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此皇帝死前説: 百官皆可殺但百姓不可殺, 死後, 老百姓湊錢埋了他

由 無英 發佈於 經典

眾所周知,明代有一位十分勤於政務的皇帝,他便是朱元璋,而另一位大家可能並不熟知,或是他的過錯多於功績,他就是明朝末位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據有關史料記載,崇禎帝勤政到為處理公文徹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寧宮拜見宮中最有威望的劉太妃時,竟然坐着睡着了,劉太妃命人拿來錦被給崇禎蓋上。崇禎醒來後苦澀地説,為處理公文,召見羣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經兩夜未眠,説罷與劉太妃相對落淚。


崇禎帝即位之初,當時的魏忠賢大權在握,號稱“九千歲”,於是,崇禎帝就雷厲風行地肅清了此人和一票烏合之眾,此舉也確實給當時的政界帶來了一絲新鮮的氣息。而後,他雖然任用了很多賢能之士,但是,他卻因自己的疑心最終大肆殺戮,其結局不言自明瞭。

這位亡國之君,逝世後的陵墓就坐落於明十三陵的西南面,而身旁同葬的是他的皇后周氏和皇貴妃田氏。但是,這堂堂的帝王陵墓卻顯得有些寒酸了,沒有氣派的規模,僅有享殿三楹,陵內建築也放置得十分緊湊,可想而知,這帝王陵墓真的是十分簡陋了。


那麼,究竟為何帝王陵墓如此草草了事呢?

作為明朝最後的亡國之君,朱由檢最終選擇了上吊自刎,隨之而來的就是明朝的滅亡。那麼,朱由檢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怎樣的皇帝?史料記載,在朱由檢在位的數年間,處死過兩個內閣首輔,先後更換了幾十位內閣大學士。

這僅僅是直接被處死的人,然而,被這位皇帝抓進監獄的,還有那些自殺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崇禎十四年,被關押在大獄裏的臣子,就高達140餘人。


亡國僅在那寥寥數日,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領大軍直抵北京城。在這天,皇帝仍然照常上了朝,大臣們也在盡力商議着最後的對策,朱由檢默默的落着淚,包括諸位大臣也都緘默不語。當然,也有一些大臣不願認命,提出一些看法,但是,崇禎皇帝最後也無可奈何,只留下寥寥幾個大字:

“文臣武官個個可殺,百姓不可殺。...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1644年3月18日晚,皇宮中徹底大亂。崇禎皇帝留下了最後一道聖旨:”令後宮諸人必須自刎了結。“當時的皇后及貴妃等人都遵旨了結自身,唯有長平公主不願意自刎。此時,朱由檢大怒,來到公主的居所,年僅16歲的公主拉着崇禎帝的衣服大哭,還希望能夠苟活於世,但是,朱由檢竟忍痛拔劍砍斷了長平公主的左臂。同時,也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麼女—昭仁公主。

每當一個王朝的滅亡,那些遺留下來的公主、妃子都會成為敵軍羞辱和發泄的對象。有些人在受到虐待後被直接殺害,有些人甚至成為那些人的女奴隸,結局都是非常人能夠想象的。


緊接着,朱由檢就來到昭仁殿,親手殺死了昭仁公主。這時,太監向他稟報:”皇后也已經自殺而亡了。“3月19日,崇禎帝便踱步走向煤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自殺殉國。死時,朱由檢光着左腳,右腳穿着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

之後,3月21日,朱由檢的屍體被發現,起義的李自成令人用宮裏的門扇將朱由檢的屍身抬出,與其皇后一塊用棺殮之,於東華門外停放示眾。史料記載:“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至此,大明王朝就徹底覆滅了。

由於,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間,日夜忙於政務,無暇顧及自己的身後事,並且,確實也沒有一塊合適的陵地。所以,這裏本身並不是崇禎的墓地所在,而是為其妃子所建的。後來,形勢所迫便只能將皇帝、皇后和貴妃同葬於此了。

當時,還多虧了昌平州的一名小小的祭官,名為趙一桂,帶頭捐了上千文的錢財:“官民共同捐助,葬崇禎。”之後,他帶領眾人晝夜不分地將貴妃墓穴開啓,用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挖到石門,進入墓穴。


這陵墓與其他陵不同,只有6尺高的牆,中間用的是石灰起冢,高4尺。陵前松樹左有8株,右有7株。其他皇帝的陵墓與之相比,都算是龐大而又雄偉的了,但是,崇禎帝的陵墓確實還不如某些妃子。

之前提到,墓穴裏面僅設有享殿三間,有祭器在此鋪陳。紅色的箱子中放置着衣物,另一邊放着被褥,都是貴妃生前所用。而被子只有一面是錦繡面料的,其餘都是布的。不僅如此,連金銀器也均是用鉛銅冒充的。誰能想到,朱由檢堂堂的一代帝王竟然落到了無槨下葬的地步,最終,只能與其貴妃合用。


崇禎皇帝在中間,貴妃和皇后分別在其兩側,安頓完後,趙一桂點起”萬年燈“,隨即,將兩座石門關閉,率領着眾人祭奠了一番率”眾伏謁,哭,盡哀“。又組織當地人自備筐擔,築起墓冢。最後,還不得已與幾個人一塊捐資五兩買來磚,最終,才建起了幾尺多高的冢牆。

之後的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這麼看來,明思陵是無法與定陵相提並論的,就光説定陵出土的文物:金銀器有五百多件、紡織品有六百餘件、銅錫器有四百多件,瓷玉琉璃等器皿、首飾等物件更是數不勝數。更不用説皇帝戴的金絲翼善冠、和皇后戴的鳳冠,更是美妙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相比之下,思陵確實要悽慘的多了,可能亡國之君的結局總是悽慘的,但是,這也便是他最後的歸宿了。

參考資料:

『《崇禎之死》、《省祭官署昌平州吏目——趙一桂》、《明史》』