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湘江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觀古今看世界
説起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我們不得不提到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在這條道路上,紅軍一直頑強地抵抗着冷酷的自然環境和兇狠的國民黨軍隊,即使前方艱險異常,他們也不畏懼遠征的困難。
在這期間,他們曾勇敢地投入到1000多次戰鬥當中,戰況不一,有大有小,而規模較大的就有600多次。這些戰鬥無疑是非常慘烈的,如果非要做個比較,那麼其中花費時間最長、損失最為嚴重、戰鬥場面最激烈,而且結果非常悽美、規模最宏偉的一定是湘江戰役。
這場戰鬥使得紅軍損失了大半的軍力,數萬將軍和士兵們血染湘江,這場戰鬥的慘烈讓人聞之膽寒,以至於湘江的老百姓們一直流傳着一個説法: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聽聞此話,我們不禁感到十分震撼,湘江戰役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紅軍不怕遠征難,革命前路時刻充滿危機
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閲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索爾茲伯裏
我黨的第五次反圍剿行動失敗後,被迫開始漫漫長征路。
從1934年10月開始,我黨在長征路上面臨着諸多考驗,無論是糧食補給還是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都極大地影響着我軍轉移的步伐。在整個過程中,我軍的行進負擔也因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而變得越來越重,比如文書過多,運送緩慢,從而導致部隊移動的速度低於敵人追趕的速度。
在此之前,老蔣也意識到我軍可能會進行轉移,於是派出了十六個師,計劃對紅軍進行追剿,妄想一舉消滅掉我黨的力量。而當時被派出去的國民黨各部分軍隊派別不同,存在客觀的矛盾。這個時候,偉人根據各方面條件提出可以各個擊破的策略,但博古等人卻只顧逃命,毫無頭腦。
後來,紅軍因此錯失了機會而變得更加被動,眼看敵人慢慢逼近,形勢也變得更加危急,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事態發展到最後,兩軍在湘江流域地區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前所未有。
二、前赴後繼,湘江戰役慘烈不已
我死以後,把我的骨灰送家鄉,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彭德懷
為了保護黨的有生力量,許多士兵背水一戰,為家鄉父老的安全而義無反顧地投入其中。突破封鎖線後,我黨到達了湘桂邊境,老蔣也發覺到了戰況的變化,馬上開始佈置第四道封鎖線。他派了四十萬大軍包圍我軍,形成了高壓態勢,湘江戰役一觸即發。
在湘江戰役的過程中,我軍發動了三次強大的阻擊戰,當時為了突破國民黨軍的層層封鎖線,我軍可以説是調動了大部分的兵力去殿後,目的是讓主力部隊成功轉移。
在這三場阻擊戰當中,最為慘重的一場就是新圩阻擊戰。當時情況十分危急,為了能夠保護中央紅軍的縱隊,安全的渡過湘江紅三軍團的洪武師決定在後方阻擊敵人經過這場戰鬥,整個師死了2000多人,師參謀長和第14團團長都相繼犧牲,甚至有兩個團的幹部都犧牲掉了,為了阻擋敵人,他們的壯舉令人欽佩。
這場戰鬥對我軍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只許勝利,不許失敗。也因為這樣,我軍的兵力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從一些數據就可以直觀地看出來。之前,紅軍的總數目還是6.4萬人,而經過湘江戰役並且渡過湘江以後,人數就驟減到了3萬多人。
損失如此之大,從這些數字的變化我們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場戰鬥的悲慘性。可以説,中國工農紅軍所經歷的最悲慘的一場戰鬥莫過於此。這是一次決定生死存亡的考驗,最後的結果證明,我黨的革命道路是正確的,精神也是堅不可摧的,這也為我黨今後的成長提供了經驗。
三、浴火重生,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湘江一戰,我黨雖然在客觀上損失了巨大的兵力,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我們也成長了很多。根據這次戰鬥的經驗,我黨的上層領導結構發生了變動,偉人因為正確的指導思想而受到兵民的一致擁護,軍事上的策略更加貼合實際。
黨中央接受偉人的意見,肯定了他的作戰原則,緊接着遵義會議召開,全黨確立了偉人的指導地位。如此一來,我黨在湘江戰役後浴火重生,可以説變得更加成熟,開始獨立制定革命具體路線和方針。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經過這場生死攸關的戰役,我黨在長征途中獨立於蘇俄指揮,更好地推動了革命力量的壯大。因此,我們也可以從側面説,我黨"因禍得福",前途更加光明。
小結:
但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先烈的遺願,他們的生命值得被每個時代所銘記。當時即便是極少流淚的林彪將軍也淚如雨下,面對滿山的屍體,朱德司令強調,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今天這場戰役的意義所在,每一仗的勝負是與全局緊密相關的。
這場戰役留給後人太多的回憶,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西政府努力維護湘江戰役遺址,發展革命傳統教育,希望繼續傳承紅色精神。此外,也有許多親身經歷的老兵在今天不斷重複講述那段令人終身難忘的時光,他們是活的歷史教材,勝過千言萬語。
時至今日,有部分人因為缺乏歷史素養的教育,不斷做出蔑視革命烈士的舉動,在網上肆意妄為,發表不當言論。這是對先人奉獻精神的踐踏,我們應該多多記錄這段歷史,還原面貌,將他們的犧牲精神代代相傳。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