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刻意訓練孩子的抗挫能力,反而讓孩子依賴父母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經典

孩子智力不單單説是孩子學習方面上的能力,而且還是情商和抗挫能力的集中表現,這樣的人才會更容易適應社會。因為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挑戰,不像在學校時一帆風順。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裏手心的寶,被家庭過度保護了,孩子磕着摔着都會引起父母的一陣心疼。父母對孩子往往只有一個要求,考入一個好的大學。如今孩子吃喝玩樂都不愁,只要關心一件事:學習,那麼自然孩子也就更單純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等到比賽的時候,他往往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發揮失常,高考的時候經常有同學身體不舒服,上吐下瀉或者是發燒,這往往都是抗挫能力不足的表現。


社會在快速地發展,不僅僅是需要高素質人才,也需要能夠挑戰社會上的壓力,有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情,往往是壓倒人的最後一根稻草,非常考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覺得這些事情等孩子成年以後,他慢慢就會適應和處理好,其實情商和抗挫能力都是需要孩子從小去培養,也是學校無法學到的知識,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的培養和潛移默化。那所謂的抗挫能力並不是平時故意給孩子施加壓力,生活當中給孩子設立難題。


很多家長聽信“延遲滿足”這個理論,故意給孩子施加難度,從而導致對孩子心靈上的傷害,不得當的抗挫能力的訓練,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敏感,不知道為什麼父母會這樣對我變得更加地暴躁,那麼如何正確地讓孩子提高抗挫能力呢?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然後帶孩子去學各種各樣的興趣特長班,很多事情看起來非常好玩,但是堅持一年堅持十幾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會對學習這件事情產生了厭惡感,這也是在考驗着孩子跟家長之間的耐心和處理能力。並不需要父母特地今天只煮青菜給孩子吃,讓孩子憶苦思甜,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該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等到放寒暑假了,可以帶孩子去工作,讓他感受一下掙錢的難處。


假如孩子感到很沮喪,我們的父母就不該批評孩子,你現在知道我有多困難,賺錢不容易了。孩子會產生情緒低落是因為他們也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是孩子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跟我們一起堅持下去。像是日常當中枯燥無聊的學習,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情緒,他們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感到沮喪,那是因為他對自己有所期望,所以才會感到失望,他很想努力,但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夠更加優秀,所以我們父母要能夠看見自己家孩子的努力和肯定他們的表現,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尊重,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