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每分鐘的心率是多少次?”“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什麼?”……上海徐彙區光啓小學創新實驗室,傳來小讀者們興奮的提問。投影儀上恐龍的各項“大數據”和逼真圖片,加上利用測量工具研究史前巨獸的身體奧秘,仿若電影《侏羅紀》裏的畫面“空降”課堂,自然博物館中的藏品與課本上的知識,都變得活靈活現、可觸可感。
這一“《自然趣玩屋(精華版)》開課了”公益科普活動,基於同名科普圖書和產品,校方嘗試將上海自然博物館的精品課程與上海教育出版社歷年優質內容資源相結合, 並融合了學校教育、社區服務,為青少年提供全新的個性化互動學習模式,在學校中實現酷玩自然,培養科學思維方式與“做中學”的習慣,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 ,為館校合作探索一條新途徑 。
在“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科學實驗課堂現場,“是腕龍!”“樑龍!”“不對,是阿根廷龍!”四年級孩子們很快進入了角色,爭先恐後回答。他們對恐龍的知識儲備和對科普的興趣大大超出預料,上海自然博物館裘穎瑩老師負責主講,並帶領孩子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小讀者被分成四個小組,分別使用捲尺、計算器、肺活量測試儀等工具,通過測量計算並進行比較分析,對恐龍這種史前巨獸的運動、循環、心臟和消化系統有了更多感性認識。
“老師,我吃一個蘋果大約需要3分鐘,根據公式計算,阿根廷龍如果以蘋果為食物的話,一天需要有55個小時,一天看來遠遠不夠啊。”
“老師,我的心跳在安靜的時候大概在98次左右,蜂鳥的心率是每分鐘500次左右,大象的心率是每分鐘25次,阿根廷龍的心率應該更慢,所以看起來個頭越大,心率越慢。”
雖在現實生活中沒看到過恐龍,但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過程,孩子們獲得了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出了科學結論,從而培養對科學自發探索的興趣,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進一步激發了科學精神。
日前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對中小學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提出明確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健全博物館與中小學校合作機制,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提升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效果。“藉助博物館的優秀課程與出版社的資源、渠道互相助力,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服務學校、服務學生,可以極大豐富學校課後三點半課程內容,為基層學校科普教學提供了新思路。”徐彙區光啓小學曹慶明校長如是讚賞。
作為徐彙區科技創新項目,《自然趣玩屋(精華版)》以科普實驗課堂的形式嘗試進入學校課後三點半課程,這也是繼10月份項目與社區服務相結合後,首次與學校教育相結合。上海自然博物館展教處副處長王瑜表示,今後還會更多開發博物館系列活動課程,充分挖掘博物館資源,擴大博物館影響力,為公益科普貢獻力量。
《自然趣玩屋》自然探索系列叢書由上海自然博物館展教團隊歷時3年多原創,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第一套自主開發的活動類科普讀物,曾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普及獎二等獎。叢書共30冊,精選自館內“探索中心”自然探索移動課堂,包含昆蟲(《昆蟲世界的偽裝大師》等)、鳥類(《奇特的千足百喙》等)、植物(《探秘荷葉效應》等)、古生物(《恐龍膚色的猜想》等)、地質科考(《洋流異聞錄》等)5個專輯,涵蓋了自然科學方方面面。
圍繞每個主題,每冊書包括了富有趣味的百科故事、動手實踐的“自然探索坊”以及發散思維的“奇思妙想屋”等板塊。除了趣味故事,各種可怕的、有趣的、美妙的科學實驗和自然手工在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利用廚房用品白醋、小蘇打和紫甘藍汁模仿火山噴發,用熟石膏和水打造專屬甲蟲等。
科普作家卞毓麟認為,“這套書能讓孩子們領略生命演化和生存策略之神奇,在學習自然知識的同時領悟科學探索的方法,培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潛移默化地形成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是‘形神兼備’的‘寓教於樂’精品。”
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評價,這套叢書是可以帶走的“自然博物館”,堪稱目前國內青少年科普圖書領域的一股清流,吐露着特有的芬芳。復旦大學教授鍾揚曾寫下:“《自然趣玩屋》從上海自然博物館這棵科普大樹上摘取了30顆甜美的果實,獻給最忠實的觀眾——小朋友們和他們的家長。這些精選的果實來自5大分枝:植物、昆蟲、鳥類、古生物和地質,它們為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會開啓我們瞭解大自然奧秘的智慧。”
圖片:出版方供圖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王雪瑛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