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雖然《大秦賦》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國的君臣,但是,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秦國和山東六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所以,在《大秦賦》中,其他諸侯國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本文所要説的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公元前238年),羋姓,熊氏,名完(《史記》作元),戰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

在戰國後期,秦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遠超山東六國了。當然,對於楚考烈王等山東六國的君主,並沒有放棄抵抗,而是積極合縱攻秦,以此試圖遏制秦國的擴張勢頭。以下,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歷史上的楚考烈王。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具體來説,楚頃襄王在位時,將熊完(楚考烈王)立為太子。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完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完。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和《大秦賦》中的嬴異人(子楚)一樣,熊完(楚考烈王)也有在其他諸侯國當質子的經歷。換而言之,在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互相派遣王子當人質,是比較普遍的情況了。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熊完逃回楚國。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擔任令尹,將淮北十二縣封給他,號春申君。同年,楚考烈王由陳國故都陳郢(今河南淮陽)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對於楚考烈王來説,之所以遷都壽春,顯然是為了遠離秦國大軍的鋒芒。早在楚頃襄王在位時,白起就曾率領秦軍攻佔了楚國都城,也讓楚國由盛轉衰,走向了衰落。

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秦國對楚國發起進攻,以試探楚國態度。春申君黃歇為奉行其“親秦附秦”策略,割讓州陵(今湖北咸寧西北)給秦國,楚國勢力更加衰弱。在穩住楚國之後,秦昭襄王將注意力放在了三晉身上了,這成為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相繼爆發的重要背景。公元前260年,秦國和趙國不斷調集大軍,在長平一帶展開了一場戰略決戰。

在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用趙括取代了廉頗,結果被白起擊敗,這讓趙國失去了40多萬大軍。公元前259年(楚考烈王四年),白起想乘勝進圍趙都邯鄲,攻滅趙國。範睢妒忌白起功勞,以秦軍疲勞應休息為由,建議允許趙、韓割地請和。秦昭襄王同意,但是,等到秦軍撤退後,趙國拒絕獻出城池。於是,秦昭襄王發動了針對趙國都城邯鄲的戰役。秦昭襄王派出了王齕這位名將,以此日夜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到了公元前257年,雖然趙國上下同仇敵愾,卻依然難以抵擋下去了。於是,平原君趙勝來到楚國求援。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趙平原君一行來到楚國,向楚考烈王陳述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趙平原君回國後,楚國出兵救趙。與此同時,魏信陵君懇請魏安釐王寵姬如姬竊取兵符,擊殺晉鄙,領兵大敗秦軍於邯鄲城下。由此,在魏國、楚國、趙國三國大軍的夾擊之下,秦軍大敗,邯鄲之圍得到解除。對此,在筆者看來,通過救援趙國,擊退秦軍,楚考烈王在山東六國之中名聲大振。對於《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就是以邯鄲之戰作為開篇的,比如呂不韋就是在邯鄲之戰爆發時,帶着嬴政的父親異人逃回秦國的。

邯鄲之戰後,秦國休養生息,這給山東六國帶來了喘息之機。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當然,秦孝文王的在位時間非常短暫,只有三天。秦孝文王去世後,子楚即位,這就是秦莊襄王。對於秦莊襄王這位君主,在呂不韋、蒙驁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繼續蠶食山東六國的疆域。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所以,到了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魏、趙、韓、楚、燕五國組成聯軍,由魏信陵君魏無忌指揮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南地區)大敗秦軍,並追至函谷關後撤軍。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獲得了勝利。對於楚考烈王來説,在位期間積極參加合縱攻秦的戰役。除了公元前257年的邯鄲之戰、公元前247年的合縱攻秦之戰,楚考烈王所在的楚國,還和趙國等諸侯國聯手,於公元前241年發起了蕞之戰。看過《大秦賦》的朋友,應該會對這場戰役比較熟悉了。

在這場戰役中,楚國項燕,趙國龐煖等將領率軍攻打秦國,一度來到了非常接近咸陽的蕞城。如果聯軍可以更進一步的話,説不定就能包圍秦國都城咸陽了。當然,在秦王嬴政、呂不韋等人的冷靜指揮下,秦軍最終擊敗了山東六國組成的聯軍。在蕞之戰後,山東六國的合縱攻秦之戰到此結束,這也意味着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難以阻擋了。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最後,除了合縱攻秦之外,楚考烈王在位期間,還派春申君黃歇消滅了魯國。魯頃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魯取徐州。魯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魯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到了公元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因為主要講述的是秦滅六國的故事,所以魯國、衞國等依然存在於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自然也就沒什麼戲份了。對於楚考烈王來説,吞併魯國之後,客觀上擴大了楚國的疆域,也讓楚國的重心逐漸東移。而這,無疑是楚國能夠堅持到公元前223年才滅亡的重要原因。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楚幽王繼位。在楚考烈王回國之前,已在秦國生有一子名啓,被秦國封為昌平君。對於昌平君來説,是《大秦賦》中的秦國丞相。雖然昌平君曾協助秦始皇嬴政平定嫪毐之亂,但是,在秦滅楚之戰的時候,昌平君羋啓作為楚考烈王之子,還是背叛了秦國,被項燕立為楚王。由此,對於楚國最後幾位君主,也即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昌平君羋啓等,都是楚考烈王之子,這在戰國時期,自然是比較罕見的情況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43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