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8月29日電 8月28日,第十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拉開帷幕。本次比賽由中國科協與工信部指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等單位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承辦,圍繞新概念創意設計、艦船模型智能航行與特種作業、海上智能感知、艦船航行虛擬仿真等科目設置11個組別。
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挪威斯塔萬格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以及中國船舶集團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等128所院校和科研院所的666件作品入圍了全國決賽。第三屆“海上爭鋒”中國智能船艇挑戰賽等活動同期舉辦。
最終,經大賽評審組評審和審議、大賽組委會審批,共決出以《“深藍衞士”基於視覺的智能岸艇協同打擊系統》為代表的特等獎54件、以《多關節變速智能仿生魚》為代表的一等獎111件、以《多功能海洋環境監測平台》為代表的二等獎163件。
賽制變革:鞏固科創基礎,佳作脱穎而出
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學科競賽。
今年大賽參賽規模進一步擴大,首次設立“全國—區域—高校”三級比賽賽制,設置了長三角、環渤海、華中、西北、西南、金陵、齊魯、海峽、南海、首都等十個分賽區,參賽熱度空前,共吸引來自境內外3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985名師生參與。
受疫情影響,大賽組織方採用虛擬現實交相融合、線上線下協同辦賽的模式。除了針對評委評審環節設置雲答辯,還針對模型水池競賽環節,在江蘇科技大學設置了線下賽場。
大賽除了傳統賽道外,還命制了狹水道船舶自主航行、水面與水下智能感知等新興技術賽題,同時設立了技術難題求解和前沿科技與產業發展挑戰賽道,從鼓勵創新到揭榜掛帥、眾包求解,進一步打開學生的專業前沿視野和行業認知格局,促進更多優秀學子投身船海領域創新實踐。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總結説,大賽發展至今,在規模、形式、內涵上不斷演進,已涵蓋船海工程、人工智能、航海技術、自動控制等多學科領域賽道,有助於進一步培養交叉學科創新型人才,推動智能船舶、綠色船舶等行業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轉化應用。
前沿爭鋒:解耦關鍵難題,推動技術演進
提煉行業的“真問題”,錘鍊學生的“真本領”,是大賽歷經十載,愈發蓬勃的關鍵。本次大賽以2021年3月23日蘇伊士運河“長賜號”擱淺事件為背景,基於中國船級社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開發的虛擬測試系統,設計高精度仿真測試場景,考察參賽選手的算法在狹水道對大型運輸船舶的操縱控制能力。中國船級社科創試驗中心主任蔡玉良希望,藉助大賽吸引更多創新人才聚焦行業前沿問題,促進智能船舶測試驗證技術迭代升級,切實推動我國智能船舶與智能航運發展。
本次大賽還利用上海交通大學(日照)智能船艇測試場積累的實驗數據,設置了水面與水下智能感知的賽道,考察參賽選手的算法在實際海洋環境中識別目標的能力。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易宏教授介紹説,海洋裝備的智能化轉型發展,對船海學科人才創新實踐模式提出了新需求,以大賽為平台,以數據為紐帶,希望智能船艇“測試場”成為服務人才培養的“練兵場”。
“通過參加、舉辦大賽,也促進我們對船海學科教學體系的深入思考。”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主任薛鴻祥教授説,“在大賽中獲得佳績的作品,往往是由學生在船海學科知識基礎上,藉助信息、材料、能源等跨學科前沿技術,形成的創新解決方案。因此,革新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培養學生適應行業發展和變革的能力是高校的職責所在。”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王俊利表示,我們經過十年的有益探索,形成了既廣泛覆蓋船海領域學生,又面向技術前沿的產學融合科創育人模式,通過大賽為行業輸送了近萬名船海領域的青年才俊,正在船舶行業的各個領域建功立業。今後,我們還將加大對工程創新人才培養的力度,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做好青年人才儲備。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