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遊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
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鬥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我們俗稱“餅”,它其實是一個糧倉屯(土話)的正上方俯視圖,也就是説”筒“是一個抽象的截圖。大家可以結合搜一個糧倉圖(暫沒有找到合適的俯視圖給大家)。儲糧食的時候,人們用席子圍成一個桶狀的立柱空間,糧食儲存在裏面,為了防漏雨,頂是兩圈草墊以同心圓疊蓋結成。因此,從糧倉的正上方俯視下來,我們看到的抽象事物就是一個“筒”,兩個糧倉就是兩個“筒”,以此類推到“九筒”。後來因打仗傳到南方後,叫法上出現了“餅”的讀音,是一種看圖説話的緣故,但這個錯誤也很普遍地沿襲了下來,讓人們對麻將的歷史理解越來越遠。
它也是一個抽象圖。細心的人會發現麻將的條裏面有兩個奇怪的事情:一就是它沒有“一條”,而是“一條”被“小鳥(幺雞)”代替了。這兩個問題先賣關子留後再説。先説最早麻將中是有“一條”的,那麼一條是什麼?為什麼條的形狀好像有紋理。“條”的圖案原型也是穀倉,但不同於“筒”的俯視圖,“條”是穀倉的側視圖。也就是説我們站着看一個穀倉,抽象看它是一個圓柱體,再把這個圓柱體平面化,就是一個帶有紋理的長方形。而那些紋理就是席子一層一層圍捆、結紮出來形成的紋。
代替“一條”:幺雞出現在麻將中,而且是很奇怪的代替了“一條”,其中緣由當然是因為倉管恨透了偷吃的麻雀。由於古代早已有了軍備的習慣,糧食作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看管是有嚴格的規定,存糧損耗也是有嚴格的限定,一旦損耗超過規定就要掉腦袋。可是陳糧、濕糧都要晾曬,而穀倉中的麻雀太多,它們不但來“搶糧”,甚至還在一座座穀倉屯中修葺了自己的窩,生養一羣羣的下一代。那麼一倉糧食不見了,就是因為“變成”(生養)了麻雀。這也反應出倉管們多麼恨透了麻雀,所以用麻雀代替了一條,以此勵志(提醒)自己。
麻將的誕生最早的載體是條狀的竹編,將寬竹條截成18釐米左右長的片片,並在上面畫上麻將的元素,類似於80年代農村中盛行的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