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搶人戰”“金融科技高薪酬”......
近年來,金融科技一度被認為是金融行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銀行相繼拋出橄欖枝、科技公司招聘需求不斷,甚至有大廠開出數百萬薪資吸引人才。
然而,這一切都在今年悄悄發生改變。一位就職於互聯網巨頭的技術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原來的普調已經取消,績效也在下調,最難的是公司的裁員動作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卷!卷的不像樣”,除了大廠,為銀行服務的金科公司技術人員同樣不好過,正如一金融科技服務平台的產品經理向記者訴苦,該團隊每人每天打卡11個小時已成常態,忙到沒有時間找另一半。
“雖然現在各公司都在發力招聘金融科技人才,市場仍然供不應求,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銀行、銀行系金科公司的整體招聘要求都在上提。”一銀行系金科公司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大家現在都在求穩,銀行類機構還是“金飯碗”,因此對人才的要求也相較此前會更加嚴苛。
女生要清北畢業,金科人才匹配難
9月6日午間13點,接到受訪需求的陳立(化名),還沒忙完手頭工作,僅用了20分鐘飯間時間,向北京商報記者迅速講述了他目前的從業狀況。
只有週末才能約上三兩同事打籃球,偶爾抽空擠出一小時來場暢快跑步,深夜冥想後記錄下平日工作的零碎思考,這是陳立在為數不多的工作以外的時間裏最常做的幾件事。
他來自於一家為金融業服務的IT技術公司,平時主要負責產品諮詢和營銷服務,五年前,他和很多躊躇滿志的年輕人一樣,從老家大學畢業後選擇到了北京,毅然投身至金融科技行業。
“最開始我去的是一家金融科技服務平台,恰好碰到面試機會,剛畢業時公司對從業經驗要求不高,我就順利進來了。”陳立回憶起五年前的時光,初入職場時雖懵懂無知但心懷希望,但每一次嘗試都是新的體驗,每一次機會都會盡力去爭取。“在那家公司兩年間,我也成功為好幾家國有大行服務過手機銀行優化及金融產品營銷業務。”一談及此,陳立仍難掩興奮之情。
似乎大部分畢業生的求職軌跡都是如此,他們離開舒適的校園,經歷頻繁的簡歷投送和麪試過後,在懵懂中選擇自己的首份工作,但積累經驗後,很快又開始瞄準下一個目標。
“人總是想往高處走嘛。”陳立笑道,在前家公司就職兩年,積累了一定金融從業經驗後,他便以此為跳板,將求職目光轉向了規模更大、待遇更好的金融科技企業,也就是目前這家號稱在銀行業服務市場份額排名首位的IT技術公司。
不過,新環境中挑戰也不斷。陳立目前就職的崗位,主要負責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分析,雖然供職方為技術公司,但他平時主要在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駐場工作,這一工作模式的原因是,銀行招聘崗位數量、預算有限,但是工作需求又多,因此一般都會通過第三方合作吸納人才。
“真正進入銀行工作後,才發現金融系統太複雜了!”陳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金融業務上對接需求很多,一方面要求核心的安全和穩定,一個功能經常需要很多系統協調;另外項目週期也會很長,最重要的還是要符合監管要求。
“最大的特點就是卷吧。”談及從業感受,陳立苦笑道:卷學歷、卷經驗、卷項目、卷加班……似乎從踏入這家公司開始,他就不自覺捲入了一場無聲的競技賽。
根據陳立所述,雖然公開招聘中,銀行系金科公司對學歷的門檻一般是本科即可,但在實際簡歷篩選中,常常會刷掉一批非985、211的應聘者;另外面試環節同樣不易,部分部門初面通過率只有十之一二。
這確實是行業現狀。一銀行機構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同樣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了這一事實,雖然市場供不應求,但是大多銀行仍要求對方來自211、985,尤其是校招對於這一學歷門檻已經成了“硬要求”。
“面試通過率低主要取決於候選人的資歷經驗和崗位匹配度,有些人金融專業能力比較弱,跟銀行系統匹配度不高,就會有很高的‘淘汰率’。”前述銀行人力資源管理者解釋道。
“甚至還有一些機構要求女生清北、男生985,還有的崗位甚至要名校碩博才能進。”深感競爭壓力的陳立,時常也會糾結是否要通過考研提升學歷。
讓他糾結的點是,高飽和度的工作,已經讓他沒有太多屬於個人的時間。“內部其實也很卷,工作日基本是工作覆蓋,平時還要學習專業知識,雙休日才能偶爾抽出身心來。”陳立回憶,最近的兩年工作中,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最忙的時候,一個團隊每人每天打卡11小時,而這樣的狀態持續了近半年之久。
捲到沒有時間找另一半,這是他對近期工作狀態的自嘲。不過,他説自己也已逐漸習慣,雖有人躺平,但自己仍在激勵下成長;雖工作高壓,但也會在匆忙中不斷調整心態。“我還是希望做一個不斷學習、積極向上的人,畢竟現在的公司也給了我不少機會。”陳立説道。
大廠金科業務受創,擔心降薪裁員
和陳立一樣有着高壓工作,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還有每日兩點一線在互聯網公司“搬磚”的打工人李陽(化名)。
向其提出採訪需求時,李陽曾一度未給回應,直到第二天才告知:因為前一天整天都在忙工作,晚上也開會到半夜,因此第二日才來得及回覆消息。
忙的一個頭兩個大的李陽,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負責軟件開發工作。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已在該公司工作兩年,時常會碰到加班的情況,但他更擔心的是公司經營及裁員風暴,“不知道哪一天會不會輪到自己”。
“在別人看來是大廠,但自己工作後才發現也有很多不如意。”李陽向北京商報記者講述,在互聯網公司之前,他來自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負責營銷活動的落地頁開發、用户的優惠券發放開發,以及後期合規相關的業務調整等,當時公司規章制度簡單,在開發方面流程很規範,整體技術氛圍很好。
