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1日消息(總枱央廣記者錢成 周益帆)近年來,類似於“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通過理財實現個人或家庭財富保值增值、防範資產縮水,也成了不少投資者學習和探索的路徑。這其中就包括部分沒有專業背景或投資經歷的投資者,他們也都希望通過學習理財知識來提高自己的投資賺錢能力。
與此同時,大量名為“理財課”“財商課”的在線教學課程廣告充斥在網絡上,聲稱只需要交一塊錢或者九塊九學習理財課程,就可以讓這些“金融小白”成為“理財高手”,並且“穩賺不賠”,收益達20%以上。事實真的如此嗎?
去年11月,來自江蘇的王女士(化名)在某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一個理財課程的推薦,聲稱只要花一塊錢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財知識。王女士介紹:“大概11月初,我通過微信公眾號看到‘小白理財營’,一塊錢就可以了。我想可以聽一下,開始講的時候,講一些投資方面的,到第4天左右,他説申請名額要進訓練營才能手把手教。”
通過線上課程,王女士開始學習股票、基金等理財知識,初次接觸這類課程的王女士覺得很受用,並希望繼續學習,在所謂的“導師”的勸説下,她分期支付了7999元的課時費。“我也是思考了好久才買的,分期付的,付了7999元,本來付之前他跟我講,馬上可以拉羣了,手把手教,後來他説,當天已經滿了,下週一拉羣。因為我付錢的時候是11月16日,下週一就相當於要變成11月23日。付完錢了以後,他就不怎麼理人了。”王女士告訴記者。
類似的情況,家住北京的李女士也遇到了。去年12月,李女士同樣也花了一塊錢進入了一個“理財小白營”。12天的“理財小白營”即將結束時,“導師”開始向一部分學員推薦進階課程,鼓勵大家成為金卡會員。“當時承諾課程是永久的,終身制的,平時會邀請很多大咖來講課,一週上好幾次。”李女士説。
按照這些“導師”的説法,上高額付費的進階課程就可以賺收益,年化收益率能大於15%,甚至超過20%。帶着這個期待,不少學員花了近8千元,成為了金卡會員。但很快學員們就發現,交了幾千元學費的課程甚至不如之前的一元課程。有學員説:“交了錢以後,就不怎麼管你了,態度,包括服務跟之前的‘小白營’差太遠了,就説幾個比較有名的基金讓你買,有什麼問題,他們也不怎麼回覆。”
出於失望,不少學員提出退款,卻一直被以各種理由拒絕,甚至被工作人員拉黑。類似的情況並不少見,在多個網絡投訴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對於這類理財課程的投訴。
“我為什麼在網絡上投訴了?是希望別人看到後不要再被騙了。可能我在相關平台上的投訴寫得不太明白,被拒絕了,我也不知道求助哪裏能把這件事解決掉,挺耗人的。”王女士説。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理財課程中所謂的“導師”很多並沒有相關的資質或者從業經歷,大多都是在經過培訓之後,採用同一套話術來應對不同的學員。
“十倍學堂”理財課
記者也聯繫了近期被很多消費者投訴的名叫“十倍學堂”的理財課的註冊公司――北京維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對於記者提到的課程內容以及退費問題,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項團隊來解決相關問題。據瞭解,目前該公司已經進行了搬遷,至於新的辦公地點在哪裏,工作人員不願意透露。此外,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暫時不再接受任何課程的報名。
公司回應稱,已成立專項團隊解決相關問題
在網絡上,所謂的理財課、財商課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一旦出現糾紛,又該夠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呢?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源表示,類似於“財富自由、窮人思維、學會錢生錢”的廣告,大部分涉嫌虛假宣傳。“學完之後可以跑贏通脹、投資收益率達到15%,諸如此類的宣傳,其實已經涉嫌了虛假宣傳,至少是一種誇大宣傳的行為。”李源建議,消費者可以“抱團”通過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他提醒,在選擇課程時,不要着急付款下單,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他説:“可以關注一下經營者或其關聯方有沒有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檢索,查看這樣的課程品牌是否有一些不良的評價。我們也建議消費者先簽合同再付款,簽署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提供服務的經營者是誰,他們提供哪些服務以及如果遇到違約行為應當怎麼處理。”
對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傑英認為,這些“小白”理財網課內容本身就漏洞百出。她指出:“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基金經理都有排行榜,永立潮頭非常困難,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你怎麼能相信幾千塊錢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
高傑英建議,很多想學習基礎的投資理財知識的人可以選擇去聽一些公開的講座,或者到相關的網站上,學習一些免費的大學課程。她介紹:“實際上,投資公司會舉辦一些投資者教育的講座,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國家免費提供了一系列免費課程,比如中國價值投資等投資課程,免費普及投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