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談到秦朝,我們總是可以侃侃而談,從秦始皇個人到秦朝所推行的各種各樣的制度,再到秦朝當時的局勢和麪臨的狀況,完全都可以寫很多篇論文出來了,不論是現在還是很多年以前,無數歷史研究者都曾瘋狂的痴迷於研究秦朝的那段歷史。我們今天先不去説那些早已被重複過多次的陳詞濫調,單是去仔細尋找一些之前很少被人們在意的問題。只要是稍微對歷史有些許瞭解的朋友們可能就會知道,秦還未實現統一大業的時候,也就是秦還未出現之前,一直都是周朝獨霸的,周朝也是我國曆史長河中,非常具有歷史參考價值的一個朝代。
周朝當時為了維護統治和捍衞中央集權,一度想要推出一些強有力的政策來,後來在周王和周公旦的共同努力之下,周朝正式推出了影響深遠的分封制。在分封制之下,周王處於一個至尊不可褻瀆的地位,周王是最高領袖,然後周王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相應的諸侯或者一些在戰爭中功績卓越的大功臣,還有一些上個朝代遺留下來的古代帝王的後代。之後諸侯再把自己的東西分一點給卿大夫,卿大夫往下還有士和庶人。基本上上下級都是固定為一個模式的,下一級要向上一級承擔一定的義務。簡單點説就是,你拿了相應的報酬,肯定是要付出相應的東西,這世間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分封制構建起了金字塔式樣的權力構造圖,等級森嚴而又密集。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古代文獻上關於分封制的記載如是説道:
“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
基本上的大背景交代完之後,我們在周王分封的諸多個小國間,竟然很奇怪的沒有發現秦朝的影子。這一點多少讓我們感到有一些詫異,為什麼秦沒有出現在周王最早分封的七十一個小諸侯國之中呢?難道秦的歷史的真正開端並非是自秦王開創帝業之時起麼?我們在頭腦中,迅速有了一個可以説有些大膽的猜測,通過尋找一些歷史的資料史籍,我們大概有了最初的基本方向。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在秦還沒有正式設立之前,其實在民間是有一支血脈純正的“祖先”,追溯到源頭的話,最早的祖先應該是顓頊,然後隨後該家族中的成員伯益先是輔助大禹治水有功,之後伯益的兒子能力比較出眾,從伯益這代起,這個家族就開始真正的開枝散葉了。到了商朝的時候,這個家族的子嗣都忠心效力於商紂,但是無奈商紂最後落得個悽慘的境地。當時的秦氏子弟蜚廉,在目睹着商朝走向滅亡之後,沒有選擇繼續去入世,而是選擇了一片安靜宜居的地方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後來再次出世,也只能説是機緣巧合和命運使然。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秦家後代非子由於養馬技術很高,而被周孝王喊去養馬了,後來周宣王登上王位之後,可能實在是沒有什麼人可以用了吧,覺得秦家人能夠把馬養的這麼好,肯定也能打好仗,現實的情況就是這麼的狗血。於是秦家後代就真的披上了戰袍,大步邁進了戰場,之後幸運地打了勝仗歸來後,就很自然得被封官進爵了,後來還擁有了屬於自己家族的小國。當然秦家並沒有只是滿足眼前,抓住一切可以表現自己的機會,直至後來成為了一個強國。
由上面我們可以得知,秦完全就是從沒有到有進行轉變的,秦氏家族憑藉着自己的努力,以及一代代的積累和努力,發展成了一個國家。所以我們才沒有在周王最初的受封國中找到秦的身影。如果按照分封制的規則來説,秦應該是屬於功臣。後面伴隨着家族各位子弟的共同奮鬥,秦國在秦穆公的帶領下,開始積極的發展生產和各項事宜,最後還發展成為了春秋五大霸主中的一位。之後伴隨着分封制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天下總體上都處於一個混亂的局面,各個諸侯國都在想方設法的提高自身的水平。試圖通過互相之間的戰爭來達到一個稱霸天下的目標,所以各個諸侯國都紛紛採取一些可以達到富國強兵效果的舉措。
“齊桓公、晉文公之時,納良臣,撫平民,減税負,避戰亂。是以臣忠於君,子孝於父,民無怨,將守國。人皆從德,感恩於國。”
當時的秦朝也掀起了浩浩蕩蕩的大改革,説到這也就必須要提到大名鼎鼎的商鞅變法了,商鞅改革可以説是秦朝後來實現統一大業的一大基石,具體根據分封制的不足進行相應的改進。商鞅變法演化出來的其它措施,比如説連坐法還有一些關於鼓勵農業,壓制商業的措施,都進一步的起到了安定人心的重要作用。總體來看,商鞅變法還算是一場比較成功的變法運動,從變法中獲得了一些很顯著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衝擊了以往舊的制度。再加上丞相李斯還特別完善了郡縣制來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將分散在外的權力進一步收歸於中央,當時在郡縣制度之下,郡的長官都是由君主自己親自任命的,可見權力的集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種模式也為後來秦始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之後如我們所見的一樣。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並且開始頒佈很多的舉措來進行相應的維護統治,建立起了皇帝的至尊權威,為此後各個王朝的建設發展提供着有力的模板。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總結一下秦氏家族成功的原因,大概還是和機遇和上進努力是分不開的吧,沒有一代代人的努力,沒有想要稱霸的決心以及成熟的時機,想必都實現不了統一大業的終極夢想吧!放眼於現實,我們也能從中得到一些體驗和感悟,沒有白白強大的理由,只有不努力上進的懶人。有時候我們不要去一味的給自己的不成功去找一些有點荒謬的藉口,拋開時局和命運的不確定因素之外,我們更多要去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地走好我們腳下的每一步,人生不是什麼水到渠成的浪漫童話,一步登天的故事發生的幾率幾乎是渺茫的。
參考歷史文獻:
《史記》
《資治通鑑》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38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秦的崛起之路:從沒有封地到一統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