二十·京職·京官肩輿》,乃是一本專門講明朝風俗的古籍,其中有一句話為\"在京三品大臣始得坐轎。以故光祿太僕卿之升僉都御史,雖甚雄劇,然以從三轉正四,故有抬轎謝恩,騎馬到任之語。\"

明朝時在京城任職的官員,成為了三品大臣後才能獲得乘坐轎子上朝的資格,因此我們電視劇裏看到的那些官員出行全都乘轎乃是錯誤的。那三品之下出行怎麼辦呢?只能騎馬出行上下班。光祿卿跟太僕卿這兩職位,在當時都是從三品,僉都御史卻只是正四品。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按理來説從三品降到正四品,官員肯定會很沮喪;但按上述文獻的記載來看,雖然説這一下子有了坐轎到騎馬的天差地別,官員卻都很高興,抬着轎子去謝恩,歡歡喜喜騎馬赴任,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這當官不僅要看級別,還得看所處部門。

光祿卿可不是光祿大夫,光祿大夫自宋朝起一直都是一品大員,名稱來源於戰國時期的中大夫,自漢武帝始設,沒有固定事物,乃是奉天子詔令行事的天子近臣。而光祿卿卻隸屬於光祿寺,負責掌管那些祭祀、朝會、大擺筵席之事。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從職位性質上來説,這光祿卿負責的乃是禮部事宜,所以聽令於禮部;但從具體事物上來看,這各種酒席之事又少不了跟御膳房打交道,因此光祿卿還要受御膳監宦官的監督,可以説雖是從三品的高官之列,實際行動上卻處處受到限制。

而太僕卿也不是僕射,僕射那是尚書省副官,自尚書令虛設後,僕射就是名副其實的宰相,到了宋朝方才廢棄。太僕卿是什麼呢?是掌管皇帝輿馬和馬政的官員,用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官職來解釋,那就是弼馬温。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解釋完光祿卿跟太僕卿,我們再來解釋下僉都御史是個啥官。明清時期有個督察院,講白了就是前朝的御史台,專門負責監察、彈劾百官,以及沒事提提建議,連皇帝都能沒事批評幾句,\"職責糾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明朝我們懂啊,對官員的言行舉止要求特別嚴格,莫名其妙就會犯錯,督察院就是專門挑錯的,哪怕一個一品大員,某天晚上多吃一道比較奢侈的菜給督察院知道了,都能彈劾這個一品大員。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當然一般御史也沒這麼無聊,沒事盯着同事晚上吃了啥,介紹這個主要是為了表達御史的實際權力,是要比表現出來的更大的。普通御史尚且如此,更別説地位僅次於之左、右副都御史的僉都御史了。

光祿卿跟太僕卿跟僉都御史不是一個部門,前兩者相當於行政部門,後者則是監察部門。但別看前兩者是從三品,後者只是正四品,僉都御史無論是實際權力,還是在官員中的地位,甚至在皇帝心中的形象,都比前兩者高得多。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這就是為何明朝這些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後,不憂反喜了。講白了並非所有官員都如此,而是單單針對這種實際權力有變化的官員。

一個人只要有能力,那麼外部的虛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實際掌握到的好處。第2導師論文輔導,中國一對一在線論文教育開創者,通過我們的教學輔導,不僅可以達到您的論文通過答辯或者發表的目標,而且可以培養您以後的學習與工作用得上的寫作能力,讓你不論位於何種崗位,都可以享受寫作帶來的受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5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官員從三品降到正四品,為何還會興高采烈去“謝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