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數學學習成績差,需要分析原因,找到正確的學習思路
初中階段是數學學習分化最明顯的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階段數學課程對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有了明顯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成績差,需要分析原因,找到正確的學習思路,找到提分技巧。
一、課堂學習聽得懂,獨立做題又不會,需要夯實基礎多練習
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課後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繫,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有些學生上數學課時都能聽懂,老師講題也能搞明白,可是碰到作業、考試的時候就突然不會做了。有些學生上課不記筆記,老師講課時只管聽,且聽得頭頭是道,課後卻找不着方向,原以為聽懂了就記住了,其實沒有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時間稍久就忘記得一乾二淨。
初中生學習數學時需要進行課前預習,大致瞭解這堂課要學習的知識,以及記錄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課前預習不能搞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着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儘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不經過預習的聽課,只能是老師講什麼就聽什麼,分不清難點和重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而預習後再聽課,大家對於什麼地方已學懂,什麼地方還不會,已經心中有數。上課時緊跟老師思路,注意比較與自己思路的異同。做作業前先複習知識點,然後再做練習題,做完後一定要分析錯題,找出自己的知識疏漏。
二、平時做題可以順利解決,考試常常出現低級“失誤”,需要提升考試能力
有些學生平時在做作業、做習題的時候都能做得出,可是一到考試就“失誤”,總是考不好!為什麼會這樣?根本問題還是在於練習不夠,能力不足。簡單題錯得多,不能單純歸結為粗心表面上的“粗心大意”,本質上還是基礎不紮實,漏洞太多導致的。初中生要學好數學,必須多做練習,但並不是題海戰術。只顧看書,而不做或少做練習,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而一味的做題,而不顧解題方法,也是很難在學習上收到成效的。
初中生學習數學需要通過反覆閲讀教材,多方查閲有關資料,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複習一邊將複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初中生做練習要先複習今天所學的知識和老師補充的例題,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之後才能做練習。如果課本知識還有不懂之處,應先複習課文,詢問同學或老師,直至懂了之後再做練習。許多同學常常在考試中馬虎出錯,究其根源,必然形成馬馬虎虎的壞習慣。而“馬虎”會長久地帶來危害,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十分頑固,很難克服。
三、有些題會做,但是新題、難題解不出,得分不高,需要學會知識的靈活運用
有些學生很難拿到高分。平時,試卷也做了不少,可是考試碰到“沒見過”的題或壓軸就沒思路,這該怎麼辦?初中生需要明白,壓軸題通常是對多個知識點的綜合考查,不僅需要紮實基礎,還要具備比較高的數學思維能力,而有些新題型的考查重點則是同學解題思路的拓展和創新,這些都並非單純題海戰術可以應對的。有些學生思考問題表面化,對客觀事物的一般性和規律性缺乏總結,運用知識時,常忽視條件的變化,生搬硬套,不能靈活運用,遇到探索性問題時,經常不知所措,分析綜合的能力較差,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不夠。
初中生學習數學解決疑難一定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做錯的作業再做一遍。出錯的地方也正是我們學習中最薄弱的地方,把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這比把十道習題演算正確收效也許更大一些。對錯誤的地方沒弄清楚要反覆思考,實在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強化,把求老師問同學獲得的東西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
初中生學習數學需要把握知識的重點、難點,要做出條理性的歸納和概括,從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分析解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