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而在三國之中,也分別有各自出名的謀臣虎將,征戰四方。而在蜀漢麾下,也有實力不俗的五虎上將,作為蜀漢的大殺器。而其中,位列五虎上將第一名的關羽,更是值得人們注意。關羽作為三國中頗有名氣的武將,其戰績與實力自然都不可小覷。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卻並非是其的戰績。
關羽此人生性重情重義,而忠義之心也無比的令人敬佩。在關羽被曹操所伏,歸順曹操時,即便曹操用寶馬香車、高官美女誘惑他,關羽也未曾動心。而在得知劉備的下落時,關羽更是義無反顧的想要即刻動身,與劉備匯合,開始自己的千里尋兄。而正因關羽動身匆忙,並未得到過關文書,不得已過五關斬六將。但為何關羽獨獨放過夏侯惇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夏侯惇的實力不俗,關羽與其對抗,或許得不到好處。
其實簡單分析一下,關羽雖然在追尋劉備的過程中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但這六將,顯然都並非什麼出名之人,甚至連三國時期的二三流武將都算不上。自然,他們對敵幾乎可以排在三國第一猛將位置的關羽,接連被其斬殺才實屬正常。但是而後追趕過來的夏侯惇,顯然與前六將有所不同。
很顯然的是,夏侯惇的實力要遠高於被關羽所斬殺的六將的。這一點從夏侯惇的戰績分析便不難看出。夏侯惇曾與呂布對戰過三次,一次發生在虎牢關之戰後。董卓欲挾天子遷都,曹操率兵追趕,後於滎陽遭到呂布阻擊。
而夏侯惇此時"挺槍躍馬,直取呂布。"可見其之勇猛。而其第二、三次對陣呂布,則分別是在濮陽之戰與六將圍攻。雖然未戰勝呂布,但也足以見其實力不俗。
而夏侯惇的戰績其實也遠不止於此。無論是對戰呂布,還是後來對戰趙雲,他都並未吃虧。相比於前幾位好磋磨的武將,夏侯惇自然不是一個好對付的敵人。
而關羽在接連過五關斬六將,奔徙千里之後,體力也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而此時若對戰夏侯惇,勝負尚且難分,更何況夏侯惇身邊還有幾百士兵呢?
第二、關羽急於投奔劉備,並無心與夏侯惇對敵。
上文也曾提到,關羽之所以過五關斬六將,是想要趕快投奔自己的結義兄弟劉備的。而其的目的,自然不在於斬殺多少曹營武將。而這一點,在演義中也同樣有所表現。在《三國演義》中,當關羽斬殺最後一將秦琪時,他曾説了這樣一句話:"吾非欲沿途殺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為負恩之人矣。"
而這句話的意思同樣也不難理解。關羽並不想斬殺曹操的武將,但因為他們一再的出面阻攔,關羽迫不得已,也只好提刀開路,接連斬殺六位將領,試圖快刀斬亂麻,儘快脱離曹軍屬地,追尋劉備的蹤跡。
而早在關羽答應歸順曹操時,便説過早晚會投奔劉備。所以在夏侯惇追來時,關羽才會有此一言:"汝來趕我,有失丞相大度。"
而關羽同樣也清楚,若無自己,兩位嫂嫂在亂世之中恐怕也難以有安穩的日子。而其的性格又是格外重義,自然對於兩位嫂嫂的安危,看重的要遠重於自己的性命。否則在其與劉備相遇之後,又有何顏面再去面對劉備呢?而關羽知曉自己的當務之急,是要趕快與劉備匯合,自然無心與夏侯惇對敵。
第三、關羽此事本就負了曹操,欠下人情,自然不想多生事端。
上文也説了,關羽重情重義,雖然其內心始終屬於蜀漢,但面對曹操待其的恩情,自然也不會輕易忘懷。況且關羽也清楚,自己不告而別,又接連斬殺曹操的幾員大將,於情於理都是錯在自己,辜負了曹操的一片愛重,欠下了曹操的一個大人情。
而前幾位將領或許對於曹操而言不算什麼,但是夏侯惇則完全不同。夏侯惇是夏侯嬰之後,與夏侯淵一樣,是曹操的本家兄弟。
不僅如此,夏侯惇還是跟隨在曹操身邊,打拼多年的元老級人物,在曹操心中的地位自然也可想而知。若是關羽又再傷了夏侯惇,欠下曹操的情誼,恐怕更難償還。或許也正是因此,關羽才並未對敵夏侯惇。由此可知,關羽並未斬殺夏侯惇的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夏侯惇實力不俗,二是關羽無心對敵,三是關羽不想再惹事端。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