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成語''掩耳盜鈴''指的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竊一碰就會發出聲響的鈴。盜賊自己聽不到聲響,便以為其他人也沒有聽見,這樣的盜竊手段無疑是愚蠢的。所以,人們將''掩耳盜鈴''視為自欺欺人的代名詞,是愚蠢與貪婪的最佳組合。
但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歷史人物卻活用了這一成語,使之成了名垂千古的高明之策!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隋煬帝卻躲避於江都行宮,繼續過着花天酒地、荒淫無度的生活。江山就要改換主人,這一點已成為天下英雄的共識,因此各地稱王稱霸的人蜂擁而起。李淵雄居太原,也動了奪取天下的心思。
一、李淵起事的背景
李淵要起事,就要儘快地佔領長安,有了長安及周邊的關中地區,那退可守,進可攻。在天下紛紛的局面下極為有利。但是他有一個近患,一個遠憂。近患是他的兩個副手,即王威與高君雅,他們跟李淵不是同一條心的。遠憂是北邊的突厥,突厥本已稱臣於大隋。但形勢變了,突厥強盛起來,對太原構成威脅。而且突厥還扶植了兩個內地割據勢力:佔領着馬邑的劉武周、佔領着朔方的梁師都,他們想擴大勢力,隨時會對太原發起進攻。
對於近患,李淵設了一道''鴻門宴'',將王、高兩位副手請來喝酒,城外街道讓李世民派軍全部守住。酒過半酣,來了一個報信的,説是王、高二位勾結突厥,密謀佔領太原。王、高二位不及辯護,就被關了起來。過了兩天,有人發現突厥騎兵在城外出沒。這成了王、高勾結突厥的''證據'',李淵就將他們殺掉了。
對於外憂,涉及兵強馬壯的突厥,李淵不敢大意,更不敢貿然行事。他與手下君臣反覆商量。由此產生了''掩耳盜鈴''之計策。
二、''勾結突厥''
太原城軍民最害怕突厥來犯,這是王威、高君雅迅速被處死的民情基礎。但是他們是頂着''冤枉''而死的,真正想要''勾結突厥''的不是他們,而是李淵自己。李淵要進兵長安,太原必然空虛,這樣的情況下,不僅突厥會南下劫掠,劉武周、梁師都等勢力也會趁機佔便宜。後方不穩,前方難以取勝;萬一前方失利,後路又斷,那真成了遊魂野鬼,遲早要覆滅。
此外,要南下長安,再進中原,得天下之地,沒有強大的兵力可不行。李淵自己統領的太原軍士,多數是步卒。步卒機動力差,衝擊力小,遇到騎兵,難以取勝。要有軍力強大,就要有龐大的騎兵。在當時,出產良馬的地區,一個在關中之西的隴右,一個在塞外之草原即突厥控制地區。李淵必須得到突厥騎兵的幫助,否則難以持久。
藉助突厥的力量,這體現了李淵高超的戰略觀。在當時,太原城居民屢受突厥荼毒,無不深惡痛絕,絕沒想到要與之聯合的。
三、向突厥''稱臣''
在斬除王威高君雅之後,偵察人員回報説突厥遊騎已退。太原城民非常高興,李淵手下的文武大臣也來道賀。李淵卻説:''不用道賀,看我把突厥人召來使用。''能打突厥打退已是十分難得,還能將突厥使而用之,這得多大的本事?羣臣十分驚奇。
但李淵已有''良謀''在胸。這一''良謀''不能事先説出來,也不能大肆宣傳,因為它是向突厥''稱臣''。這一舉動完全違揹人們的常識!當時突厥可汗是始畢可汗,他是啓民可汗的兒子,而啓民可汗完全是隋朝一手扶植起來的。隋朝利用反間計,袪強助弱,將勢力強大的突厥可汗一一擊敗,卻將勢力最小的啓民可汗扶上了大汗之位。當年隋煬帝西巡,啓民可汗率手下重臣袒背跪迎,恭敬之情無以言表。如今雖然天下大亂,但隋朝名義上還存在,隋煬帝還在江都活着,怎麼可以向昔日的''虜臣''稱臣呢?
