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第71軍因屢挫日軍精鋭,贏得抗日鐵軍稱號。該軍由全德械精鋭第87,第88師及第36師組建而來,特別是第87,88師前身為1931年3月合編的國民政府警衞軍第1師和警衞第2師,是正統的首都御林軍。
1.廟行大捷
1932年上海八一三事變,警衞第1師,第2師分別改名為第87,第88師奉命赴上海支援第19路軍。2月22日與第19路軍聯手在廟行,江灣發起反擊,重創日軍精鋭第9師團;斃傷日寇三千多人。廟行大捷真正打響了中國抗戰勝利第一槍!第88師師長俞濟時將軍身負重傷,腸子被打穿;戰後因功獲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
2.淞滬血戰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8月,駐上海日軍,在虹口、楊樹浦一帶集結;妄圖製造第二個七七事變。8月11日,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命令第87師、第88師到上海楊樹浦及虹口以北佈防。
8月1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首先由虹口向天通庵車站至橫浜路段開槍挑釁,並派出一支部隊向寶山路、八字橋、天通庵路進攻,被第88師擊退。
第二天(8月14日),蔣介石決定趁駐上海日軍僅三千多海軍陸戰隊(情報錯誤實為六千多人,裝備大量重炮),主力尚未登陸上海的戰機。以德械精鋭第87師,88師和36師在中國空軍配合下,主動向駐上海日軍發起圍攻;以圖全殲敵寇。然而進攻第一天,就遭遇挫折;損失不小,在進攻八字橋,愛國女子大學時,第88師第264旅旅長黃梅興少將壯烈殉國。
8月15日,蔣介石緊急增派最精鋭陸軍裝甲兵團第1營(第2營駐防南京)及第10重炮團(僅8門150毫米重炮,炮彈200發)參戰。但是駐上海日本海軍還有出雲號等15艘軍艦,海軍航空兵212架先進戰機(當時國軍有305架能起飛戰機,但先進戰機僅霍克III型百餘架;其餘皆是老式飛機);佔據海空絕對優勢。
雙方戰至8月16日凌晨,第87師,88師和36師終於擊破日軍第一道防線;17日凌晨,攻克日本海軍俱樂部,匯山碼頭,楊樹浦,沙涇港等據點。之後雙方陷入拉鋸戰,國軍進攻未取得更大進展。9月12日,第87師改編為第71軍(僅1個師),第88師改編為第72軍(僅1個師),第36師改編為第78軍(僅1個師)。
10月28日,三個軍退守北新涇沿河。戰至11月9日,第71軍,第72軍和第78軍均傷亡過半;奉命撤離淞滬戰場,進入南京。為掩護全軍,第72軍第88師第264旅第524團423名壯士堅守四行倉庫三天;“八百壯士”震驚世界。
3.南京浴血
1937年12月10-12日南京保衞戰,第70軍,第71軍,第78軍死守光華門、通濟門等地,血戰日軍最精鋭第6,9師團三天;全軍官兵浴血奮鬥屢挫日軍進攻,並多次發起反攻;成功擊斃第13聯隊第2大隊兩名中隊長。
不久奉南京衞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命令突圍,戰後僅倖存1800餘人。第262旅旅長朱赤少將、第264旅旅長高致嵩少將、第524團團長韓憲元上校、第527團團長李傑上校、軍補充旅第1團團長華品章上校、第519團團長謝家珣上校等壯烈殉國。
日軍第6師團戰史記載:"......敵人也是以"全體戰死"為口號拼命奮戰,一直血戰到最後……正是在這場中國軍叫囂"絕對不敗"的首都防衞戰中,中國軍勇猛無比,而且他們的狙擊技術不可小覷。如蛛網般縱橫交錯的陣地,每一個據點都在頑強地戰鬥。"
4.蘭封會戰受辱
南京保衞戰後,第71軍,第72軍,第78軍整編為第71軍;依然下轄第36師,第87師,第88師;首任軍長王敬久。但不久王敬久因與洛陽警備司令祝紹周發生衝突,而被撤職。宋希濂接任軍長。
1938年5月,奉命參加蘭封會戰;第71軍在軍長宋希濂指揮下守備蘭封;由於第88師師長龍慕韓違命撤退,導致蘭封失守。
為挽危局,5月23日第71軍與第74軍,粵軍第64軍聯手反攻蘭封。經過四天血戰,將日軍精鋭第14師團包圍;5月27日,第71軍成功收復蘭封。為避免精鋭第14師團被圍殲,日軍精鋭第16師團和混成第3旅團四萬餘人;從碭山向西突擊,於5月26日攻佔虞城,之後開始攻擊歸德的外圍陣地。負責防禦的黃傑的第八軍當晚就撤到了歸德郊區。
5月28日,黃傑又擅自率部退向柳河和開封。5月28日,日軍第14師團集中兵力向桂永清部反攻時,桂部再次潰敗。為避免被反包圍,5月31日,中國第一戰區做出了全面撤退的決定;蘭封會戰終以國軍失敗告終。
此時,蔣介石為阻止日軍快速推進;被迫下令挖開黃河大堤。
5.富沙阻擊戰雪恥
1938年8月武漢會戰,第71軍與台兒莊英雄部隊第30軍(西北軍),第42軍(西北軍),第51軍(東北軍)聯手,在富金山,沙窩,小界嶺阻擊日軍第 13,第14,第16三大精鋭師團一個多月;期間第71軍曾多次發起反衝鋒及肉搏戰,並奪回富金山,馬鞍山等陣地。
日軍進攻屢次受挫後,施放數千枚毒氣彈;並增派大量援軍和飛機,重炮。戰至10月12日國軍各部因傷亡太重,在加上信陽陷落;為避免被包圍;各部陸續撤退。
富沙阻擊戰第71軍以傷亡75%以上代價斃傷日軍萬餘人,打出武漢會戰最慘烈一戰;德械精鋭全部拼光,第36師僅倖存800餘人,第88師則倖存1000餘人。日軍戰史盛讚:中國軍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實在感佩!
戰後第71軍裝備蘇械,成為國軍僅有的六個蘇械軍之一;並赴襄河整補,此後長駐豫、陝、晉邊界地區休養生息。
6.滇西揚威
1942年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日軍第56師團攻陷雲南畹町、龍陵。同年5月5日,日軍進攻惠通橋,並搶渡怒江;第71軍在第三任軍長抗日名將,民族英雄鍾彬指揮下,在惠通橋成功擊退日軍先頭部隊;為阻敵前進,炸燬惠通橋。保障了怒江防線安全。
1944年5月,國軍發起滇西反攻戰役;第71軍作為中國遠征軍主力先後攻克松山,回龍山,三台山,襄佐寺;收復龍陵,遮放,芒市。特別是松山,龍陵兩役,第71軍以傷亡兩萬餘人慘重代價,血戰五個多月(松山95天);全殲日軍守軍近六千餘人。幾乎全殲日軍第113聯隊,148聯隊;其兩面聯隊旗均被焚燬。
1945年1月20日遠征軍和駐印軍在畹町勝利會師,並於21日正午時分舉行升旗儀式,這標誌着淪陷三年的滇西國土全部收復。
1945年6月,陳明仁正式成為第71軍的第四任軍長。8月15日,日軍投降,正在桂林的第71軍奉命移駐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