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最後的進攻:黨衞軍輸得有多慘?蘇軍元帥:打得讓人尊敬
1945年初,英美在法國登陸,蘇軍拿下了匈牙利,納粹德國臨近覆滅。
回望自1939年開始的二戰,德國早期的侵略戰爭可謂順風順水。德軍用40天迫降法國,然後空中打擊英國,南下吞併巴爾幹半島,入侵北非,最後東進蘇聯。
但狂妄的納粹沒想到,被自己形容為“一棟破爛大屋”的蘇維埃聯盟,最後卻成為自己的掘墓人。蘇軍在1943年開始反攻德國,並於1944年發起“十次打擊”,十戰十勝,讓德國損失兵力500萬以上。
時至1945年,納粹德國大廈將傾,布達佩斯戰役失敗後德軍準備退守奧地利。但就在這時,納粹核心再次發揮了他軍事冒險家的天分,居然想用西線的殘兵敗將在東線組織一場反擊戰,做最後一搏。
這次行動就是二戰德國最後一次主動進攻——冬季春醒。冬季春醒行動爆發在匈牙利的巴拉頓湖,所以也被稱為巴拉頓湖戰役。此戰是納粹德國打出的最後一拳,也是納粹武裝黨衞軍的終場演出。1945年的初春,美麗的巴拉頓湖註定成為黨衞軍的傷心地。
那麼,納粹元首為何堅持要打這一仗?黨衞軍又在此戰輸得多慘呢?
一、永遠不會到來的“春天”
1945年2月,長達三個多月的“布達佩斯戰役”結束,蘇軍用優勢兵力圍殲了死守布達佩斯的德軍,城內的3萬德軍和4萬匈牙利軍隊全軍覆沒。至此,蘇德戰場基本大勢已定,德國失去了石油供給,工業能力透支,國內徵兵也到了極限,無法發動大規模的出擊。
蘇軍渡過多瑙河,只要一腳踹開奧地利的大門,德國本土就在眼前。
這時候從國防軍到納粹黨衞軍,所有將領都在討論怎麼防守,尤其是要在東線擋住來勢洶洶的蘇聯人。而在另一邊,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是蘇軍的尖刀,百萬紅軍一馬當先,跟白俄羅斯方面軍齊頭並進。此時收縮兵力佈置防禦,甚至準備和談、有條件投降,這才是1945年德國最明智的選擇。
但是德國有一位無比瘋狂的領袖,納粹核心此時依然不肯認輸,當“阿登反擊戰”和“布達佩斯戰役”雙雙失敗的消息傳來,這位軍事狂人的反應是勃然大怒,他認為是國防軍辜負了他的信任。此時在他眼裏,德國還沒輸,只要保住“戰爭經濟”,也就是匈牙利的油田,以及瑞典的礦石,德國就有還手之力。於是他堅決不允許將匈牙利拱手讓人,立即組織西線德軍東調,為他們補員補裝,意圖在匈牙利巴拉頓湖一帶打擊蘇軍。
此次行動正在初春時分,所以德軍給它起名為“冬季春醒”。
二、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
以純軍事的眼光來看,巴拉頓湖戰役就是一次賭博,而且是誇張的“孤注一擲”。在元首拿出自己的計劃後,德軍參謀部一片哀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讓德國最後的軍隊去送死,這些寶貴的軍力應該回到本土包圍柏林,但是他們的建議根本無法動搖納粹領袖的決心。
此時在匈牙利的巴拉頓湖畔,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正在前進,他們從情報人員處得到了德軍即將發起進攻的消息,這一計劃太過冒險,以至於從前線指揮官到蘇共高層都表示懷疑。經過“十次打擊”後,德國應該沒有多少兵力和裝備能發起進攻,蘇軍在匈牙利有百萬大軍,而德軍僅有30萬,還都是剛剛打了敗仗的殘兵。
在確認情報無誤後,蘇軍立即着手組織防禦,雖然他們不知道德軍要來多少人,準備怎麼打,但紅軍將領們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納粹核心知道僅靠匈牙利本地的守軍是不可能擋住蘇軍的,更別提發起反攻了。經過1944年到1945年的一連串內部動盪事件,元首已經對德國國防軍不抱希望,他只相信自己最忠誠的“衞隊”——納粹武裝黨衞軍。
因此,剛剛在阿登戰役中被美軍打敗的“納粹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奉命回到德國修整。這支部隊在阿登森林死傷慘重,因為缺乏燃油,大量的坦克、裝甲車、突擊炮被完好無損地丟棄,德軍被美軍追着屁股打,人員傷亡超過50%。
