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出來前,無論預估分是多少,考生都應該做好兩件事,“知趣”和“識向”: “知趣”就是知道自己的興趣,確定好自己要選擇的專業。 “識向”就是想想自己要到哪個省份去上學……
朋友相聚,有孩子參加今年高考,大家都非常關心,問孩子想上什麼大學?朋友説,“分數還沒出來的呢?”
大家關切地追問:“那大體方向呢?比如專業方向、地區方向?”
朋友説:“他預約好志願填報公司,等分數出來,公司會選派專家給他選擇合適的學校!”
朋友這樣一説,我們當然只能無語了。
幾年前,有人開高考志願填報公司,我並不看好。我以為這樣的公司賺不多少錢,經營不會長久。可是,我的預測卻錯了,人家現在不僅生意興隆,各種志願公司更是遍地開花,越辦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聽了朋友的話,我現在終於算明白了。
當下,像開頭那個朋友一樣的家長和考生太多了:考大學、考大學,學生是”只管考不管學“寒窗苦讀十二載,拼力流汗考個分,至於上什麼樣的大學?學什麼樣的專業?到哪裏去上大學?考生和家長頭腦中卻從來沒想過。他們只求一個結果,那就是我千辛萬苦考來的這個分數別浪費了,只要用考分“量出”一個“最好”的大學,學什麼專業、在什麼地方學都不重要……
嗚呼!我們到超市買衣服,假如有1000元錢,要買一件衣服,我們就把這錢交給售貨員,你看着給我買就行了。只要貨有所值——就是衣服值1000元錢且能穿上身,衣服的樣式、顏色、甚至大小我都不管了,有人可能會發笑,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傻了。
可是當下,我們不少考生和家長把自己的志願交給他人——所謂專家的做法,其實就是做的這樣的傻事。儘管,也像售貨員問你這個顏色行不行、那個樣式行不行一樣,專家也會問你的興趣,問你想到哪個地區去上學,但那都不過是走過場了,因為,考生和家長對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深思啊,很多都會順着專家“導引”的方向走。
而假若考生和家長深思了的話——選好了專業、選好了去向,那還找專家幹嗎?
因為只要確定了專業和方向,當下大數據唾手可得,考試院官網上就提供下載,你何必非得花高價甚至天價再去買呢?那實在是家裏錢多得無處花了!
志願、志願,就是考生自己的志向和意願。這個志向就是專業,這個意願就是在哪個地方的哪所大學學習這個專業。
專業如何選?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未來想從事的專業。只有自已感興趣的專業,學習來才不會生厭,將來才會“學業有專攻”,才會“攻”出成績、成就,才會事業有成!
而這個專業,山東的大學有,山西的大學也有,東北的大學有,海南的大學也有。
當然,這個專業,清華、北大也一定有。可是進清華、入北大,到首都北京去學習,那只是少數人的“專利”。因此,對普通考生來説,選好了專業,第二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到哪裏去上學?山東還是山西,東北還是海南,全國2740所大學,哪個省份都有你想學的專業,都有你可上的大學,無論你考多少分,600還是500、400還300,都一樣,每個地方,都有與你分數相適應的專業和學校?
因此,高考成績出來前,無論預估分是多少,都應該做好兩件事,“知趣”和“識向”:
“知趣”就是知道自己的興趣,確定好自己要選擇的專業。
“識向”就是想想自己要到哪個省份去上學,喜冷的向北,好暖的向南,愛看海的到沿海,愛爬山選名山……如此等等,不再逐一列舉。
這樣,等“知分”——分數出來,你就可以按圖索驥,尋找你自己心儀的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