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徹底消除掉宋朝的抵抗勢力之後,蒙古人正式建立起了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整個歐亞大陸上沒有一個國家敢於與蒙古鐵騎叫板。
但是此時在元朝的大都城內一間昏暗的牢房之中,還有一個文弱書生在苦苦支撐,始終不願意向蒙古人低頭,展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文人風骨,也讓殺人如麻的蒙古人見識到了華夏民族的錚錚鐵骨,這個人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之後,蒙古人前前後後將其關押了四年之久,不斷地對其勸降,但是文天祥始終不為所動,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為什麼蒙古人執意勸降文天祥,而在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呢?
身陷囹圄,寧死不屈文天祥在南宋政權滅亡之後在各地招兵買馬,尋找宋朝宗室子弟,又獨自堅持了三年之久。眼看宋朝的江山一點點被蒙古人侵蝕,文天祥也自知大勢已去,此時他的妻兒都已經被元軍虜獲,兩個兒子不堪虐待,已經死在了元軍的軍營中。
在元朝大軍的多次圍剿之下,文天祥的義軍人數日益減少,朝不保夕,獨木難支。最終在叛徒的出賣下,他再一次被蒙古人俘虜,送到元將張弘範的營中。
張弘範是金國漢人,早早就投降了蒙古人,率領元軍南下滅宋。看到文丞相被俘虜,張弘範大喜過望,他連忙把文天祥奉為上賓,動之以理,曉之以情,希望文天祥能夠投降。
但是文天祥不為所動,張弘範只得帶着文天祥繼續南下,進攻堅守在崖山的宋朝最後的抵抗勢力。
在軍中,張弘範請文天祥給自己的堂哥張世傑(宋末名將)寫信勸他歸順,文天祥斷然拒絕道:“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我不能保護自己的父母,難道還要教別人背叛自己的父母嗎?但是張弘範不聽這一套,他執意要文天祥寫下一封勸降書。
文天祥嘆了一口氣,沉默良久,命人取來紙筆,揮毫灑墨,寫下了一首傳唱千古的名詩《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弘範看到這首詩,也深受感動,不再逼迫文天祥寫勸降信。同時他也知道,文丞相已是心若磐石,絕對沒有投降的可能。當時文天祥被關押在元軍的戰船之上,他親眼目睹了宋軍最後一戰的失敗,看到了宰相陸秀夫揹着小皇帝投海殉國,看到了隨行投海的十數萬百姓。
文天祥悲痛欲絕,心如刀絞,他的幻想已經化為泡影,他的事業灰飛煙滅,人生的悲劇與痛苦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峯。文天祥幾次投海都被元軍留住,隨後他絕食八日,元軍強行給他灌食才作罷。
崖山之戰後,張弘範作為滅宋首功,自然是非常高興。有一天他大宴眾將時曾經得意洋洋地對一旁的文天祥説:“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
宋朝都已經完全滅亡了,現在投降我們大元,你還是可以在元朝做宰相的。沒想到聽到這句話的文天祥受到了莫大的刺激,淚如雨下。
他對在座的眾人説:“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這句話一出,在座的漢人、契丹人、女真人將領都露出了尷尬的神情,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在國家滅亡之後,甚至是還沒有滅亡之時就已經歸順了蒙古人。
張弘範知道,憑藉自己是再也不可能把勸降文天祥的大功攬入懷中了,於是他派人押解文天祥北上,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皇帝處理吧。
在北上的途中,當文天祥經過南京時,又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過金陵驛》,表達自己必死的決心: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的氣節讓宋朝的士大夫們感到羞愧難當,但是元世祖卻深知,文天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有意招降文天祥,於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丞相博羅前去勸降。
博羅在元朝的樞密院召見文天祥,文天祥進到樞密院之後,看到高高在上的博羅只是行作揖禮,昂首不拜。博羅大怒,呵斥文天祥,周圍的武士上前來七手八腳把文天祥按倒在地,想要強迫他磕頭。
文天祥梗着脖子,堅決不肯低頭,説道:“天下事有興有廢,自古帝王將相,滅亡誅戮,何代無之!我文天祥今日忠於宋,以至於此,願求早死!”
