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歐洲範圍內為數不多的工業大國,其工業製造能力自然不會差。在1870年法德戰爭之後,德國利用戰爭所獲取的金錢,進行了一系列的工業建設。而且還深入應用新技術,並推崇發展研究新技術,致使德國能夠能夠實現快步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的工業生產規模非常大,總值竟翻了4倍之多,整個經濟規模就佔了全球的七分之一,穩居世界第二,僅排在美國的後面。
一戰之後,德國在多方面遭受重創,但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重新整理問題並進行解決,隨後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場戰爭對於世界的影響巨大,直接導致全球格局發生改變,二戰戰敗後的德國雖然延續了一段時間的分裂狀態,但統一後的德國依然擁有之前的基礎,並將發展之路繼續延續了下去,很快就成為了經濟科技大國。雖然德國現在放棄了在軍事力量上面的快速增長,但利用它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的突出能力,在經濟和科技上不斷引領歐洲大陸不斷髮展,可見,德國的逆生長速率多麼快。
現如今,德國人的想法同1929年時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個時代的德國人,喜歡和平富裕的生活,並不願意再發生戰爭,不盲目崇拜軍事,認為目前的情況已經足夠滿足本國的軍事防禦需求。可是在上個世紀,德國在經歷了一戰的戰敗以後,不菲的戰爭賠償使得德國人進入了貧困時期。當1929年德國步入了經濟大蕭條後,給了德國人致命一擊,在當時,德國最多的就是失業工人,他們生氣、無奈,期待能夠獲得強盛的國力,在整個歐洲都可以獲得其他國家的尊重。在二戰正式爆發前,德國憑藉着眾多經濟政策及社會基礎建設的實施,創造了屬於德國的經濟奇蹟,每年的經濟增速均超過了20%,人們意氣風發,軍事力量也因此獲得了質的飛躍。
在二戰前雖然德國經濟發展快速,世界上存在危機,增速來自政府大發國債,國家四處高建設,從擴大國內的軍需市場開始,增加國內人民的就業率。軍備太多了,他們需要發動戰爭,將這批物資個用掉,去拉動經濟增長。 1931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那是希特勒並沒有想到兩個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英法之間會發生戰爭。簡單説來,發動侵略戰爭,並不在德國的計劃中。德國的軍事實力早已經領先世界,工業製造水平和人口也是超了英法一大截。再加上德國的效率高,戰術又符合現實,德國的進攻猛烈,歐洲的大半領土都被他收入囊中。
德法戰爭勝利後,德國入侵英國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所以德國就把槍炮對準了蘇聯。然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不可小覷。德軍原計劃入侵蘇聯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月不説,而且蘇聯還提前就進入了寒冬,本來想短時間內拿下蘇聯,卻在蘇聯戰場停留了很多日子。加上英美兩國慷慨解囊,蘇聯又在崩潰的邊緣恢復過來,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慘敗,因此也徹底輸掉了二戰。
二戰德國雖然犯下了屢屢罪行,但不可否認的是二戰德國的確非常強大, 其主要還是在於它工業能力的強大,一戰後的德國,雖然德國最終戰敗,其國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都受到了巨大打擊,但唯獨在工業能力這一塊,德國實力卻依舊保留完整,畢竟當時的戰爭沒有威脅到德國本土,但也正是憑藉着工業的這一資本,讓德國即使在淪為戰敗國的情況下, 依然能夠快速崛起,在德國的飛速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提到的一個關鍵角色就是——美國。一戰後,美國曾對德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可以説德國經濟快速恢復,離不開美國資本的注入,但美國人在對外貿易上,對德國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使得德國生產的商品不可以銷往美國,而其他市場也被英法等老牌強國所壟斷,在這樣一個困難的局勢下,德國果斷選擇了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戰爭,強行打開市場,獲得利益。
但是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工業日以繼夜的搞生產,甚至還達到了擁有210萬台機牀的一個巔峯,比美國曾經170台的記錄還要多,工業產值最高時,佔據了世界總份額的13.2%,正因有如此之多的戰爭機器作為支撐,才締造一支強大的德國精鋭之師,常年的戰爭,也讓後來的德國出現了資源結極為匱乏的問題,包括後來美國曾戰略轟炸德國,摧毀了德國的大量工廠,工業生產能力大大降低,這無疑也給德軍的戰鬥力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沒有了軍備物資的儲備和及時補充,
