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1936年2~3月,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肖克等人的率領下,在滇黔邊區的鎮雄、彝良、赫章這一地形複雜、氣候惡劣、給養困難的地區,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同圍追堵截的國民黨中央軍、滇軍、川軍、黔軍開展了迂迴打圈的烏蒙山迴旋戰,打亂了敵人的部署,拖垮了敵人的軍隊,將十倍於已的敵軍丟在鎮雄一帶,跳出敵人包圍,變被動為主動。烏蒙山迴旋戰是是賀龍在長征中指揮藝術的神來之筆,三個方面軍會師後,毛澤東在保安與紅二、四方面軍部分領導人會晤時,曾十分高興地説:“二、六軍團在烏蒙山打轉轉,不要説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轉出來了嘛!出貴州、過烏江,我們一方面軍付出了大代價,二、六軍團討了巧,就沒有吃虧。你們1萬人,走過來還是1萬人,沒有蝕本,是個了不起的奇蹟。”

西入雲南,尋求有利戰機

1936年1月,紅軍二、六軍團突破敵人封鎖,進至黔東北一帶,並向西直逼貴陽。此時,黔敵急赴貴陽防堵,而中央軍郭汝棟、樊嵩甫、李覺等縱隊尾追紅軍,但行動不甚積極。在此情況下,紅軍二、六軍團便根據中央軍委指示,速轉黔西、大定、畢節一帶,建立根據地。

紅軍二、六軍團開闢黔大畢根據地期間,雲南軍閥龍雲估計紅軍“到黔西之後,不竄滇之鎮(雄)、彝(良),即竄川南,在交界地區造赤區”,建議國民黨重慶行轅主任顧祝同通籌考慮,“追剿”紅軍。蔣介石也命令龍雲“飭屬聯絡防堵”。在此期間,敵人聚集兵力,以中央軍萬耀煌、郝夢齡兩縱隊為主,配合郭汝棟、樊嵩甫兩縱隊由遵義向黔西迫進,以中央軍九十九師、二十三師及李覺縱隊於烏江上游防堵,以川軍約30個團在赤水河以北及長江一線防紅軍二、六軍團入川,以滇軍孫渡縱隊8個團在宣威堵截,防紅軍入滇,企圖將紅軍二、六軍團圍殲於滇黔邊區的鎮雄、彝良、赫章一帶。

一時東南之敵攻佔黔西、大定,向畢節靠近,畢節周圍有敵約120個團,對紅軍二、六軍團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在此情況下,紅軍二、六軍團根據中央軍委“可取單獨行動,暫不宜渡江,即在黔滇川湘鄂廣大地區作運動戰,爭取建立你們的根據地”的指示,決定退出畢節,轉移到安順一帶,創立根據地,待時局大變動時,再向東轉移到湘黔邊。

2月27日,紅軍撤出畢節,3月2日,國民黨中央軍萬耀煌縱隊迅速進佔畢節,郝縱隊進佔大兔場,李、郭兩縱隊向水城、威寧一線截堵,與駐守在威寧、昭通一線的滇軍孫縱隊聯絡一氣,又與在西北方向堵截紅軍的川軍、滇軍遙相呼應,對紅軍二、六軍團形成四面合圍之勢。

南進受阻,紅軍二、六軍團決定向南突圍之前,先在烏蒙山區鎮雄、彝良、赫章的結合部與敵周旋,調敵北向,相機南行。一時,敵軍紛紛向鎮雄一帶集結。3月2日,紅軍二、六軍團西進至赫章、媽姑一帶時,滇軍即由昭通一帶向東北堵截,而中央軍樊縱隊推進到鎮雄潑機、二龍關一帶(離鎮雄城僅30餘里)向南堵截紅軍。3月3日,顧祝同做出佈置,用4個縱隊尾追,並命中央軍第二十三師由畢節派兵4個營進駐鎮雄,擔任鎮雄城防。3月5日,龍雲先後向蔣介石、顧祝同等人發出電報,建議將紅軍二、六軍團壓迫到鎮雄、彝良間,因當地“地形既險,給養困難,容易包圍殲滅”,各追剿部隊“同時猛攻,當可收效。”