納粹高層決心讓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做“冬季春醒”的鐵拳,這支部隊在整個二戰中滿載榮譽。第6裝甲集團軍下轄第1、第2黨衞裝甲軍,二戰中赫赫有名的“元首師”、“青年師”、“帝國師”、“骷髏師”、“霍亨斯陶芬師”都在這支部隊。
很快,黨衞軍的精鋭們立即得到了優先的補員。1945年的德國內外凋敝,前線已經打光了一代年輕人,但在黨衞軍“青年師”的號召下,許多18歲的孩子依舊扛起了槍。黨衞軍依靠納粹思想,在國內徵召一批青年入伍,還從空軍、海軍以及周圍僕從國裏徵召納粹死忠,最終讓第6裝甲集團軍齊裝滿員,士氣高昂。
其中,“元首師”和“青年師”人數接近20000人,是東線德軍正常編制的一倍。除了補員外,珍貴的裝甲力量被全部補充到這批精鋭裏,第一裝甲軍擁有坦克和各種突擊火炮300多輛,其中重型“虎王”坦克50輛,豹式坦克100輛。
整個第6裝甲集團軍擁有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900多輛,虎王坦克上百輛,這是1945年德軍最後的家底了。元首孤注一擲,想用這一拳打垮蘇軍,重奪布達佩斯,讓蘇軍退回多瑙河以東。
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德軍不知道的是,自己從決定發起巴拉頓湖戰役開始,德軍的一舉一動就從未逃脱過蘇軍的視線。此時德國的失敗已經註定,所以德軍內部各種勢力蠢蠢欲動,情報部門早已被滲透得千瘡百孔,蘇聯對德軍的各種部署瞭如指掌。
烏克蘭第3方面軍在3月初部署防禦陣地,雖然德軍連續大敗,但是蘇軍仍然不敢輕敵。根據得到的情報,德軍此次調集南方集團軍羣和E集團軍羣,共出動50萬人,是自從庫爾斯克失敗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反擊。
蘇軍在巴拉頓湖修築陣地,烏克蘭第3方面軍擔任正面的防禦任務,而蘇聯裝甲軍佈置在側翼,準備等德軍進攻減緩後,對其進行穿插,包圍。
蘇聯紅軍在1945年達到了戰鬥力巔峯,蘇軍總共1500萬人,這是一支人類史上最龐大的軍隊,加上軍工的猛烈發展,蘇軍在武器上也具備優勢。Su100坦克殲擊車是德國坦克的剋星,豹式坦克在它面前沒有任何優勢;德國的虎王坦克雖強,蘇聯的IS-2重型坦克也不落下風,正面對轟時兩者勢均力敵。
蘇軍把前沿部隊分為兩個梯隊,防線總共三層,縱深達到50公里,以求最大化地遲滯德軍裝甲部隊。三道防線分別為警戒防線、主要防線以及二道防線,前方是步兵為主的鬆散陣地,以躲避炮擊,減少傷亡;中央主要防線是反坦克炮,大口徑火炮,以及迫擊炮組成的鋼鐵防線,最後面是機動部隊作為反擊力量,並隨時準備填補缺口。
這種多梯次,有彈性的防禦方式本來是德軍的拿手好戲,曾給蘇軍帶來巨大的傷亡。但蘇軍在戰爭中學習進步,最後“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蘇聯領袖下令:衞國戰爭已經到了勝利的關頭,英美盟軍即將攻入德國,蘇聯紅軍不能落後,所以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
為此,烏克蘭兩個方面軍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在正面30公里的防線上,蘇軍把反坦克炮全部搬來,其密度達到了誇張的每公里20門!每50米就有一門反坦克炮部署。以外,蘇軍將十幾萬地雷埋在美麗的巴拉頓湖畔,每公里佈雷5000顆,其中一半都是反坦克地雷。
天羅地網已經布好,只等德軍開始進攻。
四、黨衞軍的末日
1945年3月6日,德軍在巴拉頓湖南部集結完畢,黨衞軍第6裝甲軍的士兵們穿着嶄新的軍裝,駕駛着全新的虎王和豹式坦克來到前線。年輕的黨衞軍們士氣高昂,軍歌嘹亮,跟匈牙利本地的德軍完全不同。
東線德軍開始議論:是不是祖國真的有一支後援部隊,這場戰爭還有希望?
