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時期,唐王朝消滅百濟、高句麗之後,佔領了遼東和整個朝鮮半島。其中,百濟和高句麗被滅國不復存在,新羅成為大唐羈縻州都督府,所謂的朝鮮前三國時代結束。
但是很快,朝鮮半島大部分被新羅佔領,新羅王雖然仍然接受唐王朝封王和任羈縻州都督的雙重冊封,但唐王朝實際統治範圍只保持在朝鮮半島北部,新羅佔據了平壤、大同江以南的區域,更像是一個藩屬國。
讓我們根據史書記載,還原唐王朝是如何幾乎無聲無息的失去了大半個朝鮮半島,當然,只能根據中國的史書。
早在李淵時期,遼東及朝鮮半島上三個政權高句麗、新羅、百濟就接受了唐王朝的冊封,高句麗王是遼東郡王,百濟王是帶方郡王,新羅王是樂浪郡王。遼東、帶方、百濟的名字都是來源於當年東漢在這個區域設置的郡縣名稱。
高句麗和百濟都是來自中國東北的扶余,天然的就結成盟友對付朝鮮半島本土出身的新羅,而新羅與這兩個政權多年征戰也結下了很深的仇恨。在高句麗、百濟的聯合攻擊下,新羅已經難以支撐,貞觀初期向大唐求援請求調解,李世民派了一個叫朱子奢的大臣去三國走了一圈,此人“雅有儀觀”,就是儀表堂堂又有學問又會説話的一個人。這個朱子奢去了那邊,又講學又接受送的美女,效果很好,三國上表謝罪,新羅逃過了一劫;
到了唐高宗李治時期,採取了海陸並進、騷擾消耗高句麗的策略,先去渡海攻打百濟。新羅此時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配合唐軍共同作戰,具體起到多大作用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明顯不是戰鬥的主力。
蘇定方滅百濟後,唐王朝在百濟故地設置了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並把新羅國整個設置為雞林州(大)都督府,當時的新羅王金法敏是雞林州大都督(661年)。這時起,朝鮮半島南部已經屬於大唐版圖範圍之內了;
但百濟舊地很快就發生叛亂,熊津都督府藉助新羅的力量頂住了叛軍的第一波攻勢,唐王朝派軍渡海平叛,白江口一戰大破百濟和倭國聯軍,重新恢復了在百濟的統治。之後為了集中力量對付高句麗,任命以前的百濟太子為熊津都督,讓熊津與新羅結盟,唐軍隨後撤出。而熊津都督府失去了唐軍的駐守,也無唐朝將領,新任命的熊津都督因為恐懼新羅不敢赴任,原百濟舊地逐漸被新羅控制。
這時是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理論上講,雖然新羅王是有王爵封號,但整個遼東和朝鮮半島已經屬於安東都護府和雞林州都督府管轄範圍之內,算是大唐的領土了。
新羅被大唐從高句麗和百濟滅國的威脅下解救出來,卻不甘心自己沒拿到其他好處,就在背後做了很多事情。
戰鬥烈度仍然不強,唐王朝當時主力部隊在西域對付吐蕃,並剛剛有過薛仁貴大非川之敗,正在西域重新集結力量,沒有更多的部隊能夠用於遼東。
於是,唐軍安東都護府留守部隊主要在遼東與高句麗叛軍作戰,並用了近四年的時間才完全消滅高句麗叛軍,叛軍殘餘逃到了新羅;而同時新羅軍在攻打熊津都督府,並全部佔領了百濟舊地。
消滅高句麗叛軍之後,唐王朝也逐漸能夠騰出手來,(674年)任命劉仁軌為討伐新羅的總帥。劉仁軌出馬果然效果非凡,第二年“仁軌率兵徑度瓠盧河(臨津江—漢江),破其北方大鎮七重城(漢城北)”,“斬獲甚眾”,取得了戰略性的突破,把戰火燒到了新羅境內。之後劉仁軌被調回國內,“詔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買肖城,三戰,虜皆北”。
