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這一話題又一次引發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説“又一次”,是因為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經媒體梳理,從2017年至今,就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山東等十餘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台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行為。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察,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留作業、批改作業,是老師教授學生知識、瞭解學生學習狀況所必不可少的手段。而且早在2008年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也已明確規定,教師對工作要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可見,由誰來批改學生作業,於情於理於規,都不該存在任何爭議。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需要由政府部門以文件的形式來“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提倡“家校共育”的大背景下,有人提出家庭教育應該以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習慣為主,“家庭不能異化為學校教育的第二課堂”。然而,這顯然是一種理想狀態。不可否認,雖然目前個別學校、老師存在推卸教育責任,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但更多時候,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完成作業是主動上手的。在分數是硬道理的當下,提高成績仍然是當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多少家長能如此“放心”地讓孩子“自覺”學習?
主動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將這一任務重新交回給教師,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果不解決根源問題,僅僅靠一紙禁令,家長“主動”批改作業現象不會自然消失。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