但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李淵考慮的是利害,不是膚淺的華夷感情。李淵派了劉文靜出使突厥,向始畢可汗稱臣,並帶了自己的親筆信。劉文靜足智多謀,是李淵的重要謀士。
四、''掩耳盜鈴''
在親筆信中,李淵主要寫了兩點:
(一)自己要舉兵從江都把煬帝接回來,希望突厥相助;(二)事成之後,獲得的寶物全部由可汗處置。
在這封信中,''接煬帝回來''是''掩耳''之舉,誰會把一個殺戮無常的人救回來?誰會去救一個快要倒塌的舊王朝?''處置寶物''是''盜鈴''之舉,這是李淵給突厥的一個實利。
始畢可汗看了李淵的信,回了一段話,大意有兩點:(一)根據隋煬帝的為人,會殘害李淵攻打突厥;(二)希望李淵做天子,那樣的話,一定派兵相助。這裏可以看出:突厥對於李淵提出的第二點沒有疑問,但是對於第一點卻存在差別。
在這回復中,可汗把李淵的掩飾之舉給去掉了。突厥的個性就是明打明搶硬着來。你李淵想要自己做天子,那就去做好了,不要打着隋煬帝的旗號;我突厥要搶奪寶物,也直接去搶,更不用打着隋煬帝的招牌。
劉文靜把可汗的信帶回。李淵手下的大臣們認為突厥的幫助超過了期望值,都十分高興,紛紛''慫恿''李淵稱帝。但是李淵棋高一招,他看到了自己的要求與可汗的回覆之間的差別,自己設想的''掩耳''之舉,沒有得到接受,反而被魯莽地反駁了。所以他認為不能按可汗的話去做。
然而,突厥的兵非借不可,否則根本無法打下長安,再別説定鼎中原了。他再與劉文靜等人商議,想出了新的''掩耳''之法。
劉文靜再次出使突厥,告訴可汗李淵的意思:(一)立楊侑為帝,以保留隋室。(二)希望可汗借兵,入長安後,人口土地歸李淵,金銀財寶歸可汗。
這段話中,李淵將上一次雙方同意的條件進行了具體化,即長安城的財富全部歸突厥,以此利誘可汗;又將上一次雙方有歧意的條件進行了折衷,立了一個新帝,把雙方討厭的隋煬帝放棄。
這樣一來,李淵看重的''掩耳''之舉,依舊存在,而自己與突厥所追求的實利都得到了滿足。
始畢可汗聽罷,非常開心,派了兩千騎兵交給李淵,並贈送了良馬千匹。
五、李淵''掩耳''的原因
對於聯合突厥卻舉着大隋旗號的策略,李淵自己評價説:''此可謂掩耳盜鈴,但逼於時事,不得不爾。''李淵所説的時事,有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隋室尚有影響。百足之蟲,死而後僵。隋朝統一了中華,消除了南北朝以來二、三百年的分裂,這一功績可與秦皇漢武比肩。而且,隋朝基礎建設規模龐大,經濟社會發展極為迅速,國力之強,前所未有。雖然有隋煬帝橫徵暴斂,但很多人只是認為國君不行,而不是大隋不行,希望回到隋文帝時代。這是一種普遍的民情,李淵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其次,利用好自己的''資源''。李淵家族自北周以來,就世襲有''唐國公''的尊號,而且,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李淵的姨母。李淵既是大隋重臣,又是皇親國戚。他打起扶助隋朝的大旗,號召力很高,權威性很強,隋朝殘留''資源''就會由他掌握。
再次,有利於保持隱密。李淵的目標在於攻克關中。當時,中原地區實力最強者,先有楊玄感,再有李密,後有王世充,他們都瞄着關中,只是一時失誤,才沒有採取行動;而隴西地區也有薛舉父子盤踞,他們在窺視關中。李淵要在羣雄中,快速搶到長安,必須保持行動的隱蔽性。如果大張旗鼓,先稱個天子,那天下英雄受到震動,會採取一切行動阻止李淵的擴張。
這三方面的考慮,説到本質上,是一種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即把自己的盟友擴大,潛在的敵人縮小。
六、''掩耳盜鈴''的效果
李淵打着隋朝的旗號,聯合''仇敵''突厥,得到了兩方面的好處。一是後方安全了,有了突厥的支持,劉武周等勢力不敢在侵擾太原;二是兵力增強了,有了突厥騎兵,關中地區很快被收入囊中。
在打下長安後,李淵繼續以隋室重臣自居,派人四處遊説,把很多州縣納入自己的控制範圍。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川蜀地區的歸順,這成了李淵的糧倉兼進攻南方的基地。
在得知隋煬帝的死訊後,李淵馬上就把楊侑給廢黜了,自己登基做了天子。此時,''盜鈴''已然成功,完全不需要再掩飾什麼了。
七、''掩耳盜鈴''的普遍性
李淵如果沒有采取''掩耳盜鈴''的策略,會是什麼結果呢?歷史不能假設,但可以有相關史實作為參考。
在秦末時期,陳勝吳廣發動起義。陳勝的策略十分大膽,在打下幾個小縣城之後,就自立為''王'',建立了一個規模較小的''朝廷''。朝廷雖小,五藏俱全——宮女太監都有一大堆,軍國大事交付給奸滑弄臣——所以很快敗亡了。
反之,藉着舊朝的旗號,卻容易成事。比如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時,沒有急着稱帝,而是擺出一副為''義帝''——有名無實的楚懷王——打抱不平的姿態。而項羽早就把這個無用的''義帝''處死了。所以二人對抗時,劉邦就佔據了道德上的優勢,可以爭取更多的民心。
再如劉備,在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到處打着''大漢皇叔''的旗號,得到了很多支持者。像徐州牧陶謙甚至願意把城池讓給他。劉備在打下西川后,也沒有立即稱帝。只是在聽得到漢獻帝遇害的''傳聞''後,''大哭數日'',才''不得已''登基,但國號還是稱為''漢''。——劉備的''掩耳盜鈴''之術可謂十分高超。
結語:
''掩耳盜鈴''的普遍存在,體現了權力角逐者的虛偽與霸道。他們''掩''起自己的耳朵,是要求其他人也跟着''掩''起耳朵。誰要是指出他''盜鈴''的真相,那立即招來殺身之禍。
李淵在爭奪天下過程中,表現了不同一般的遠見。他的命運最初決定於突厥,卻能以''掩耳盜鈴''之計,將利益最大化,從而取得了攻佔長安的先機,奠定了唐朝的基業。
參考資料:《舊唐書》《三國志》《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