烏蒙山迴旋

為了進一步將敵主力引向鎮雄一帶,敞開南面的大門,紅軍二、六軍團向鎮雄、彝良前進,於3月6日、7日分頭由貴州進入雲南彝良縣的寸田壩和奎香。

3月6日,顧祝同根據紅軍動向,判斷紅軍主力不由昭通、威寧間西進,即由昭通、鎮雄間北進。7日,國民黨第一路軍前敵總指揮劉建緒也認為紅軍“正向昭、威間急竄,似有出巧家之意”。敵追擊部隊急轉西北、狂追猛趕,尤其是樊松甫縱隊拼命跟蹤而來。二、六軍團決定抓住有利時機,打擊樊縱隊的囂張氣焰,以保證紅軍安全轉移,令二軍團四師、六軍團十六、十七師連夜南返50裏,在以則河、法衝一線的樂衣溝兩側高地設伏,於8日伏擊樊縱隊二十八師先頭,殲敵一個偵察連和一個步兵加強連,繳獲長短槍200多支,俘敵數十人,其中偵察連長1人。

3月8日,龍雲判斷紅軍必北進鹽津,急電貴陽、重慶,要顧祝同、賀國光(國民黨重慶行營參謀長)速派川軍楊森部“飛速到牛街堵截”,並認為紅軍二、六軍團“直竄鹽津,以入綏江,實為殲滅最好機會。”而顧祝同、劉建緒也一致認為紅軍二、六軍團“有經奎香竄彝良、鹽津之樣”,並命已到達赫章六曲溝、朱歪的郝夢齡縱隊於10日向鎮雄前進,限於11日到達;命孫渡縱隊如紅軍二、六軍團北進或西北進時即向彝良、鹽津前進,相互配合,“追剿”紅軍二、六軍團。

為了進一步將敵調向鎮雄一帶,相機向南突圍,以則河伏擊戰後,紅軍二、六軍團突然改變了前進方向,掉頭向東,直開鎮雄縣城。3月9日,紅軍二軍團四師十二團經彝良林口(現彝良樹木鄉)進入鎮雄境內的花山,發起突然襲擊,打死敵哨兵,一舉突破鎮雄縣民團在鎮雄、彝良交界的花山分水嶺所設的第一道防線,紅四師進入鎮雄放馬壩一帶。

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廣德關(又名懷德關)俗稱黃泥坡,北倚絕壁,南臨深淵,地勢險要,清乾隆年間編纂的《鎮雄州志》稱該地為昭通到鎮雄的“第一險關”。早在1935年4月,紅軍一方面軍長征經過鎮雄之後,國民黨鎮雄縣政府便奉命在關上修築工事,苦心經營數月,自詡就是一隻鳥也無法飛過該關。此後,又令鎮雄縣第七區“調相當兵力構築強固工事,嚴為防守,勿稍疏忽。” 1936年2月,牛場民團武裝數百人,由安問石任總指揮,以花山分水嶺為第一防線,廣德關為第二防線,主力團隊800餘人結集在關內的黃泥坡,並加固溝門口、馬保樹等處垛口,派兵防守,認為“紅軍就是有翅膀也難飛過來!”

紅軍偵察員摸清廣德關佈防情況,瞭解到民團認為紅軍不會進入石筍溝這條死衚衕,因此溝內未設警戒。當晚,紅軍穿過石筍溝,潛伏於廣德關下,於10日黎明,襲擊廣德關,一舉突破鎮雄民團第二道防線,佔領廣德關,控制了通往鎮雄的重要關隘,保證了主力部隊的順利進軍。

3月10日,紅二軍團直屬隊和第四師、第六師經花山、廣德關到牛場,第六師進至沙溝、高橋、田壩一帶。第五師經花山、放馬壩進至牛場諸宗一帶。

11日,紅二軍團直屬隊和第四師從牛場出發,經諸宗翻過險峻南天門到坪上。直屬隊留下一部,其餘從蹇家地、簸拉窪向牛場壩前進,但牛場壩已被中央軍萬耀煌縱隊的九十九師搶先佔領,就駐在以薩溝一帶。紅四師十二團從橋邊進至巴溜。二軍團五師從放馬壩出發,經廣德關、諸宗、南天門進至河壩、坪上一帶。二軍團六師從沙溝、田壩一帶出發,經菠蘿溝、坪上、鍋廠、李家寨到以薩溝。

