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減”必須與“雙增”對接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這個夏天,最引人矚目且最富影響力、轟動性的事情就是“雙減”政策的頒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是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要求合理的調控以及設計作業結構,讓孩子儘量在校內完成作業,不能再給家長佈置作業,不能讓孩子自己批改作業等。二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要求各機構不能佔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進行學科培訓,同時要求學科類教育機構一律不得上市。

  “雙減”政策的出台引起了社會的極大轟動和熱議,總體上看,得到了眾多家長的支持和擁護。有學者認為,“雙減”政策的出台重新強調了我國義務教育的公共屬性,同時強化了學校的主導地位,教育主導權重新還給了學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家長減輕教育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這也為更加健康科學的教育指明瞭方向。

  但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無論是地方教育領導,還是教師和家長,均未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些家長不得不將孩子從原來所報的培訓班中退出,一時間不知所措;學校的“延時”教育該怎樣進行?教師的工作量怎樣計算?是否增加報酬?誰來把控科學性和有效性?家長是否信得過學校?家長有意向接孩子回家自主學習或自己輔導,或找人輔導,怎麼辦?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帶來新問題,而不變的永遠是變化。

  “雙增”必然伴隨着“雙減”而來,而且必須緊緊跟上。

  一是教師和家長責任感的增加,二是教師和家長“教育能”的增加。

  將學生多留在學校內兩小時,無疑對家長更有利,但學生在校內做什麼及怎麼做,需要所有一線教育領導和教師認真研究。理論上講,事前不做出教師工作量的處置而增加教師的工作量確實很難讓人接受,畢竟教師也應受到勞動法等法律的保護。因此,各級政府迅速制定配套政策應是當務之急。

  即便部分教師不理解甚至有牴觸,校方也應積極引導,分步處理。好事要做好,才不負國家的厚望。應急的方案之一,就是在學校已有師資和資源的基礎上,形成必要的輔導方案,儘量避免學科內重複作業,讓學生覺得學習乏味;亦可引導大學生特別是師範專業大學生進校實習,構建好新的師生關係。將教育的主體還給學校,不是學校更好做了,老師更輕鬆了,而是責任更大了,任務更多了。認識到這一點,對做好校內輔導工作至關重要。

  家長的責任感同樣也增加了。既然不允許增加學生負擔,甚至不準給學生留家庭作業,那麼,家長就沒事做了嗎?學生在家的時間該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問題不會有簡單的答案,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對家長而言,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並利用好學生的閒暇時間,使其獲得更加健康全面的發展。

  “教育能”,實際上可理解為“教育的能量”或“教育的能力”。

  從教師方面看,我國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並不缺乏,甚至基本功更紮實。事實上,教育工作就是要解決好兩個基本問題或完成好兩個基本任務:一是“教什麼”?二是“怎樣教”?前者我們一直做得不錯,後者則有不少欠缺。如同優秀的運動員未必可以成為好教練,中文專業的老師或語言能力強的老師,未必可以教好語文。其他學科同理。

  所以,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師該怎樣教?什麼是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該做什麼樣的作業?該佈置什麼樣的作業?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該改變?怎樣改變?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淺度學習為“深度學習”?變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小學教育如何更好地與初中教育銜接?初中教育如何做好“分流”?“分流”的依據是什麼?新高考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什麼要求?教師該怎樣做才不負新的責任?這便是教師的“教育能”必須增加的。

  充分挖掘教師的教育潛能,最大程度地塑造好每個學生,是永遠不變的教師“教育能”。

  再看看家長。中國的家長几乎是最愛孩子的,但往往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生活的學問主要靠家長傳授,許多時候學會生活,珍愛生活,比學習成績好更重要。

  增加家長的“教育能”,意味着家長應當:監督,但不要總陪讀;看懂,但不要總加壓;暗示,但不要總攀比;講理,但不要總嘮叨;溝通,但不要總強勢;幫助,但不要總越位。什麼時候可以做到以下這些了,家長的責任也算盡到了:以朋友之身份加強交流;以長者之身份加強關懷;以後勤之身份加強營養;以學者之身份加強説理。

  教育是“百年”之事,無責任,無功力,何以成功?要讓學生好好成長,教師和家長都要再成長!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心理學教授)

  宋廣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