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林立的湘軍,曾國藩能夠直接指揮的強勁隊伍就兩支,即是九帥曾國荃麾下“吉字營”,雪帥彭玉麟、楊載福麾下長江水師。不過,由於曾國藩與胡林翼是站在同一條戰線,穿着同一條褲子,所以胡林翼麾下大將鮑超所部“霆軍”也算是曾文正的準直屬部隊,胡林翼死後,鮑超基本都是聽從曾文正調遣。就此而言,“吉字營”、“霆軍”、長江水師,都是曾文正人馬。那麼,這三支隊伍中,最厲害的是誰呢?玩“龜殼戰術”,拖死對手,第一必定是“吉字營”,九帥“曾鐵桶”綽號不是白起的;水面作戰,切斷對手糧道,第一肯定是長江水師,這一點沒啥疑問;玩野戰,與對手正面硬拼、血拼,第一當屬“霆軍”,這與鮑超之彪悍有關。所以,湘軍中野戰之王,當屬“霆軍”,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等太平天國中興四大名將無不是被“霆軍”追着打,一點脾氣都沒有。
1855年8月,韋俊指揮太平軍猛攻湖北巡撫胡林翼大營,同時派兵偷襲後路,清軍一潰千里,胡林翼被逼到長江邊上,差點被活捉。此時,鮑超駕馭孤舟,冒着槍林彈雨殺入陣中,將胡林翼救出來。為此,胡林翼十分賞識鮑超,並與其約為“昆弟之交”,平時多有提拔。考慮到所部綠營兵戰鬥力低下,胡林翼便有意識地讓鮑超去招募兵勇,組建新式武裝力量。胡林翼給清廷奏摺稱:““遊擊鮑超,勇敢冠軍,曉暢兵略,紀律最為嚴明,堪勝水陸方鎮之任”。接着,鮑超便去湖南招募兵勇,共得3000餘人,分成五營,是為“霆軍”。隨着戰事發展,“霆軍”規模不斷擴大,巔峯時代接近2萬人,分為馬隊、步兵。這2萬人看似不多,卻是湘軍野戰之王,每逢太平軍,戰無不勝,經常追着對手吊打,是太平軍一道揮之不去的夢魘。
1857年1月,陳玉成率部從安徽反攻湖北,圍攻九江之湘軍被迫回援,與太平軍在黃梅交戰,被踏破營壘無數。此時,鮑超率“霆軍”趕到,扭轉戰局,擊退太平軍攻勢。接着,鮑超率兵進入江西,攻打九江對面小池口。此戰,悍將鮑超身先士卒,“霆軍”深受鼓舞,攻克太平軍營壘兩座,鮑超自己也被擊傷,史載:“亂石傷右額血流滿面”。鮑超並未退縮,夜襲小池口北之孔壠驛,再次被擊傷,“槍子貫入頂,右腦腦漿隨子迸出,昏絕兩日復甦,又滾木打傷左手傷筋,槍子貫穿右膝,”“霆軍”陣亡600餘人,算是打平手。此戰,鮑超嶄露頭角。
1857年7月,陳玉成親臨前線指揮戰鬥,太平軍士氣大漲,連接擊潰清軍,連江寧將軍都興阿麾下猛將王國才都被擊斃,湖北清軍頹勢明顯。為此,都興阿打算撤退到長江邊上,與水師互為犄角,共同抵禦太平軍。但是,鮑超極力反對此種做法,認為水師若是調遣,圍攻九江之兵力就不足,得不償失。於是,鮑超決定率所部3000“霆軍”為前鋒攻打億生寺,親自操刀上陣,並對多隆阿説:““請公以馬隊佈列陣後,見我霆字營士卒有後退者,即飛騎斬之”。此戰,太平軍四萬餘人被擊潰,營壘被踏破48處,陳玉成狼狽而逃,“霆軍”名聲大噪。
1858年12月,陳玉成、李秀成乘着三河大捷之餘威,率數萬大軍攻打安徽各地湘軍,鮑超、多隆阿為防止後路被切斷,於是從安慶城下撤圍。陳玉成可不想放過鮑超、多隆阿這兩位悍將,決定趁熱打鐵,將其從安徽趕跑。為此,陳玉成不顧李秀成反對,執意要攻打二郎河,並親臨前線指揮戰鬥。然而,結果出乎大夥意料,鮑超所部“霆軍”硬是挺住了太平軍攻勢,成功逆襲,擊敗陳玉成軍團。
1860年6月,太平軍第二次西征武昌,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劉官芳等十餘萬大軍進入皖南,圍攻曾國藩祁門大營,前鋒距離大營僅10餘里,形勢萬分危急,曾國藩甚至連遺囑都寫好了,準隨時殉節大清。此時,鮑超率6000餘“霆軍”從贛北景德鎮趕來增援。10月,雙方在柏莊嶺一帶遭遇並交戰,李秀成親臨前線督師,戰況相當激烈,整整打了一天,太平軍因傷亡過重,只好撤兵,祁門之圍就此解除。
除了小池口之戰、億生寺之戰、二郎河之戰、祁門之戰外,“霆軍”在太湖之戰、赤崗嶺之戰、皖南之戰、許灣之戰、嘉應州之戰、尹隆河之戰等無不是追着對手狂虐,堪稱是野戰中之王者。那麼,如此彪悍的“霆軍”,在影響中國歷史走向的中法戰爭、甲午戰爭時有啥表現,還如此兇猛嗎?
不得不承認,在剿滅太平天國,撲殺“捻軍”過程中,悍將鮑超麾下“霆軍”確實堪稱彪悍,攻殺時毫不畏懼,血性十足。然而,鮑超“霆軍”問題多多,紀律很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比李臣典“信字營”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則,曾國藩在督師撲滅“捻軍”時,屢屢戰敗,進展不大,剿捻主帥改由李鴻章接任,淮軍成為剿捻絕對主力。李鴻章督師期間,看鮑超很不順眼,對問題多多的“霆軍”也是深惡痛絕。尹隆河之戰後,李鴻章偏袒部將劉銘傳,找藉口彈劾鮑超及其“霆軍”,鮑超被迫辭職,“霆軍”大多解散。
1885年春,中法戰爭進入關鍵階段,馮子材、蘇元春等紛紛率部開往前線,在鎮南關設防。此時,朝廷再次起用鮑超,讓其召集“霆軍”舊部,前往雲南白馬關駐防,應對西線法軍。不過,當時戰事主要集中在廣西越南邊境以及東南沿海一帶,鮑超所部“霆軍”沒啥表現機會,整天瞎晃。不久,中法議和成功,鮑超再次將“霆軍”解散。1887年,鮑超病逝,諡號“忠壯”。鮑超死後,“霆軍”失去了最高主帥,很難再有所作為。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水陸兩師接連戰敗,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此時鮑超麾下首席悍將婁雲慶尚在,可垂垂老矣,已不復當年之勇。本來,婁雲慶還想拖着病體召集“霆軍”舊部,攻殺日軍,再現當年撲滅太平軍、“捻軍”之輝煌,可“霆軍”老兵分散各地,也過着壯年之時,他只能放棄此打算。所以,“霆軍”並未參加甲午戰爭,連再次聚集之機會都沒有。
從上述可知,湘軍中野戰之王“霆軍”,撲滅太平天國、“捻軍”時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陳玉成、李秀成等均不是其對手。中法戰爭爆發時,“霆軍”雖然再次開往前線,但只能打替補,駐防白馬關,並未與法軍交戰;甲午戰爭爆發時,“霆軍”並未再次聚集,沒有參戰。那麼,若是“霆軍”再次聚集,可否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日本,保持不敗神話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