同日,六軍團從寸田壩、烏沙寨之線出發,經林口、放馬壩進至牛場、卻佐、諸宗一帶。

12日,紅軍二軍團全部進入離鎮雄縣城三四十里的以薩溝、彭家寨、安爾洞一帶;六軍團進駐牛場大坪子、李家寨、坪上一帶,大有欲進佔鎮雄縣城之勢。

紅軍二、六軍團這一行動,既避免繼續西進,與滇軍、川軍的正面接觸,又起到繼續將敵引向鎮雄的作用。

調動敵人,打擊敵人囂張氣焰

鎮雄西南一帶,地形複雜。紅軍東進鎮雄,敵人認為殲滅紅軍的機會已到,尚在貴州境逗留的國民黨中央軍甚為積極,由貴州向鎮雄方向壓迫過來。3月9日,中央軍一二三團到鎮雄縣城駐防,中央軍郝夢齡縱隊和萬耀煌縱隊由六曲、朱歪向鎮雄推進,李覺、郭汝棟兩縱隊到達威寧一帶,另有許紹宗部1旅到威信,川軍楊森部向鹽津推進。3月10日,中央軍五十四師抵達鎮雄城,此後,四十七師、九十九師也相繼進入鎮雄城。

紅軍二、六軍團全軍進入鎮雄時,顧祝同認為合圍之勢已成,即令與紅軍接近的中央軍各部分頭堵截。3月11日,顧祝同令樊縱隊於12日尾追紅軍二、六軍團,準備在鎮雄老官房一帶堵截,萬縱隊到達鎮雄後於13日到螳螂壩側堵,並命駐威寧一帶南截紅軍的李縱隊迅速向畢節前進,郭縱隊12日到朱歪堵截。同時還命孫縱隊速向牛街前進,協同樊、萬、郝各縱隊將紅軍二、六軍團消滅於鎮雄。

敵人被調到鎮雄一帶,南下的大門終於敞開了,但紅軍二、六軍團被十倍於自己之敵包圍於鎮雄西南數十里的狹長地帶,形勢十分險惡,據1936年7月紅二軍團政委任弼時《二、六軍團從湘鄂邊到川康東北長征經過報告大綱》所記載,這時,由於氣候惡劣,給養困難,敵軍雲集,並以“高度積極主動,企圖在該區域內消滅我軍,亦為我軍長征中處境困難時期。”

在十分險惡的情況下,賀龍、肖克等紅軍領導人與敵巧妙周旋,突破了敵人包圍圈。11日,紅軍二軍團先頭於鎮雄巴溜俘敵逃兵,供出中央軍萬縱隊主力十三師行動積極,將於12日經哲莊壩趕至鎮雄截擊紅軍。本日夜,紅二軍團的領導賀龍、任弼時、關嚮應、李達等在鎮雄以薩溝研究後決定改變行動方向,伏擊萬縱隊。

3月12日,賀龍率紅二軍團突然向南行動,在鎮雄巴溜三合頭設指揮部,指揮紅四、六兩師南下,在當地羣眾的帶領下抄近路到達預定地點哲莊壩大丫口、三鍋莊一帶埋伏。當敵十三師先頭部隊翻過大丫口時,紅軍突然發起進攻,將敵從中截斷,敵首尾不能相顧,潰不成軍,萬耀煌指揮失靈,險些當了俘虜。後因中央軍四十七師和九十九師由鎮雄城前往增援,十三師才僥倖逃脱全軍覆沒的命運。

這次戰鬥,擊斃、擊傷敵120名,俘敵200多名,繳獲輕重機關槍7挺,長短槍數百支,彈藥300挑。戰鬥中紅軍十八團政委餘秋裏負傷,十八團九連指導員田華堂陣亡。據《雲南民國日報》4月30日報導,這次戰鬥“火力之猛,為追剿以來各次之冠”。

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哲莊壩伏擊成功,打擊了敵人囂張氣焰,各路敵軍不敢貿然向紅軍逼近。紅軍抓住敵人驚懼遲疑之機,出敵不意,又掉頭西進並利用烏蒙山區的鎮雄縣山大林密、地形複雜的特點,矯若遊龍,穿插於敵陣之間,時而與敵隔山平行前進,時而與敵隔嶺相對而過,並儘量避免與敵接觸,擺脱敵人包圍。