進入大廠後,薪資雖有所上調,但卻遇到了技術落差。李陽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我們公司各個部門實在太多,主營業務上技術可能會好得多,但數字金融層面明顯要差一些,一是流程不是很清晰,加上為了迭代快、節省成本,也招了很多其他公司的外包人員,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有些時候上線時間很緊張,根本沒時間好好搞技術,都是能用就行。”李陽一言戳中了不少互聯網公司金融科技業務的痛處。
另外,除了技術問題,還有薪資待遇。“都説高薪搶人、月入百萬,現在來看大都虛名。”李陽説道,從目前薪資待遇上不升反降已是常態,“普調也沒了,晉升也只漲一點點,平均績效也在降低……”
但最擔心的還是裁員,李陽補充道,“整個公司都在裁,我們部門算少的,但因為常看到有同事離職,我也在愁部門營收情況不理想,公司是否會把業務重心調整到其他方向”。
眾所周知,大型互聯網平台及互聯網背景的金融科技公司,曾是過去幾年中吸納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要方向,“但受到經濟下行、平台經濟監管、金融行業監管等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影響,對互聯網機構自身盈利狀況、投入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能力和意願均產生了較大沖擊,因此‘搶人大戰’熱度下降”。對此現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向北京商報記者給出了他的解釋。
金天進一步指出,“經過過去幾年的行業實踐,這些大廠也發現,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真正契合自身崗位需求且能適應企業文化的人才,還是較為稀缺,另外一些前期高薪招募的員工匹配度有限,也弱化了其後續招聘意願,因此,部分機構更傾向於通過校招來加強人才儲備和滿足社會責任要求。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原有的從業者薪酬水平下降和存量競爭加劇也就不難理解”。
“今年由於宏觀環境的影響,不少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戰略確實發生變化,一些非核心業務和人員被裁撤。”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同樣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提及。不過,在他看來,雖然失業潮迭起,但也要看到,行業內卷、競爭激烈會使得企業招聘更加謹慎,而傾向於能力更強的科技型人才。對於數字化核心業務和緊缺性人才來説,企業反而會更加重視,因此,也無需過分擔憂。
多持觀望狀態,複合型人才仍吃香
大浪淘沙,多位正處而立之年的金科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和年紀一樣要立住的,還有工作。
這其中,既有在互聯網公司“搬磚”的觀望者,他們在大廠站好每一班崗,完善每一處細節,只為在“互聯網裁員潮”中保全自身;也有被輸送到銀行勞動的蓄力者,他們在繁雜的工作中積累經驗,忙裏偷閒提高學歷,為謀有朝一日,能在待遇和福利上真正與銀行內部人員比肩。
“我之前還想着要跳槽,調整一下工作狀態,但現在已經打消這種想法,主要看公司對個人的能力提升空間和晉升空間吧,畢竟大環境不好,互聯網公司也不穩定,所以還是想着能先提升自己。”李陽稱,他短期內不會變動工作,但下一個目標會更考慮銀行系、外資系這一類公司,關鍵看薪資漲幅與福利待遇。
這一想法和多位金科從業者不謀而合。多位受訪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雖然行業人員流動頻繁,但當下暫未有跳槽打算,更多考慮的是“先佔住坑,有合適機會再往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轉。”
這也是一條可取路徑。於百程指出,目前,雖然部分金融機構受到宏觀環境影響,在人才招聘上總體採取謹慎甚至壓縮策略,但以研發人員佔比來看,不少銀行的研發人員佔比不足5%,未來這一佔比數據可能大幅上升。另據零壹智庫的研究和觀察,不管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還是創新型的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公司,對科技人才,特別是懂技術又懂金融業務的人才需求都比較大。
這也得到了前述銀行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肯定,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雖然大多銀行在校招上對學歷要求嚴格,但社招仍對一些有着豐富金融從業經驗的應聘者開了一道口子。“我們會更傾向於有銀行從業背景,或是為銀行金融科技服務過的技術人員,而互聯網背景的金科人才,我們則更多考慮對方對新技術的理解。”
金天則進一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金融科技人才角度看,轉向傳統金融機構中的IT部門、金融科技子公司等,或是可選方向之一,但對年齡偏大、缺乏傳統金融機構經歷的從業者而言難度不小;此外,其還可以考慮一些成長性較強、帶有“獨角獸”性質的新型科技公司以及佈局海外業務、仍有新增招聘計劃的機構崗位機會。
總的來看,金融科技創新要與業務結合,因此在人才市場上,具有科技與業務雙背景的人才也更加緊缺,這類人才也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於百程建議,後續金融科技公司要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還需要在文化、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等多方面做出改變,以更好發揮出科技人才的創造性。
記者丨劉四紅
編輯丨張蘭
圖片丨視覺中國、壹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