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近日,《中國青年報》教育科學部向全國職業院校學生髮放調查問卷,瞭解職業院校學生的就業意向,共收到有效問卷26596份。調查發現,63.97%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後不會選擇進入工廠、工地、車間等一線基層崗位,此外,只有32.8%的受訪職業院校學生髮現周圍同學畢業後會選擇電工、焊工等實體經濟崗位。
持續加強職業教育,近年來越發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而與政策層面的“高度重視”形成鮮明對比的,作為當事人的職校生,似乎卻缺少自我認同。超六成職校學生畢業後不願當藍領、不願去工地工廠等一線崗位……職校畢業生就業意願相比於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顯著偏移,是耐人深思的,也必然會衍生出一系列連鎖後果。
當職校學生不願意去從事“藍領”工作,那麼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現有的職業教育是無效、無意義,是消耗資源而沒有對等產出的。被寄望於成為技術工人主力軍和製造業人力基石的職校畢業生,脱離了被設定的人生軌道,偏離了公共預想的職業規劃。這客觀上暴露了職業教育的空耗、空轉,也必然意味着產業工人整體的標準化培訓和素質提升,遭遇重大變數。
現實中,很多職業教育,都是屬於是對口合建、訂單培養,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勞動力資源、教育學科設置和產業發展需求的順暢銜接。若是在最後一個環節,畢業生們無意進入製造業,那麼無異於這整個模式的失效。以個體的立場審視,不當藍領,也許是基於想出人頭地的宏圖壯志。然而,在某些大學生尚且技校回爐的當下,科班出身的職校生,拋棄自己的相對優勢,而轉入一個個陌生的賽道從頭開始,這難道不是另一種賭博嗎?
職教不能空轉,從根本上説,這需要讓藍領成為更有吸引力的就業選項。而在當下,還是要進一步強化供需對接,強化契約鎖定,讓真正有志於此、沉得下心的職教學生們,能夠得到最充分的資源保障和最好的機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