13日,紅軍四師、六師返回以薩溝,與二軍軍團部、五師一道經安爾洞進入貴州財神堂後,繼續突圍南下。同日,六軍團十六、十八兩師經以薩溝、彭家寨進至安爾洞、小米多,後衞十七師與中央軍五十四師孔旅接觸於以薩頭道橋,邊打邊走,至彭家寨宿營。14日,十七師又在安爾洞大樹林老包與尾追郝縱隊先頭接觸,十六師、十八師由安爾洞、小米多向麥車前進,敵軍飛機偵察轟炸,紅軍幾乎整天匍匐于山林中,晚間方得趕路。敵軍飛機在安爾洞投炸彈14顆,紅軍犧牲7人,傷多人,其中僅竹林丫口一處便犧牲5人。15日,紅六軍團分兩路,從小米多、麥車出發,經犀牛塘,底古坡出鎮雄境,進入赫章毛姑、青山一帶。16日,紅軍六軍團又回到彝良奎香。

紅軍二、六軍團在烏蒙山中迴旋,於3月7日進入奎香,經過9天的時間,繞了一圈,16日,紅六軍團又進入奎香,迴旋期間經歷了可樂、廣德關、哲莊壩3次戰鬥。

鎮雄是烏蒙山迴旋的重要戰場:

1.在烏蒙山迴旋中,紅軍二、六軍團於3月9日進入鎮雄境,3月15日離開鎮雄,歷時7天。

2.按現行政區劃,紅軍經過鎮雄縣境內的花山、牛場、五德、坪上、場壩、以古等6個鄉鎮的126個村寨。

3.在氣候惡劣,給養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面對十倍於己之敵,紅軍通過聲東擊西、靈活機動的戰術,在鎮雄最終完成了將國民黨部隊主力調到鎮雄一帶的戰略目標,南面空虛,爭取了更大的迴旋餘地,為突破蔣介石佈置的包圍圈創造了有利戰機。

4.紅二、六軍團還在鎮雄以薩溝做出了伏擊行動積極的中央軍萬縱隊的決定,並將指揮部設在鎮雄三合頭指揮這次戰鬥,取得了從桑植出發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對打擊敵人囂張氣焰,鼓舞紅軍鬥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跳出包圍

3月16日,顧祝同電令孫渡縱隊主力集結於威寧一帶,南截紅軍,郭汝棟縱隊集中於大河邊一帶,配合孫渡南截。樊、郝兩縱隊移至朱歪、以薩溝、鎮雄一線,從東北方向堵截紅軍,萬縱隊、李必藩師駐鎮雄待命,李縱隊駐畢節長春堡一帶待命。從以上部署來看,通過烏蒙山迴旋,參加堵截紅軍的國民黨部隊主力已被調到鎮雄、畢節一帶,而奎香南面僅有孫、郭兩縱隊的一部份,特別是郭縱隊一時無法趕到設防地點,因此,南面是敵防守的薄弱環節。

紅軍二、六軍團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迅速跳出敵人包圍圈,於19日到達貴州威寧黑石頭,離鎮雄已達250多公里,龍雲猶自判斷紅軍“若不經威(寧)昭(通)間竄入牛欄江,即竄昭通無疑。” 而顧祝同此時除命孫渡縱隊向昭通方向的紅軍後衞隊“追剿”,郭縱隊尾追孫縱隊隨後跟進外,其餘各部仍集中於鎮雄、赫章一帶待命。

顧祝同等人得到紅軍二、六軍團繼續南進至宣威的消息後,被弄得手忙腳亂,雖於21日連電中央軍各部急速兼程南下,然而鎮雄和宣威一在烏蒙山北麓,一在烏蒙山南麓,相距350多公里,其間山高路險,在交通閉塞的當年,僅憑雙腿行動,也非一朝一夕能趕得上的了。

通過烏蒙山迴旋,紅軍二、六軍團打亂了敵人的部署,把圍追堵截的主力和行動特別積極的中央軍萬、樊、郝、李4個縱隊及裴昌會師、郭縱隊一部拖得疲憊不堪,像包袱一樣遠遠地甩在鎮雄、畢節一帶,打破了顧祝同、龍雲等人慾將紅二、六軍團殲滅於鎮雄、赫章間的計劃。此後,紅軍二、六軍團迅速南下,並於23日在宣威虎頭山與滇軍激戰,殲敵千人,最終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掃碼閲讀 鎮雄黨史

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07 字。

轉載請註明: 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鎮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