博羅也知道士可殺不可辱的道理,於是他命令武士退開,開始對文天祥好言相勸,和他聊起了中國古代的歷史,他想要考考文天祥從盤古開天地以來,中國誕生了多少個君王。
文天祥滿腹經綸,狀元出身,根本不屑於回答這種沒有價值的問題,搞得博羅好不尷尬。但是博羅畢竟也是元朝丞相,所以馬上又接着説:
“你們宋朝的皇帝都已經投降了我們大元,你又跑到南方再立兩個皇帝,就是不忠!就算你立的這兩個皇帝血統純正,那你們最終的抗爭取得成功了嗎?知其不可又何必為之?”
聽到這句話,一向堅強的硬漢文天祥淚如泉湧,崖山之戰的場景又一幕幕地浮現在了他的眼前,為了掩護自己而犧牲的仁人志士的音容笑貌又一一再現。
博羅的話説得沒錯啊,自己努力保護江山大半輩子,最終一事無成,自己所鍾愛的,所忠誠的東西,全部都化為了泡影,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
整理了一下情緒,文天祥正色回答:
“這就好像父母有了病,眼看不可醫治,也還是要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國家滅亡,這是天命,今天我到了這裏但求速死,無需多言!”
博羅被駁得啞口無言,下令將文天祥關押在兵馬司衙門的土牢之中嚴加看管,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摧垮他的心理防線。
捨身取義,千秋正氣土牢狹小,破損不堪,屋內蟑螂、蜘蛛、老鼠、蚊子接二連三地出沒;屋頂也沒有完全的遮蔽,只要一颳風下雨,屋內也就連帶着下起下雨,悶熱潮濕。
文天祥就在這土牢之中待了整整四年,文天祥是狀元出身,家境優越,又是大宋朝的宰相,平時為官之時就喜好奢侈,蒙古人把他關在這裏就是希望能夠摧毀他的耐力。沒想到文天祥在這小小的土牢之中泰然自若,甘之若飴。
蒙古人又想到找來文天祥的妻子和女兒來勸他,沒想到文天祥閉門不見,六親不認,還在監獄中寫下了長詩《正氣歌》,用歷史上的忠臣義士做榜樣,激勵自己鬥爭到底的決心。
到了最後,蒙古人實在是無可奈何了,派出當時被封為瀛國公的已經投降了的宋恭帝前去勸降。
宋恭帝一進文天祥的牢房,文天祥連連跪地叩頭,連聲説道:“聖駕請回!”
宋恭帝看到此景,羞愧難當,自己作為大宋的皇帝都已經成為蒙古人的座上賓,而當年的大臣卻在這裏苦苦堅持着自己的仁義氣節,宋恭帝再也沒臉來勸降文天祥,只得連忙逃離了牢房。
四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忽必烈見他人的勸降毫無成效,決定親自出馬。經過四年的囚禁生活,文天祥拒絕了元世祖的賜宴,對着皇帝作了個揖就被轉了回去。
元世祖在朝堂之上也被搞得很尷尬,只得悻悻然地問道:“先生有何要求?”
文天祥還是回答了那句他已經回答過無數遍的話:“但求速死!”
這時在朝堂之上的南宋降臣又紛紛出來勸降,抬出了管仲、微子的典故,識時務者為俊傑,再次勸降。
文天祥慷慨激昂地回道:“管仲不死,功名顯於天下;天祥不死,遺羞流於萬年!”元世祖長嘆一聲,不忍心殺害文天祥,準備放他南歸,讓他出家做道士。
沒想到此時以留夢炎為首的南宋降臣紛紛跳出來反對,堅決要求處死文天祥。文天祥一日不死,他們的良心和地位就一日不得安生,元世祖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決定殺文天祥以成全其忠義。
在元大都的牢房裏度過了漫長又艱苦的四年之後,文天祥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文天祥慷慨就義的日子,臨行之前,他特意向劊子手詢問南方的方位,向南方行禮三次,要來紙筆,寫成了一首七絕:
昔年單舸走淮陽,萬死逃生輔宋皇。天地不容興社稷,邦家無主失忠良。神歸嵩嶽風雷變,氣吐煙雲草樹荒。南望九原何處是?塵沙黯淡路茫茫。
詩寫完之後,文丞相慷慨就義,壯烈殉國。在大家收斂他的遺體的時候,在衣袋之中又發現了一首絕命詩:
孔曰成仁,孟雲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是中國完美人格的體現,孟子曾經説過什麼樣的人算是大丈夫,那就是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文天祥全部做到了,他為自己的頭顱為宋王朝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一個千秋正氣的不朽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