戰鬥打響後,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開始衝鋒,首當其衝的是“元首師”以及“青年師”,這兩支部隊裝備虎王坦克,作為突擊的前鋒。蘇軍的前方陣地被德軍轟炸,但是因為德軍彈藥有限,炮擊時間很短暫,而且不夠密集。
因此,當德軍裝甲師來到前線時,地雷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傷亡,坦克在前方開路,直到被地雷炸斷履帶才棄車步行。在走過雷區之後,蘇軍密集的反坦克火炮組成死亡防線,德軍在第一波進攻裏就失去了上百輛坦克。蘇軍早已嚴陣以待,大口徑火炮和機槍火力網讓戰場成為絞肉機。
蘇軍的防禦毫無破綻,但是黨衞軍第1裝甲軍還是衝破了蘇軍防線,“元首師”和“青年師”用虎王打開了防線,插入蘇軍防線5公里。第一天的交戰並未徹底打穿蘇軍防線,第二天黨衞軍第2裝甲軍兩個師前來增援,第1裝甲軍終於擊穿了防線,並且前進了20公里之遠。
3月9日,德軍打穿了蘇軍的三道防線,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托爾布欣元帥大驚失色。他請示最高層馬上讓坦克部隊穿插支援,但是這一要求被嚴詞拒絕。托爾布欣元帥命令近衞步兵師死守陣地,蘇軍士兵視死如歸,終於在夜間擋住了德軍的進攻。
3月10日,德軍再次增兵,但是未能前進一步。巴拉頓湖戰役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步兵、裝甲兵在陣地上互攻,戰壕多次易手,士兵們甚至進行了白刃戰。
3月14日,德軍戰線足足4天沒能推進,納粹高層很憤怒,前線德軍別無選擇,最後的預備軍被派上了前線。但是因為“元首”和“青年”兩個核心裝甲師的坦克大量被擊毀,士兵傷亡三分之二,德軍無法再取得任何戰術上的勝利。
3月16日,蘇軍開始反擊,德軍來不及佈置防禦,在蘇軍衝擊下撤退,巴拉頓湖戰役結束。
五、“他説我們是懦夫”
巴拉頓湖戰役總共進行10天,德軍傷亡4萬人,而重裝備的損失更加致命。500多輛寶貴的坦克被擊毀或拋棄,600多門大炮被毀,還有大量汽車和殲擊炮損毀。德軍打光了一半的裝甲軍,最後在蘇軍坦克的反攻下發生潰逃,蘇軍摧枯拉朽地打穿了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
充當前鋒的“元首師”、“青年師”、“帝國師”等部隊減員達到70%,打得可謂相當英勇和慘烈。
在戰後托爾布欣元帥呈給蘇共的戰報裏,他稱讚了這次戰役中德軍的戰鬥力,尤其是黨衞軍的意志力。這些年輕人的英勇絲毫不亞於紅軍精鋭的近衞師,“(黨衞軍)他們趟過雷區,頂着火炮前進,在反攻前,我沒有看到德軍有撤退跡象。他們差點就擊穿了防線,這些年輕人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這場戰役之後,烏克蘭第3方面軍乘勝追擊,直接向奧地利發起進攻,德軍的進攻終於演化成東線大潰敗,自此再也沒有什麼部隊能阻攔紅軍了。
當巴拉頓湖戰役失敗的消息傳到柏林,納粹元首十分震怒,畢竟他對這次戰役期望非常之高。這是他顯示自己“軍事天才”的神來之筆,而且黨衞軍也人員齊整,他覺得打敗紅軍,起碼阻止紅軍是最基本的結果。沒想到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輸得慘不忍睹,在退到奧利地後,整個集團軍僅剩6輛坦克,這讓元首無法接受。
元首聽了前線傳來的戰報,雖然戰報中描寫了以“元首師”和“青年師”為首的黨衞軍如何英勇,但是納粹核心毫不買賬。他下令:“讓元首師和青年師的士兵摘掉繡着我名字的袖標,他們在戰場上的懦弱之舉告訴我,這些部隊已經沒資格享有這一殊榮。”
元首命令這些剛剛從戰場上逃生,臉上血水未乾的年輕人交出袖標和軍旗。黨衞軍士兵們難以置信,自己在前方為德國浴血奮戰,而心中的偶像卻拋棄了自己。
黨衞軍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約瑟夫·迪特里希將軍抱怨道:“我三分之二的士兵們都埋在黃土之下,而他卻説我們是懦夫。”摘標事件對黨衞軍士氣打擊非常之大,巴拉頓湖成為納粹武裝黨衞軍的絕唱。在此戰後,黨衞軍在歐洲的耀眼戰績成為歷史,事實證明只憑忠誠和勇氣,無法在現代戰爭裏製造奇蹟。黨衞軍唱着軍歌而來,卻帶着屈辱而去,在一個多月後,柏林之戰會將他們全部埋葬。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納粹“春季覺醒”紀念巴拉頓湖戰役60週年》,施徵
2、《“帝國”的末日之路 納粹黨衞軍第2裝甲師戰史簡編》,劉棟、林誠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