中國史書上就記載了這幾次戰鬥,新羅的實力與之前的高句麗以及現在的吐蕃差距太遠了,沒有必要多用文字描述。而古代高麗史書《三國史記》中記載了李謹行率領的唐軍二十萬在買肖城敗於新羅手中,繳獲戰馬三萬三百八十匹。
所以,不管是從立場的角度還是從邏輯的角度,《三國史記》這個記錄都不可信。
根據這幾次戰鬥記錄可以分析,唐王朝開始的軍隊並不多,應該只是安東都護府駐軍,最多不超過2萬人。初期忙於在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平息高句麗叛亂,無力救援熊津都督府,甚至當時任命前百濟太子為熊津都督,就已經有了放棄熊津都督府的想法。而熊津都督府既無唐軍駐守,也無唐將統領,原來的百濟士兵戰鬥力不強且無戰意,被新羅佔領不可避免;
後期劉仁軌為帥之後,應該是補充了一些軍隊,但從當時薛仁貴僅僅統御了五萬軍隊就敢上高原與吐蕃交戰,在朝鮮半島新增的唐軍主力應該也不過幾萬人。劉仁軌七重城大勝之後,把軍隊交給李謹行統御,自己單身或者帶着部分久戰的士卒回國,李謹行手中兵馬最多不過五萬。
新羅在七重城丟失之後,李謹行率軍南壓到了買肖城,並在此駐守,這明顯就是當年滅高句麗的舊態勢:唐軍駐守在邊境防止敵軍反撲,一旦主力部隊跨海從新羅背後攻擊,新羅必將亡國。
新羅知道自己的局勢危險,於是在買肖城下與唐軍碰撞了三次,應該是試探性進攻,延緩唐軍可能的進攻,三次皆敗。這個過程唐軍屬於防守作戰,應該也是斬獲不多,只能説是雙方的戰略目的都達到了,新羅拖延了李謹行的進攻時間,李謹行在新羅境內站住了腳跟。
這段時間裏,“新羅遣使入朝獻方物,伏罪。赦之,復其王金法敏官爵”,唐朝新羅戰爭就此結束。
皇帝都説不打了,李謹行只能退兵回遼東,之後迅速被調往西北,朝鮮半島北部再次呈現真空狀態,新羅趁機向南發展,一直到平壤、大同江以南。唐王朝和新羅的邊境就此確定,幾乎一直持續到了唐王朝滅亡。
一場持續七年的戰爭下來,雙方都説自己勝利了,主要原因就是唐王朝放棄了平壤、大同江以南的地區,安東都護府的也轉移到了遼東。於是,就有人説是唐朝敗了,被攆出了朝鮮半島。
分析當時李治的心態為什麼會下這個決定放過新羅,就要清楚如果繼續以滅亡新羅為目標唐王朝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如果增兵準備一次性解決,隨着軍隊向南推進,後勤補給路線的不斷延長,已經殘破的高句麗舊地很難保證差不多十萬大軍的後路,尤其是高句麗反叛剛剛被平息,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要麼是無人區,要麼是叛軍策源地。而新羅腹地多年未經戰火,還保持一定的力量;
這時,新羅王的請罪奏疏到了李治的案頭,這個軟弱無能的帝王就做出了這個錯誤的決策,面子既然有了,那些窮鄉僻壤丟給新羅這個藩屬國也是可以接受的。
加上當時深受李治信任的宰相張文瓘勸諫“比為吐蕃犯邊,兵屯寇境,新羅雖未即順,師不內侵。若東西俱事征討,臣恐百姓不堪其弊。請息兵修德以安百姓。”這裏至少一句話打動了李治,目前解決吐蕃威脅迫在眉睫,而新羅只是不順,還遠遠達不到當年高句麗桀驁不馴的程度,更沒那麼大膽子琢磨大唐的核心利益。在不能很快解決其中一個問題的時候,先解決首要矛盾,把次要矛盾放一放是可行的。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