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經過不懈努力,終於逼近北京城。此時,明朝最後的精鋭部隊關寧鐵騎遠在山海關,統領八十萬大軍的左良玉有意拖延,不敢來京勤王。崇禎身邊已經無兵可調,從寧武關到北京城,大明守將一路獻關投降,就連京城大門都已經被太監打開。大明的覆亡,只在彈指之間。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李自成進京

然而此時,李自成似乎並沒有直接滅亡明朝的打算,他派遣開城門投降的太監回去找崇禎秘密商議,向崇禎提出議和。《小腆紀年附考》記載:“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羣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崇禎皇帝朱由檢

從《小腆紀年附考》的記載可以看出,李自成在攻入紫禁城之前曾經向崇禎提出議和,要求崇禎封他為西北王,犒賞他的部隊,如果崇禎同意,他便不會進攻紫禁城,甚至願意幫助明朝肅清其他的賊寇,並且幫助明朝抵禦清軍。那麼,已經沒了退路的崇禎,為何不願意同意議和,哪怕只是暫時性的,為自己獲得喘息之機呢?真相其實很殘酷,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第一:崇禎已經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影視劇中的孫傳庭

早在幾年前,崇禎帝的手下還有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洪承疇等大將。也有足夠的勁旅去壓制農民軍。而隨着曹文詔、盧象升、孫傳庭的戰死,洪承疇降清,崇禎手裏,只有一個不太聽話,而且十分畏懼李自成的左良玉。之前崇禎命令左良玉勤王的時候,面對京師十萬火急的狀況,左良玉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思,只是擬了一份作戰計劃命人送到北京。很明顯,左良玉已經完全沒有抵抗李自成的信心,而且崇禎已經指揮不動他了,而子崇禎即位至今,國家內憂外患均無緩解,反而愈演愈烈。而崇禎斬殺袁崇煥,逼死盧象升,折磨孫傳庭等事情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喪失人心。所以無論是在百姓還是在大臣心中,都覺得崇禎的皇位應該做到頭了。甚至崇禎自己都覺得,自己唯有已死謝罪,雖然有“諸臣誤我”的客觀原因,但是崇禎自己的責任也是不可能推得掉的。所以即便是獲得喘息之機,失去民心和聲望的他也很難再東山再起。

第二:崇禎根本不相信李自成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影視劇中的李自成

李自成在出徵之前就已經在陝西稱帝,打到北京了卻要跟崇禎議和,甘願當個西北王,不要説崇禎不信,恐怕連老百姓都不信。要知道在之前反明的起義軍領袖中,李自成可是最頑強的一個,他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投降,投降之後也會很快反叛。現在李自成離推翻明朝只差最後一步,怎麼會主動乞降呢?在崇禎看來,李自成在這個時候請求投降,只可能有兩個出發點,第一就是在故意羞辱崇禎,逗崇禎玩兒。第二種則是要效仿三國時期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旦李自成掌握了崇禎,就能夠借崇禎的名義輕鬆解決除自己根據地之外的明軍,可以省去不少麻煩,最後再搞個什麼禪讓的儀式,把崇禎逼退位之後除掉他。崇禎皇帝雖然不算是明君,但是他也是個機智聰慧的人,李自成的這些想法自然不可能瞞得過他。在崇禎看來,不管李自成是戲耍自己還是利用自己,都是他不可能會接受的。

第三:大明皇帝的風骨和尊嚴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大明祖訓

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之初就定下祖訓:“大明朝從今往後,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自成的議和條件中是讓明朝將陝西,河南等地割讓出來,讓他自立為王,這已經違背了明朝皇帝的祖訓,有着強大自尊心的崇禎皇帝是不可能接受的。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皇帝沒有能夠守衞好大明的江山,但他依舊是一位頗有風骨的皇帝,寧願自盡而死,隨着大明一起滅亡,也不願揹負亡國之君的罵名屈辱而活。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煤山自縊

崇禎皇帝雖然不能稱為一代明君,卻也是一個勤奮用心,聰慧機敏的皇帝。碰上內憂外患的時局,國家又連年天災,大臣們結黨營私不幹正事,對手又是李自成、皇太極這樣的高手,他雖然失敗,卻也已經盡力。

所以崇禎究竟為什麼不願意和李自成議和?其實是他無法答應,除了以身殉國,保留大明帝國最後的尊嚴之外,他已經別無選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0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崇禎為什麼寧死不接受李自成的議和條件?真相其實很殘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