在軍事發展上,德國也是位於歐洲前列的。第一,德國的科技發展迅速,自然軍事技術也不會弱,武器裝備自然也是世界級的。其次,德國的士兵都經過系統的訓練,專業素養自然不會低。在多方面的訓練、教學、培養之下,德軍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一支軍隊力量,是其他歐洲國家經過很多年的努力也無法齊肩的一大目標。戰爭要想成功發動,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兵員以作支撐,對於士兵的大量調動德國是沒在怕的,在戰爭初期的時候,德國就擁有100個步兵師、6個裝甲師,12000人是一個師的最低人數。再配上重裝甲就更顯威力,因此當二戰時期時,德國才能歐洲大陸上橫行霸道。
戰爭時期軍用物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德國強大的軍工產能在二戰時期保證了其強大軍力,德國在1940年的粗鋼產量達到了2154萬噸,其粗鋼產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在整個二戰當中,德國共生產34402架轟炸機,戰鬥機有65496架,攻擊機產量1724架,還有超過5萬輛的陸軍裝甲坦克車數量,加上各式火炮16萬門,説實話,美蘇兩國的產量甩德國一大條街,但是德國面積遠小於美蘇,資源也不充足,而且很晚才進行全國動員,因此可以有這樣的產量已經是超水平發揮的程度了,況且在全球範圍內,德國當時的產量也是排的上號的,極大程度地在戰爭前中期保證了德軍的後勤供給。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德國所具備的武器裝備非常精良,對於當時來説,可以稱得上是世界領先的技術水平武器。不僅種類豐富,使用時非常結實,不易損壞。相較來説,很多同盟國的武器裝備無法與其進行比較,不僅品種不齊,武器的質量也存在很大差距。在高端裝備方面,德國在研製這方面的技術水平也非常高,發展速度也是極快的。全球第一款且在實戰中進行運用的巡航導彈,當然是德國的v1系列導彈。世界範圍內的第一款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就是德國的go-229戰鬥轟炸機,以及me-262,第一款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這些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以後飛行器的發展,還有德國的stg44突擊步槍,也是德國在軍事史上的一大發展成就,由此可見,二戰時期的德國在進行武器設計製造時所運用的技術非常先進。
在中國有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俗語“再窮不能窮教育”,德國應該也深刻領會過這句話的含義,在國內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據史料記載,德國是最早這麼做的國家。一戰結束後,在迫切需要恢復經濟的背景下,依然沒有放鬆對國民教育的推動。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國民眾差不多就都完成了小學學業,起碼每個人都是能説會寫的。再加上極端種族主義在全國的蔓延,大家都極端好戰。擴充了不少兵力。對各個行業的尖端人才也是不吝嗇資源的給予,不但送到國外深造,投入了很多資金讓他們吃穿不愁生活愉悦。這些人才在戰爭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他們研製的高新武器都裝備到了軍隊上,讓盟軍傷亡慘重。
如果一場戰爭的打響只是為了個人私利,那麼這場戰爭也無法贏得最終的勝利。哪怕是像德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在二戰中也只能接受失敗的命運,舉國上下也無法避免的從興盛走向了衰敗。當德國終於承認投降之後,在巴黎召開了一場戰勝國之間的會議,18個戰勝國都悉數到場,好好的清算一番德國的具體罪狀,商量德國在戰後應該要如何向其他國家進行賠償。首先德國在當時的所有海外資源都被分給了其他戰勝國,另外,還有鉅額的賠償金在等着德國。不但需要德國全國人民共同承擔這筆賠付金額,而且德國土地還被劃分了,分成了西佔區和東佔區兩個區域。同時,對於德國國內的政治以及軍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削減,特別是當時的德軍國防軍也在這一政策下被迫解散,只保留了一支防衞軍。即便德國在數年以後又創立了全新的聯邦國防軍,但是在兵力配備上一直不多。
爆發世界大戰的最根本因素,都是由於帝國主義的貪慾擴張到全世界造成的,但戰場確實加速了整個世界的融合和交流,拿中國舉例,以前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也是勢不兩立,可是打着架的時候,雙方的文化其實也在交流,為我國成為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縱然國家之間也冷戰過,但是大家都不想在打仗了,渴望和平的心情蔓延於全球,特別是手握重兵的國家,明白了輕易不能發動戰爭。並且看看德國,就會明白想靠武力贏得一切是多麼的愚蠢。依然有人想脱離全球化,一心想稱霸,強行違背歷史發展趨勢,它就會是第二個二戰時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