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李昪
帝王的誘惑,王室的爭鬥
在中國古代,每一個人都向往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是皇帝的位置。為什麼都向往這個位置呢?因為坐上了了這個位置你就是真龍天子,你就算九五至尊,你就可以俯視天下。帝王説的每一句話都是金科玉律,都叫做“口諭”所有人都要無條件的去執行它,帝王的金銀財寶數不勝數,帝王后宮佳麗三千人,美女如雲。
帝王可以征伐徭役,任免官吏。總之帝王是享受人間一切的一切,天下人都要圍繞着帝王的意願。秦始皇嬴政就這樣説過:“天之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帝王手握斧鉞之權。正是因為帝王權利風光無限,所以每一個人都向往追求它,不過為了追求皇權人情,親情也會被矇蔽。
歷史上多少兄弟相爭,甚至是父子相爭,刀光劍影不以為奇。在古代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話:“最是無情帝王家”,帝王家的兄弟情義是不值一文的,在帝王家你若是有情,你的兄弟便會無義。
出生苦難的,顛沛流離的李昪
今天要説的就是兄弟之間為了皇權而鬥爭,懷疑,猜忌的故事。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朝代我們不會特別陌生,南唐國。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南唐國的開國皇帝李昪,他本來只是一個乞丐,後來顛沛流離,輾轉多折開創了自己的朝代。李昪出生於唐朝末年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後來因為戰亂紛爭在很小的時候就和父親走失了,和母親相依為命。
以後,李昪的母親也因為疾病離他而去,年少的李昪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孤兒,開始了乞丐的乞討生活。在後來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五代十國吳國的奠基人楊行密在一次打獵回家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可憐的孩子,一時心疼就把它收養下來。楊行密當然是覺得無所謂,無非是多一雙筷子而已。
但是對於他的兒子就不高興了,自己的父親在外面收養了一個孩子還是個男孩,這很容易讓楊行密的兒子心生嫉妒。於是楊行密的兒子故意對李昪百般刁難,楊行密實在是沒辦法,於是把李昪送給了自己帳下的大將軍徐温,囑託他好生收養。楊行密是十分喜愛這個孩子的,但總不能為了一個撿來的孩子和自己家人鬧的不愉快吧?所以只能將李昪送走。
徐温呢也為了能夠讓李昪更好的生活幫他改了姓名,讓他更好的融入自己家裏,把他的姓名改做“徐知誥”。俗話説的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李昪在徐温的府上是處處謙恭懂禮數,性格開朗乖巧,還經常搶着幫助府上的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徐温是看在眼裏,喜歡在心裏。
深得徐家疼愛,引來弟弟嫉妒
李昪因為聰明乖巧不僅得到了父親徐温的關注和培養還得到了徐温的妻子的喜愛,徐温的妻子對他的喜愛甚至超過了對自己親生兒子的疼愛,徐温也就對他關注有加,把他當做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李昪也沒有辜負自己養父母的疼愛,琴棋書畫,文韜武略,樣樣都行,成為了徐家最優秀,最有才華的一個孩子。這也惹得徐温的親生兒子很是不舒服,自己的父母都喜歡他,甚至超過了自己。
他的弟弟在父親徐温去世以後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開始想着沒了父親自己又是金陵節度使,就像搞李昪。李昪也想着,這些年因為父親在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對弟弟下手,但是這些年弟弟對他的百般刁難他也是記在心裏。於是,李昪知道弟弟徐知詢要對自己下手的時候果斷的採取計策奪走了弟弟徐知詢手中的兵權。要知道,在一個混亂的時代,誰手握兵權,誰就有説話的權利。
奪取弟弟兵權,建立南唐朝
就這樣,李昪憑藉徐家的權勢支持和自己的奮發圖強建立了南唐。建立南唐朝以後,李昪先是改回了自己的姓名將“徐知誥”改成原來的“李昪”還將國號定位“唐”歷史上就叫做“南唐”還讓自己的那個弟弟封了他一個有名無實的閒官。可是你要想想了徐知詢樂意嗎?
自己家裏養你培養你,兵權還被你奪走了,李昪自己卻依靠自己家的權勢成了皇帝,還把姓名,國號都改了。徐知詢很不不樂意,三天兩頭的上朝勸誡,挑你這個皇帝的不是,還明裏暗裏暗示你李昪有今天都是依靠着我們家。在朝廷上多次讓李昪下不了台,搞得很是尷尬。
三番五次下這也就心裏生了怨意,想要除掉這個不聽話,不知道禮數的弟弟。徐知詢這樣的行為已經威脅到了李昪的統治權威和統治地位了,所以想除去徐知詢也是可以理解的。
兄弟喝鴻門宴,弟弟一句話酒了自己
這一天李昪邀請他的弟弟徐知詢來宮裏喝酒,一開始有説有笑的吃吃喝喝,突然李昪嚴肅起來從另外一個酒壺裏倒出一杯酒給徐知詢對着他説:“我祝福我的弟弟可以活到千歲。”徐知詢猜到這其中一定是有問題,於是想了一下蹭着酒意把李昪倒到他杯中的酒倒出一半到李昪的酒杯中説道:“哥哥的賞賜我怎能一個人獨自享受?我將這帶着千歲的福氣分一半給哥哥您,祝福我們兩都活到五百歲。”
徐知詢這一步走的實在是妙啊,如果他不喝這杯酒,那就是違背了帝王的祝福,這就有理由將他剷除了。如果他喝下了這杯有毒的酒那就更好了。徐知詢這將酒分一半給李昪一邊可以表明忠心,一邊又可以讓李昪自己證明酒有沒有毒,實在是高。
就這樣,兄弟兩拿着酒杯誰也沒有喝,尷尬的對峙着。最後還是李昪身邊的侍從見到承擔責任為李昪解圍搶着喝下了兩杯酒,這次危機就這樣化解了,從這次酒宴過後徐知詢就知道自己待在都城是越來越危險,於是向李昪提出自己要去當“東海康王”遠離都城,就這樣李昪後來也沒有再想要殺了這個弟弟,徐知詢也老老實實的度過了餘生。
一句話換了一輩子的安全,不得不説厲害了。其實拋開這些皇室家族的爭鬥,李昪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帝王。他對外休戰,對內實施仁政。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設置學堂,教化百姓,他還是一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